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思考

2009-09-25 09:46朱春花
学理论·下 2009年7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素质高职院校

朱春花

摘 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她们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着重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女大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时代的裹挟之下与时俱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素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233-02

窥视当代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素质,从整体上说还是很高的。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为走上社会储备实力。她们的思想、心态是积极向上的,她们注重实现自身价值,体现了与时代脉搏相吻合的个性;她们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人格,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但是,也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胸无大志,贪图虚荣,追求享乐,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大潮下,有些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已经不顾廉耻,置道德于不顾,而在违法犯罪的邪道上越走越远。有的整天沉溺于网络,荒废了学业;有的的女大学生傍大款,而失去了人生的坐标点;有的女大学生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精神空虚,寻求刺激,更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走上卖淫道路,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堪忧。这是社会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结果,是教育瘫痪的直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素质低下有几个原因:其一是高端教育丢失了人格培养。其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薄弱;其三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可见,女大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时代的裹挟之下与时俱进。

一、注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的人格素质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現在:不少女大学生把婚姻当跳板,有钱则嫁;在婚姻生活目标上选择依赖丈夫;对职业竞争缺乏自信心与承受力;过分依从母亲的人格。这些人格特征对女大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而女大学生的不健全人格直接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探讨如何培养新一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各大高校频繁传出女大学生殉情的消息,而自杀的方式也各种各样,骇人听闻。她们的情商,她们的责任心,她们综合看问题的能力,她们的思想,承受挫折的能力,都凸显出当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令人质疑。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增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女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目标。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把一般心理教育与特殊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并将其渗透到校园文化和校内生活中去,使女大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克服自身的个性缺陷,养成宽容、独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

2.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高职院校中,由于有些女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由此产生迷惘、悲伤、缺乏自信、妄自菲薄、意志消沉、悲观、空虚等不良心理,因此,学校要特别加强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针对女大学生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要加强对她们进行思想教育,使女大学生能用高尚的思想品德要求自己,执着地去追求、奋斗。其次,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具有与经济开放相适应的心理开放度,勇于开拓创新,勇于追求。

3.加强女大学生“四自”教育。高职院校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四自”教育,充分调动女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她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她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拓展自我,成就自我,不断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方面要培养女大学生在学习中有顽强的毅力,另一方面克服传统中“男尊女卑”、“男主女从”、“女性是弱者”的观念,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使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不论在就业过程中,还是在实践中,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成为内外兼修的具有健康人格的新时代女大学生[1]。

二、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的一些女大学生,就是因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出现问题,才不同程度地存有依附心理和贪图安逸的思想,造成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面对信息开放的时代,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加强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须结合日常思想教育、日常行为管理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知识、能力、素质入手,重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要加强女大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成才。学校要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教育她们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既具有现代意识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女性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2.以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为教育内容。先进文化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源泉。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先进文化引进课堂,与科学发展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对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使她们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摒弃封建主义自卑自弱的陈腐观念;克服依附心理,增强主体意识,能够对人生的价值进行正确的思索,对真善美、假丑恶进行正确的辨别,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发挥宣传阵地的舆论导向作用。高职院校要做好女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女大学生头脑,帮助她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先进文化的传播,努力创建一种催人向上、发奋成才的环境氛围,引导女大学生参加积极、健康、高雅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为女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浓厚的氛围[3]。

三、提升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道德的沦落折射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升女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依据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针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邀请一些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学术讲座,使女大学生解放思想,拓宽眼界,使其生理、心理水平得到提高。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个别谈心,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她们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使她们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起健康、和谐、平衡的生活情态,从而以良好的心态促进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发展。经常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有益的娱乐活动[4],使女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熏陶,从而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与弱点,包括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创造更加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规避不必要的心理伤害。作为教育者,还要多从心理层面关怀她们,对已有某些不利于健康发展的生存状态的女大学生,更要从道德与心理的双重层面上关怀她们,让她们体会到学校的责任和期盼,感受到教师真心关切,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5]。对女大学生进行帮助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个别的帮助。

3.实施女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某些女大学生思想深处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之根源,它極大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不仅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因此,面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道德低下之现象,要精心实施道德建设工程。其一,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二,加强底线伦理教育,发展道德能力,增强应对复杂多变情况的能力。其三,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使其能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世界。其四,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还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构建高层次的文化氛围,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

女大学生的成才、就业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她们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在当今时代,高职院校应着重提高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研及疏导教育对策的思考[EB/OL].[2006-09-27].

http://www.lnjsxs.org.cn/zwh/newshow.asp?i_newid=964.

[2]赵伟.加强德育教育 塑造新时期的女性人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12(4).

[3]佚名.把握“先进性”,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EB/OL].广东教育课程资源库,[2004-04-01]http://www.gdtextbook.cn/article

/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83.

[4]雷燕飞.浅谈如何做好师专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柳州师专学报.2001,(S1).

[5]姚建辉,胡集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女大学生就业[J].河北政工,2008,(12).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素质高职院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