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慢养”出来的

2009-09-19 05:36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立国功课化妆

吴 影

最近火爆热销的《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书由台湾“卡耐基之父”黑幼龙及其家人共同撰写,书中记录了黑幼龙夫妇教育子女的心得—慢养。黑幼龙夫妇凭借此法,将4个性格迥异、特立独行的孩子都送进名校,并使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有人说男孩子要放着养,女孩子要宠着养;也有人说男孩要穷着养,女孩要富着养。黑幼龙和太太却告诉我们:无论男孩女孩都得“慢养”。所谓“慢养”,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家长能够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找到最好的自己。孩子会慢慢长大的,做父母的不用太着急,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孩子会做得更好。

黑幼龙和太太李百龄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4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孩子们常常争吵,而且功课也不好。老二黑立国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女儿黑立念小学期间就忙着化妆、交男朋友。面对状况百出的孩子们,夫妻俩常常会很沮丧,家里怎么会这样一塌糊涂?

可是小孩子并不会因为大人的情绪不好,就去乖乖念书,从此以后不打架、不化妆、不谈恋爱。如今回头看那段艰难的岁月,黑幼龙和太太都感到庆幸,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像传统的家长那样对待这群青春期的孩子,否则,这4个孩子,可能不会拥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

做家长的“不管”比“管”还难

“做父母的都很在乎自己的小孩儿,问题就是我们太关注他们了。”黑幼龙认为,“做家长的‘不管比‘管要难很多。”往往父母管得太多,孩子没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对成长反而不利。

黑家孩子的功课,黑幼龙和太太都很少过问。但是孩子们最终都上了大学,还都是名校。老大黑立言毕业于耶鲁大学,老二黑立国和女儿黑立都毕业于加州大学,小儿子黑立行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这都归功于黑幼龙夫妇的“慢养”。

“做家长的都太着急了,着急让孩子早早地为将来的成功作准备,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小孩子成长的规律,扼杀了小孩子的天性,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起跑点,帮他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赢在人生的终点,享受父母与孩子带来的祝福。”

当时从美国搬回台湾,孩子们要插班进台湾的小学。当然要一段适应期,有些课程,孩子们就完全听不懂。

李百龄告诉孩子:“你们现在去学校一定很惨!语文和数学都会听不懂,尤其是语文一定会拿鸭蛋回来!”孩子们不懂什么是鸭蛋,她就画给他们看。

果然,有一天黑立国放学回家,边跑边挥舞着一张试卷,远远地就听见他兴奋地喊:“妈,我今天拿鸭蛋回来了!”原来学校考语文,他一道题都不会,当然考零分。

李百龄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考试,应该比较好,会拿一根油条加一个鸭蛋,也就是10分。

李百龄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先告诉他们可能会面临的状况,让他们理解分数不好不是他们的错,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考试成绩而觉得有挫败感。所以,每天只会问他们功课做好了没有,从来不会检查孩子的作业本,也不会因为成绩不好骂他们。

“是选择做作业,还是选择不做作业被老师罚,这个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黑幼龙认为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选择能力,还使孩子学会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黑幼龙坦言,自己并没有想让孩子们上名校,只愿意他们都能拥有一个好的性格。所谓好性格,就是有爱心,有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快乐负责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小儿子黑立行在美国结婚的时候,有一个亲戚从墨西哥州来参加婚礼,他告诉黑幼龙:“你今天的成就、名望,我一点都不羡慕,但我最羡慕的是你有这4个好孩子!”当时黑幼龙连声说不敢当,但内心其实是非常安慰满足的。

黑幼龙清楚,亲戚说自己的孩子好,并不是说4个孩子都毕业于名校,有份好工作。他是觉得这4个孩子都是快乐的人,有责任感,各自都拥有幸福的家庭。现在的家长都强调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才七八岁就急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奥数班、英语班、速算班……搞得孩子所有时间都被占用,失去了玩耍的快乐。最终结果也未必见得有多么好。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也是《情绪智商》一书的作者,他认为,成功80%取决于情商,也就是指自信、热忱、沟通、人际关系。智商只有20%的影响。”

所以黑幼龙告诫各位家长,不应该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但不一定保证未来就会功成名就;而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孩子的教育应该要慢慢来,给他们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沉住气,让愤怒慢下来

相对于太太李百龄,黑幼龙是那个比较沉不住气的。每每面对闯了祸的孩子,都会怒发冲冠,幸好有太太在身后悄悄拉他一下,提醒他不要口不择言地骂孩子。他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开始和太太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黑立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化妆、交男朋友。至今说起这些,黑幼龙还是心惊胆战。“说她爱打扮是太客气了,每天早晨,对着镜子化上个把钟头,那妆容简直可以用‘妖冶来形容。”假如你面对这样的女儿,会怎么办?

当时黑太太为了化妆曾经和黑立抗争过一段时间,苦口婆心地告诉她:自然就是美,还问她的哥哥:“你们觉得立这样化妆好看吗?”哥哥们说:“好丑喔!”可女儿说:“哼!我认为我很漂亮,你们不懂!”黑立依旧是每天化好妆才去上学。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黑太太发现要女儿不化妆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有一天她载着黑立去买化妆品。女儿非常惊讶,问为什么。黑太太告诉女儿说:“虽然我从来不化妆,但是我知道不好的化妆品会伤害皮肤。我们买不起名牌化妆品,但至少药妆店的化妆品还负担得起。”

等黑立上了大学,她突然就不化妆了,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知道,反正就是对化妆失去了兴趣。

或许化妆这个事情,作为家长你能接受,但是谈恋爱呢?

黑立当初化妆就是为了吸引男孩子注意,并且交了好几个男朋友。当时她还在上小学,只有十三四岁而已。

黑立会毫不掩饰地告诉爸妈,她喜欢哪一个男孩子,哪一个男孩子在学校里说喜欢她,她想跟哪一个男孩子跳舞……男朋友交了一个又一个,家里总会接到不出声的电话,还有些男生会到家里搞恶作剧,拿厕所的卷筒卫生纸缠到庭院的树上。如果父母稍微说一下,她还会态度强硬地说:“他们做恶作剧,难道是我的错吗?”

起初,黑幼龙会咬牙切齿地骂她,黑幼龙的弟弟还悄悄地对黑幼龙说:“黑立是不是已经变成小太妹了?”

可是黑立个性非常强,对于这些根本听不进去。最后太太和女儿约定:不碰毒品,不可以有性关系。女儿也认同,恋爱还是照谈不误。

有朋友问黑幼龙夫妻俩,这个底线会不会太松啊,怎么能容忍孩子们这么奇怪的行为,你怎么知道孩子真的会照做?搞不好他们会欺骗你。

黑幼龙夫妇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骗自己。对于他们来说,教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坏孩子。有时候他们会出格,但不是真的那么坏。青少年在发育期,整个身体的荷尔蒙都在发生变化,在脑袋瓜中不断起着化学作用,神经传导也不正常,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真的很难控制自己,就像在大海中开船,真的不知道方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青春期,做父母的应该多谅解。有时候他们的态度不好,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这样。而且有时候太跟他们计较,生气甚至打孩子,用这种强硬态度管教叛逆期的青少年,不把孩子送入歧途已经是万幸了。反而是开放式的柔性沟通,比较能让孩子接受。

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不是一夜间长大的,父母也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当爸爸妈妈。孩子会慢慢成长,父母也不要着急。从调整心态开始,逐渐放慢脚步,适应孩子的步伐。在生活的点滴中引导孩子学会责任、选择、勇气、诚实等品质,这些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在的父母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早地出人头地,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黑幼龙都常常被家长问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不愿意参加特长班该怎么办?

家长虽然无法预见将来孩子功课好坏,但是眼下看,孩子学会一项特长无疑是给未来上了一道保险。所以在孩子甚至还提不动小提琴盒子的时候,家长就已经带着孩子四处奔走学琴了。

面对一脸忧心忡忡的家长,黑幼龙也感到焦虑。不过他是为家长的这种做法感到焦虑。家长希望孩子能成才,这种心情做父母的大抵可以理解,可是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家长逼着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升学加分,是不是有点儿残忍?

“不会弹钢琴可能是孩子一生中一个小小的遗憾,如果因此失去了自由玩耍的童年,那可就是人生重大的遗憾。即使60岁也可以学小提琴,可是缺失的童年谁能给孩子补上?”

所以黑家的4个孩子尽管功课都一般,黑幼龙和太太也不会逼着他们学习特长,以期待孩子通过特长取得成功,走“曲线救国”的路子。“孩子想学什么就去学好了,强迫他去学,怎么能够体会其中的乐趣。”

“园丁把种子撒在土里,如果长出来的是一株玫瑰的话,就让它成为一株玫瑰;如果长出来的是一株风信子的话,那就让它成为一株风信子。”黑幼龙说,“养孩子也是一样,根据孩子的性格特质和兴趣点来培养。”

黑幼龙的二儿子黑立国,从小精力旺盛,好动。从前黑家养了只圣伯纳犬,帮狗洗澡、带狗出去散步都由黑立国一手包办。家里的一些粗活,像锯东西、除草、栽树苗也全都是他自愿帮忙;后来又喜欢上了骑自行车,还参加过好几届马拉松比赛;高中的时候还当选了摔跤队的队长。黑立国功课不好,但是黑幼龙和太太都不会以成绩差为理由来阻止他参加各种活动。

当然做家长的都会对孩子有所期望,期望他成为你心中设想的样子。当黑幼龙和太太听到黑立国对弟弟妹妹说自己要当个垃圾车司机时,心里还是难过了一阵子。于是夫妻俩私下里讨论了一番,结果是:如果黑立国过得开心,哪怕是做了木匠,他们也坦然接受。

可是高二的时候,黑立国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摔跤教练。教练对他的肯定和赞美,对黑立国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他开始读书了。

当时摔跤队里很多都是黑人队员,他们的功课都很差,多数人都不及格。可是学校有一个规定,参加摔跤队平均成绩至少要得B-才可以。那些黑人队员纷纷跟教练反映说大家功课都很差,怎么可能拿到B-!这时教练对大家说:“那为什么托马斯(黑立国的英文名)可以做到,你们就做不到?”

当时黑立国听到这句话,全身为之一震。自己功课一直很差,爸爸妈妈虽然不会批评他,可是也不会因为功课表扬他。这几乎是他所听到过的第一次对自己成绩的肯定,他决心要活出他在教练心中的样子,于是开始认真学习,一发不可收。高三时申请到了医学院,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黑幼龙相信摔跤教练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了黑立国的学习热情,不过黑立国29岁的时候就担任院长,这恐怕要归功于那些生活中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好性格:开朗、自信、快乐、好人缘、乐于沟通。

如今孩子们都已经各自成家,黑幼龙夫妇已经是拥有10个孙子、孙女的祖父母,家庭这个圆越来越大,但是依然联系紧密。“孩子,是我一生中最美的祝福。”作为一名养育4个儿女的父亲,黑幼龙很愿意和家长们分享自己的养育心得:养育孩子,不要着急,慢慢来,将爱的智慧、教育的智慧融入到点滴的生活中,让孩子慢慢成长,作为家长也将会享受这个美好的过程。

专家点评

本文提到的“慢养”是指家长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期待持一种舒缓的态度。从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忧心如焚地恨不得从娘胎里就培养孩子成才的现状来看,黑家夫妇能始终坚持“慢养”实在不易。更让家长称羡的是,他们没费多大力气培养的几个“问题少年”,竟然都自然而然地“脱胎换骨”,原因何在?

第一,“慢养”的前提是耐心。家长首先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浮躁,给孩子以玩耍、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犯错、甚至放纵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体验挫折与失败、自己找到正确方向的机会。

第二,“慢养”的基础是信任。即使目前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心愿,但黑家夫妇相信孩子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去摸索,允许他们在可能出现问题的年龄偏离所谓正确的轨道。

第三,“慢养”的策略是目光长远。与大多数家长相反,黑家夫妇不求孩子“赢在起跑线”,却赢在了“终点站”。他们从不强迫孩子学习各种“特长”,还孩子一个快乐玩耍的童年;他们对“好孩子”的定义不像别的家长一样特指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而是快乐幸福、有责任感。因此,孩子的学习兴趣从来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被父母不信任的目光和唠叨挫伤,孩子的学习后劲反而厚积薄发,最终孩子既“成人”又“成才”。

正可谓“众家长迫不及待天天督学,有心栽花花不发,只求赢在起跑线;黑夫妻闲庭信步日日慢养,无心插柳柳成阴,果然赢在终点站”。

猜你喜欢
立国功课化妆
生命的化妆
我在听你歌唱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中国最美
生命的化妆
少女的化妆
梦想家
纸蜻蜓
放学了等
小猴逛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