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2009-09-27 06:10严爱慈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1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文学作品教学

严爱慈

摘要 想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学作品教学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体方法:营造民主融洽、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课堂内的再造想象和课堂外的创造想象。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040-02

Training for Students Imagination Ability in Teaching of Literary Works//Yan Aici

Abstract Imagin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ts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In teaching of literary works we should guide and enlighten students to imagine and build up their imagination ability. Specific methods: to create an open, harmonic and relaxed atmosphere. Teacher will also imagine while guiding the students to imagine but will manage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students imagination. Let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form the aspect 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literary works in class and to create new aspect based on information outside class.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teaching; imagination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38, China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心理过程。想象对一切工作、领域,对一切人都非常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达尔文认为,想象力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皇后”。现代教育趋势,不仅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更强调培养一种灵活多智的秉性。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这种秉性的形成。培养想象力对提高中职学生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这是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创造想象的产物,是创造想象的成果。因此,学生学习时不能脱离想象,学生想象越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就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具体感受。在中职语文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 营造一个民主融洽、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民主融洽、宽松和谐的气氛,是想象的前提和条件。每接一个新班,上每一节课,教师都向学生讲明宗旨: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是朋友,既然是朋友,谁都可以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可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缩短师生之间的心距,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表意见。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深感融洽和谐,亲切自然,认为教师没有“教师爷”的架子,没有遥远感和陌生感,学习起来就显得轻松、愉快,自然就乐于参与教师诱导启发的想象。

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避免凌驾于学生之上,避免动辄训人,避免高、冷、硬、远的语调,采取和善耐心、认真负责、不厌其烦的教学作风,以理服人,给学生关怀爱护,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爱他们”。教师把爱心倾注给学生,将会得到爱的回报。思想与思想沟通,心灵与心灵碰撞,回到课堂上,学生便置身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世界,思绪便会随着授课而纷飞万千,这就有利于诱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其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可能是很幼稚的,不符合实际的,如果认为他们是在“胡思乱想”,便一笑置之,那是错误的。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冷嘲热讽,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为教学留下障碍。

2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想象决不是漫无边际、毫无方向的思想活动,它受课文内容牵制,以感情为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诱导、启发学生想象时,注意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就是教师自己要投入,与学生一起想象。讲到高潮时和学生一起激动,讲到痛苦时与学生一起忧伤,讲到喜悦时与学生一起欢笑……如临其境,共同探索。为了锻炼学生想象的连续性、流畅性,教师可以采取2种不同的方法:课文较易时,可以引而不发;课文较难时,可以相机而发。但是无论如何,得让学生知道教师是和他们一起想象的。例如讲授《荷塘月色》时,抓住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展开想象的诱导物,通过朗读分析,一步步引发学生进入作品中的画面和意境,使他们眼前浮现出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月色朦胧、流水脉脉、柳丝蹁跹、树影婆娑的景象。教师也参与想象,跟着作者到月色中的荷塘去漫步,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隽永的荷塘月色图,呈现出一幅恬静、淡雅、高洁的意境画。

“出乎其外”,就是指在授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创造的那个境界,还要与境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和学生共同想象时,受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一种迷糊感。教师必须保持头脑清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想象的清晰度。例如在《荷塘月色》授课中让学生进行想象时,学生随着想象的深入,甚至会想起故乡的田园景色,想起西湖的宁静,洞庭的风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差不多忘记课堂上的内容,离开课题。这时教师不该受学生的影响,继续进行更多的想象。因为脱离了课题,想象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应冷静地给学生以启迪和点拨,立足于课文。

总之,教师应把想象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能“出”能“入”,运行自如,把握好学生的想象方向。

3 课堂内的再造想象

根据某一事物的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这一事物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再造想象。

一个善于学习文学作品的学生,并不只是一般的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还要积极地想象,宛如身临其境,能够随着文字的叙述,在头脑里出现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仿佛亲眼看见作品中人物的音容笑貌。作为教师,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如实地、生动地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没有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是不能向理性阶段深化的,教师教学时,注重把作品所描绘的那幅社会生活图画,具体地、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教学杜甫《登高》时,教师不要孤立地解说诗句和重点分析表现手法,把这一完美的诗篇分割得支离破碎,讲成一些干巴巴的概念,而是根据诗歌较大的跳跃性,抓住其借景抒情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步入云淡天高、鸟飞猿啼、寒风瑟瑟、落叶纷纷的深秋,目睹长江源远流长、气势磅礡,在领略境界广大深远、景象寥廓萧森、气魄宏伟激昂的基础上,体会诗人那种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感受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苦难人生历程。

教《孔雀东南飞》,则根据作品的具体描写,着重启发学生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行动、语言以及环境气氛和情节等。其中就要求学生很好地想象刘兰芝出场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进行讨论。大家趣味盎然,讲得活灵活现,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这比教师讲刘兰芝如何如何坚定、冷静、沉着,效果要好得多。正如有人说:“讲诗切忌直说,贵在想象。”

戏剧塑造人物是依靠剧中人物的语言,人物语言十分精炼,往往“话中有话”。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调动学生的想象来体会人物的语言,想象台词所表现的动作和性格,充分挖掘出角色的“潜台词”,以加深学生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例如,针对《雷雨》中鲁待萍对周朴园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句台词,启发学生体会其丰富的潜台词,理解其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了解周朴园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

总之,教师在课堂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要从再造想象入手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真谛,锻炼想象能力。

4 课堂外的创造想象

运用已感知过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要复杂得多,具有更大的创造性,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前提,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想象。“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创造想象。”(鲁克,《创造心理学概论》)正因为创造想象如此举足轻重,教师要注重开展创造想象,进行创造想象训练。除了要求学生课外不断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外,还通过文学作品教学提高其想象能力。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就课文中小说的某一点生发开去,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片段练习;或者就某篇课文写续篇,使其艺术形象更加丰满;或者把某篇散文、小说作为范文,启发学生通过创造想象,创造出有同样写法的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在讲完莫泊桑的《项链》后,教师针对小说结尾佛来思节夫人说的话,要求学生在课外各自为小说设想一个尾声,借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有学生就女主角玛蒂尔德听后有何感想、表情如何、接下来的结局怎样等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写作练习中发挥创造性想象,写出各种各样的结局。又如,学习完小小说《瞎子》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范文,运用对比手法,写一篇构思巧妙、主题含蓄、寓意深远的千字文。学生的想象力,在课文的“原型启发”下得到锻炼。

课堂外让学生开展创造想象练习,不仅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而且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文学作品教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