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2009-09-01 03:09陈静波刘秋艳陈雪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9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食管癌护理

陈静波 刘秋艳 陈雪丽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十二指肠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加强营养护理及个人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7~20 d均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患者每日营养需要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状况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患者乐于接受且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食管癌;肠内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148-02

营养支持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改变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食管癌由于吞咽困难,不能正常进食,和癌本身的消耗,加上手术创伤刺激,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对术后恢复及术后放疗、化疗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现将我院120例食管癌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其中,男89例,女31例;年龄44~78岁,平均58.4岁;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段癌36例,食管下段癌51例,贲门癌14例。

1.2 方法

1.2.1置管方法采用术前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与胃管头端固定同时插入胃内,术中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于十二指肠幽门环下15 cm左右,胃管仍留胃内,分别固定胃管及营养管于鼻部并做好标记,并固定牢靠,胃管接负压吸引器,鼻腔营养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两管接错。

1.2.2肠内营养方法术后当日用少量温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以防凝块堵塞,术后24 h即从十二指肠营养管内缓慢滴注生理盐水250 ml,速度30~40滴/min,以刺激肠蠕动并保留胃肠减压管。术后48 h开始经营养管注入肠内营养液,并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适时增加肠内营养液的量,次数及输入速度。每次给完营养液后温开水冲洗管道,保持营养管的清洁及通畅,冲洗完毕后将营养管封闭,术后7 d左右根据病情拔出营养管,逐渐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通饮食。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患食道癌时间过长,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有焦虑抑郁心理,是由于管饲时间长,易出现厌烦心理,我们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营养管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及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意义,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2营养管护理

采取妥善固定营养管,嘱患者勿自行拔除管道,防止脱落,定时冲洗营养管,防止阻塞,保持管道通道,一旦由药物碎片、导管扭曲,或营养液堵塞管道,可先用温水冲洗和吸引交替法,注意压力不易过大,以免冲破导管,为防阻塞,每次灌注营养液结束时必须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20~30 ml注入冲洗。

2.3营养液的配制

术后早期胃肠功能尚未恢复,主要供给热量,以葡萄糖盐水为主,适当供给电解质、脂肪酸、蛋白质,肠蠕动逐渐恢复后,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营养液可选用新鲜牛奶、米汤、鸡汤、鱼汤、肉汤、豆汤、果汁、菜汁等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

2.4体位护理

滴营养液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防反流。体质差的患者,若反流甚至可使反流液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滴注完毕后维持体位30 min左右。

2.5口腔护理

营养管留置期间,应加强口腔护理,鼻腔护理,保持口腔及鼻腔清洁卫生。雾化吸入2次/d,减轻咽部水肿,用生理盐水棉球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防止口腔、鼻腔溃烂、出血、干燥结痂等。

2.6并发症的护理

腹泻和便秘是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肠道功能未恢复时,防止输液过快,过凉引起腹泻,配液及输注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性腹泻。便秘多由于肠内营养液配方中纤维含量少,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所以在输液配制时注意培养纤维素含量。另注意食道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加强输入营养液时监护,保持半卧位,尤其加强对老年体弱患者的护理,体质衰弱,吞咽困难,胃肠功能减弱,咳嗽反射减弱,易误吸。输注营养液时要减慢输液速度。

3结果

本组病例均能较好地耐受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留置,及营养液的注入,肠内营养支持7~20 d均及时纠正营养不良,减少了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均痊愈出院。

4讨论

手术切除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对机体造成的严重创伤,引起机体内分泌及代谢方面失衡,术后由于发热应激反应,体液及消化液的丢失,患者对热量及蛋白质的需要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术后几小时即开始恢复[1]。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加消化道血液流量,而长时间的静脉营养可导致肠黏膜萎缩,黏膜组织再生不良,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下降[2]。因此,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肛门排气从而减轻腹胀的程度和时间[3]。并可维持肠黏膜功能,维持患者术后营养的需要量,促进患者身体状态恢复,促进吻合口愈合,防止吻合口瘘、腹泻、便秘、误吸等并发症。因此,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正确掌握营养管的使用方法,加强观察及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患者乐于接受且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黎介寿.提高外科营养支持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1990,28(12):709-710.

[2]吴泰璜,吴亚光.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J].肿瘤防治杂志,2000,(1):77-79.

[3]刘俊,夏强.胃癌术后膳食纤维和早期肠内营养与消化道并发症的关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3):223-225.

(收稿日期:2009-02-25)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食管癌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