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丢失后的24小时

2009-09-19 05:36王大伟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广播家长

生活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总有一些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问题。“你该怎么办”教你机智应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3~6万名儿童失踪,这些失踪儿童家庭所面临的痛苦是无法言喻的,甚至很多家庭走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然而,孩子失踪之后,父母除了流泪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 而防患于未然更是孩子和家长的必修课。

孩子丢失后,父母要做的“三件事”

孩子丢失之后,家长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件事:去找一个可以“广播信息”的地方。

第二件事:自己去追赶。

第三件事:马上报警。

做这三件事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怎么广播?

寻找近处的居委会、机关、大学等机构的广播站,请对方帮自己播出丢失孩子的信息;如果是在商场里丢失了孩子,可以找到商场的广播站。在进行广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讲清楚孩子的特征。有的家长这样写“广播词”:我的孩子叫甜甜,大眼睛,很可爱,爱说话。这些特征都太笼统,一定要讲清楚孩子穿什么衣服,有什么特殊标志,比如孩子身上的胎记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广播中一定要记得把父母的姓名、联系方式都讲清楚。

怎么追赶?

追赶分为一级面上搜寻和二级面上搜寻。一级面上就是两公里以内,沿着大路去追;二级面上,搜寻的面不用太大,但线路要多。家长也可以重点到火车站、汽车站等地点搜寻,因为犯罪分子把孩子拐走之后,有时会火速赶往火车站、汽车站,所以家长要争时间、抢速度。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就是一个母亲在丢失孩子之后,马上组织亲人分头追赶。结果一到火车站,发现犯罪分子正领着孩子在检票,便当场给截住了。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寻找孩子的时候,家里一定要留人,以防孩子回来。

怎么报案?

如果丢失的是两岁左右的孩子,那么家长就应该马上报案,因为孩子并不会自己走,很可能是被人拐走的。如果是3~6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去找一下;如果是小学生,家长可以到同学家去问一下情况等等。核心内容就是,孩子越小,家长越应该早报案。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尽量先“自救”再报警,因为即使报了警,他们也不可能马上出警。所以首要的事情就是先组织人力去寻找、救助,等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再尽快报警。

危险“预警表”

我们在这里准备了一个“预警表”,对于孩子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护。

如果“预警表”中有几个条件都符合,加起来超过20分,那你可就要考虑一下自己孩子所处的境况是不是很危险。

危险特征 分值

居住地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 5分

孩子小于3岁 5分

父母从事餐饮、娱乐、发廊等服务行业 5分

孩子没有固定可靠的人照看 5分

父母是外来打工者 5分

居住地点在城乡结合部 5分

观念预防是关键

孩子丢失之后,广播、报警、追寻都是一些急救措施,然而关键还是事前对孩子进行一些观念上的预防,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四不”原则

不和陌生人交谈,

不把财富来显现。

不在半夜进酒店,

不能离开小伙伴。

让孩子记住被拐之后要注意些什么:

1.让孩子学会跟歹徒斗智,而且要“多听多看记心间”,比如,自己走到哪儿了、大概在什么位置、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跟坏人在一起的时候,让孩子尽量吃好喝好睡好,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有过一个真实的案例,犯罪分子把孩子绑架之后,孩子一会儿说饿了,一会儿又说渴了,一点儿都不害怕。因为孩子的奶奶告诉过他:“咱们平时不惹事,但是有了事咱们不怕事,要该吃吃该喝喝。”就是因为这句话,那个孩子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仍能镇定自如,正常的饮食让他保住了体力。最后,警察来了,孩子得救了,被救出来的时候精神状态非常好。

3.再有就是要“假痴装癫,不露锋芒”。如果歹徒问到家里的情况,比如,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有钱人等等,孩子一定要装穷,不要把家里的具体情况跟歹徒讲太多。另外,孩子要尽量争取对方的“同情”,可以跟对方聊天,比如问一些诸如“叔叔,你有孩子吗?你的孩子多大了”之类的问题。当然,这个要求对孩子来说有点高,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而定。

4.让孩子学会留下小标记,找到机会就要果断逃跑。在被劫持的路上,比如走到十字路口这些重要的地方,孩子可以将身上重要的物品扔出来,给爸爸妈妈或者警察叔叔提供重要线索,这是很重要的。

在德国,人们爬山的时候会被提醒:“你手上拿一个红包,或者一个雨伞,如果你掉到坑里了,那一瞬间,赶快把你的雨伞或红包扔出去。这样后面有人过来的话,一看这儿有个雨伞,却没了人,就会考虑是不是有人被雪埋住了,他们就会去解救你。”这就是面对危险的时候,学会留下个人标记的重要性。

5.最后,家长要教孩子学会“金蝉脱壳”。很多孩子都不会及时逃跑,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旦瞅准了机会,就要果断逃生。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犯罪分子把一个拐骗来的孩子放到三轮车上,然后仓皇逃跑。走到了一个红绿灯路口时,由于碰上了红灯,犯罪分子所骑的三轮车不得不停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三轮车刚一停,孩子就“噌”地跳了下来,拔腿就跑了。

小贴士:“护子儿歌”

小白兔,上学校,

见生人,有礼貌。

不说话,笑一笑,

蹦蹦跳跳快走掉。

我家有个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摇摇头呀摆摆手,

见了妈妈我才走。

街道门牌要记清,

清晨太阳升在东,

夜里马勺北斗星,

会认东西南北中。

防止儿童被拐10招

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切记不要一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情,就只顾自己聊天或观赏而忘记了孩子,结果使孩子意外走失。

2.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以防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骗取孩子的信任,将孩子拐骗。

3.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大型商店、热闹街道等,以免因人多拥挤,孩子被犯罪分子拐走。

4.家长有急事时,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哪怕时间很短,也不能这样做。

5.大一些的孩子外出时必须让大人掌握行踪,并尽量结伴而行;家长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6.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防止引狼入室。

7.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一定要使用“接送卡”,尽量别让外人替接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8.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并让其熟记,告知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绑架时,应找警察或者拨打110,同时可以模拟特殊情况,让孩子进行演练。

9.熟记孩子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孩子一旦失踪,必须及时报案,如发现孩子被拐骗或遭绑架,更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情况,不可抱着侥幸心理与犯罪分子“私了”。

10.充分发扬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任何人遇到迷路儿童时,请及时将其送到当地派出所,如果知道失踪孩子或嫌疑人的线索,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王大伟温馨提示:

不要以为给孩子的脖子上挂一把“护子银锁”,就能锁住孩子的安全,关键还是要观念预防。最有效的“护子银锁”在我们心里,那就是心锁。

(责任编辑/张慧娟)Tel:(010)84222076E-mail:huijuan0608@163.com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广播家长
拜访朋友
家长错了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浅谈自首制度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