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教育”在小学信息课中如何开展

2009-09-10 09:41邵向琼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青少年

邵向琼

小学信息技术课六年级下半学期主要教学FrontPage网页制作。在教学《残疾人奥运会》网页制作中,我让学生上网搜索“残奥会”的图片、文字资料。看着学生在忙碌地查找着,我在巡视中突然发现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在诡异地偷笑。果然,这时另一个学生大声惊呼:“老师,他在上黄色网站!”这位学生指着边上同学的电脑说,还神情夸张地用手掩住眼睛。好奇的学生都站了起来,伸长着脖子看着那位同学的电脑。几个调皮的男生一窝蜂地跑向那位同学的电脑前。那位学生顿时满脸通红,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我没,我上的是书本上的网址,不信你们自己去看啊。”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乱成一团。我只能用教师的威严大声地命令学生回到自己位置做好,并用电子教室统一把学生的屏幕切换。

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积极利用网络有用资源,开阔视野,不断学习网络技术,提高网络信息素养,促进网络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加强学生网络道德“自我教育”

学会自我教育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观念,学会了自我管理,他们才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健康上网,上健康网;才能正确使用互联网,为拓展视野、增加知识服务;才能在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懂得用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首先,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远大的道德理想,明白什么是集体主义,什么是爱国主义,明白学习网络技术不单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还要树立起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引导学生要学会选择。在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网上的有价值的网络,学会筛选、加工、运用网络。在校园内,围绕“我所喜欢的网站”、“我所喜欢的网络内容”、“网络的作用”等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观点的碰撞中,增强他们对良莠不齐的网络的鉴别能力。

其次,学生学会自律、自爱和自护。相对于以往以监督为主的传统道德而言,网络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和独立性,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明显减弱,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白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的虚拟世界,其中有许多陷阱,所以,不能过度沉迷于网络,把它当成生活的全部,更不能受不良网络的毒害而铤而走险,甚至以身试法。

学生在反复实践外在的伦理准则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将这种外在的准则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同时,还可以加强道德评价,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对网络环境、网络传播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谴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如果大家对不良行为群起而攻之,这种不良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课堂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1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某一种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道德品质来设计一个全新的任务,只要能完成具体的操作目标就行。比如,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幻灯片制作》一课时,导入:

师:看了这些风景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吗?(出示温州的有名景点——江心屿的十景)

生:太美了,这是哪里呢?

师:大家猜猜看,它就在我们生活的附近呢……

生:是不是江心屿呢?

师:是的,刚才大家欣赏的就是江心屿有名的十大风景:瓯江月色、海淀朝霞、春城烟雨……它不仅胜迹多奇,历史悠久,而且素有“江天佛国”之美称……

生:太棒了,真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啊……

江心屿——这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游览景点,也是我们每一个温州人熟悉的胜地。通过对这些景点的回顾,激起了学生们身为温州人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这样一张一张图片顺序地欣赏,它是怎样制作完成的呢?能不能把我们温州的其他景点的图片也制作成这样?或者能不能把我们自己校园里的图片也拿来制作一下呢?一连串的问题吸引了学生,使他们的心痒痒的,恨不得马上翻开书看个究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再邀请学生随教师一起走进幻灯片的制作现场,来学习幻灯片的制作。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接受知识,无疑是身心愉悦的。而在开篇初选择大部分学生都熟悉的江心峙为切入点,除了让学生在感情上有亲切的感觉,在接受后面的新知识过程中能够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知识来赞美家乡,得到学以致用。

2整合地方课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在小学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地方课程中,第6课《与网共舞》一青少年网络文明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范网络行为,倡导网络文明。在课上,我不但列举了许多因为网络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同时引导学生就“青少年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之后,进行一个“网络成瘾自我诊断”测试,让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个详细了解,并讨论如何改善自己。

网络道德是一个人“品质”的反映,它不但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风俗习惯、信仰,还包括他人的作品、隐私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公用电脑上操作时,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查看、删改他人作品;不随便设置密码,不胡乱保存无用的文件,在网上不胡乱发表言论等。其次,与地方课程相互渗透,适时谈谈知识产权、网络道德、软件的盗版问题等,以增加学生的网络道德知识。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首先,要多让青少年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道德行为,以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再次,要加强对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而加强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这一缺陷。

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应做到有系列、有主题。可以紧扣德育主题,在“网络教育周”开展“网上寻雷锋、实践学雷锋”活动;开展网上“寻伟人足迹”活动;还可以开展网络竞赛活动,如举办网络搜索、反应能力测试、Flash制作大赛、“我爱家乡”网页制作比赛、“小小读书郎”网上读书比赛等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网络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效。当网络成为传播德育的绿色通道,网站成为教育的有效平台时,学生的上网过程,才能成为他们感悟德育、净化心灵的过程。

其次,应该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各类优秀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征集优秀网站,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网络世界。学生有了喜好的站点,自然减少了浏览“垃圾网站”的兴趣。

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并善于模仿,因此与其朝夕相处的学校、班级和教师都会对他们的行为举止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所以教师要十分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精湛的教艺、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启迪学生,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望,以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花大力气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传播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网络技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网上与学生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政治教育思想充分融入到网络文化中,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思想道德中取得胜利。

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

学校、家庭要联合起来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监督,并要教育学生处理好学习与上网的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对学习的作用与意义,不能只是把网络当作娱乐的工具,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促进学习。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或上门家访,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控制学生单独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变“封”、“堵”、“压”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在网吧上网的学生则更要多加关注,主要是因为很多网吧缺乏一定的管理,网吧里的网络信息氛围很容易误导学生。

总之,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信息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及时教育,正确引导,同时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依靠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促使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青少年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