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情(六章)

2009-09-11 08:25
含笑花 2009年4期
关键词:红辣椒朝鲜族秧苗

严 炎

荡秋千

一架秋千为两个朝鲜族妇女准备了一副升降的梯子。一起一落的重重复复,温暖了两颗柔软的心。

她在荡漾,另一位也在主动与被动中荡漾,任时间的阳光穿越胸膛,将她们的忧愁和烦恼悄悄收藏,展示的是一双彩裙飘舞的形象。

身旁的鸟声不断,四周踏青的人很多,有的人还欢快地唱起了“阿里郎”。在两个人目光的小溪中,淡蓝的灵气升腾,仿佛久远的愉悦突然飞到面前。缠绕在这块提前预留的空地。

一起一落的重重复复,推动了一个能歌善舞民族的所有激情。

插秧

插秧的季节款款而至,北方的水田捎来对朝鲜族妇女殷殷的召唤。希望需要重新点燃,梦想需要继续编织。

一旦站在水中,秧苗已不再是轻飘飘的秧苗了。它沉甸甸的很有分量。那是一粒粒秋天的果实,那是一串串能歌善舞民族的寄托和渴望。

她们是插秧的老手,动作又快又稳,插下的秧苗是笔直的。看上去几乎成了一条直线,像木匠用墨线弹过一样,或者像是在写一手工整的楷书。直是直,点是点,一撇一捺。于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璀璨的阳光下,田野里就雕刻成一个大大的“人”字。

不管秧苗插得多远,心底音乐总能席卷疲倦,在光鲜的水田和心坎里缭绕。

阳光的花瓣中,一句句颤抖着的古老预言,常常叫观赏者和倾听者泪如雨下。

红辣椒

红辣椒铺满朝鲜族家家户户房顶时,我们知道仲秋已俏然来临。那枫叶一般的火束灿烂壮观,把山村的明天晾晒得晶莹剔透。

它们的鲜活与春天有关,与雨水有关,与鸟儿的飞翔有关,是村民对生活的秘密热爱、对未来的真实想法。

晾晒后,红辣椒将与蔗糖、粘大米揉和在一起,制成辣椒酱,伴随着朝鲜族一年的日子。一炬火焰,温馨村民所有的快乐和艰辛,比枫叶更飘逸洒脱。

所有的缤纷藏着故事,村民们在故事里寻找着美满的结局。

长鼓舞

是因为来自辣白菜的浸泡?它带着多么热烈、奔放的欢乐。这蕴藏在稻草垛下的春雷,踢踢踏踏地响来,漫过时光的尘埃,震动着朝鲜民族豪爽的魂灵。

阵阵丹江浪似的鼓点儿,簇拥着长裙和肥裤在穿梭中翩翩起舞。这是插秧后的欢快,这是季节风刮动中的聚合。

潇洒的朝鲜族妇女们两手不停地击打着在胸前的长鼓,一汪温情也在舒缓的音乐中荡起,任何煽情的语言已显得多余。

刚刚醒来的旋律终于找到了一块震颤的簧片,与丹江流域的脚步声一起共鸣,鸣奏出大家庭中一支强劲的声音。

敲吧,跳着敲,舞着敲,敲出属于她们自己已发酵了的情绪。只有这张长鼓舞的声带才能震动朝鲜民族那厚重的情感。

敲吧,舞吧,多希望这插根筷子也会长苗的土地敲舞出一个民族多彩的历史!

唱吧,跳吧,劳动之余长鼓舞就是充电的过程,它会给所有的人一个满格的惊喜。

放蜂人

一队队大雁煽动着翅膀,煽动着似蓝玻璃的天空,随之排列成各种队形向富饶的黑龙江远翔,又一个春天凸现出来。

雁归来,椴树花便满山满坡的怒放,举着无数欢迎的旗帜,江浙放蜂人便陆陆续续举家带着货运的蜂箱,来到往年梦飞起的地方。

在林中道边搭起帐篷,一家人星光里入睡,露殊里醒来,改变行走和饮食方式,把自己融入大山的生活规律。

每天清晨,将蜂葙小心打开,蜜蜂集团般出击,铺天盖地奔向山山岭岭的花丛。他们像一个个思想的精灵,装点着大山的腹地。

蜜蜂和放蜂人让我们学会了酿造!

花工

并不是所有的花坛都如想象的那么美丽。我们见过的一些花坛里边散布着各种垃圾,塑料袋,破纸片,剩菜剩饭遍地都是。和我们司空见惯的尘世某些现象毫无区别,只不过这里有鲜花点缀。

在不愿看到的场景中人们看到了较为轻松的一面:一位老者在修剪花草的过程中认真地捡拾垃圾,工作缓慢,有条不紊。他的脸藏于花丛中,人与花仿佛融在了一起。那么多孤独始终在他的周围敞开,混着一些尘土,他全然不顾。

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风中不停地摇曳,美丽而又张扬,吸引着游人留连忘返。可他们更为欣赏的是那位老者躬耕的身影,一直瞅着他,直到夜色降临,凉意渐起;直到人声渐稀,四周寂静。

凝思默想,固执守候。

本栏责编周祖平

猜你喜欢
红辣椒朝鲜族秧苗
惹不起的红辣椒
计数:辣椒数一数
农民
KORE A TOWN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