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网络阅读模式选择的探究

2009-09-10 09:41孙益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青少年信息

孙益祥 王 健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工具、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网络、数字为主的阅读方式正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网络阅读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网络阅读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阅读比较,它更快捷、更直观,也更及时。青少年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在面对网络阅读时将面临更多的思考。然而,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网络阅读模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概述

1网络阅读

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阅读。网络阅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张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此种阅读方式的兴起、发展有赖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阅读的特点是无纸张限制、无携带保存障碍、方便、节约资源。阅读手段的多样性和阅读模式的先进性;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共享性和开放性;阅读成本的低廉性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阅读过程的适时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社区化阅读等新特征,也使得网络阅读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2青少年学生网络阅读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条件所限,往往是以文本阅读为主。纵观当前,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网络阅读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网络阅读新观念为青少年学生开拓出了全新的阅读视野。青少年学生在运用网络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不再处于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成为阅读的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青少年学生完全可以在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前,进行主体性的思考,以充分发掘自己潜在的智力优势,创造独特的认识价值。网络阅读会使学生产生新的网络思维方式。

适合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阅读模式

1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两种网络阅读模式

(1)网上个体阅读模式

个体的网络阅读模式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组织方式。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能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大面积的覆盖,其便捷的交互性也可使学生得到了恰当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因而使因材施教和个别化学习得到更好的实现。它具有以下将点:

◆随时性:时间上、空间上的方便自如。只要学习者需要,随时可以进入相应的网站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和满足自己需要的网络学习内容和阅读方式。

◆自主性:包含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自主选择的权力性这两层含义。

◆探究性:学生在网上,在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自己认为有价值或有兴趣的文本或资料,获得与个人知识体系相联系的知识。

这种网络阅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环境下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自觉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对人类文化材料的主动变革,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源泉,“我要学”、“我会学”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念不断增强,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阅读模式真正从智能型向创造型过渡。

(2)网上合作阅读模式

这种阅读模式主要是指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分工为某个专题而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

首先,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们的网上合作阅读模式大开方便之门。网上教学支持系统能帮助教师给学生合理分组,教师只要设定分组条件,系统就会自动将学生分组,同时自动产生相关的一系列设施设定。如阅读小组的主页、阅读小组讨论园地、阅读小组的邮件列表等。网络教学平台还对学生个体能力、特长、智力上的差异性给予了大量关注和人文关怀,有效调配并运用了学习主体中的优势资源。以阅读小组为单位,教师可依据各个阅读小组的不同成员布置特别的、分层的、分类的教学任务。

另外,网络教学平台使网上合作阅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阅读个性的形成和完善。阅读小组以“自定向一自运作一自评价一自激励”的研究性学习为原则,以“情境创设一自主阅读一互动探究一意义建构”为基本模式,教师着重组织讨论,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结果。由学生自主学习,当堂提问,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时互动的形式进行解答,使教学自动化较为明显,成为意义建构的新途径,学生学习向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发展。学生在不断地研讨、交流中实现自我的创新,超越自我的创新。

2网络阅读模式的教学指导

(1)网上个体阅读模式的教学指导

良好的个人信息素养是这种阅读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模式主要是个体直接与机器进行对话,学习者主要从网上获得所需的阅读资源,而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有着书本、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特性,如种类繁多、分布分散和无序等。学习者必须学会使用网络阅读平台,根据制定的任务,自己有效地确定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运用信息。当然,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摒除繁冗信息的能力,这也是需要教师重点辅导的地方。

(2)网上合作阅读模式的教学指导

前提准备:首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能力建构的阶段性特点,确定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目标。其次,教师必须了解网络上相关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利于在上课时能指导学生迅捷地找到信息源。再次,教师必须考虑课堂情境的设置,充分发挥计算机诸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声音、图像等媒介,创造生动活泼的可以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最后,教师必须对整个训练程序做出预测,如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可能出现的障碍,媒体操作方面可能出现的故障等等,都得有缜密的考虑,预备应急措施。

具体步骤:教师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能力训练的目标,指示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学生进入阅读阶段,教师应随时调查学生阅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学习态度。进入评价阶段,先可以由学生互评,教师要讲清互评的要求,如果要进行网上讨论,教师须在课前帮助学生开辟讨论园地,如建立聊天室、留言簿等,并要进入聊天室了解讨论的情况。教师发挥监控平台的作用。

这种协作式的交流与分享,使参与其中的学生在越来越少的指导下,寻找、分享知识,相互学习,每个学习者自身就是知识的享受者、生产者与知识更新的传播者。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并将之传递给团体,成员在互相讨论中消除彼此的不确定性,使学生的操作水平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上升到更高,并逐渐成为自己和他人学习的积极推进力量。

网络阅读模式需要与传统阅读模式相整合

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也有弊端,如阅读多为“浅阅读”,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等。青少年应该对网络阅读的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克服网络阅读的弊端,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使网络更好地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相关管理部门也应积极采取对策,如借鉴国外的网络分级制度、建立“青少年网络绿洲”等,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但是,网络阅读又离不开传统的阅读。传统的阅读模式较有名的是三段式阅读——第一阶段为积累性阅读阶段;第二阶段为理解性阅读阶段;第三阶段为评价性阅读阶段。这种方法反映了学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阅读是需要积累的,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进行积累,为网络阅读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阅读。所以只有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使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水平大幅提高。

总之,网络阅读已经成为现今除课堂教学以外青少年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青少年的阅读水平一定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络操作的协助下,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猜你喜欢
学习者青少年信息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