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医院总体规划布局的创新理念

2009-10-09 09:56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流线中庭门诊

王 恺

[摘要] 在医院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前期的总体规划至关重要。这是确定整个医院功能分区、交通流线、部门联系及未来发展的总领式的策略安排。如果总体规划方案失当,则不可避免地会给医院的运营和发展带来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医院规划设计理念滞后,以及其它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医院作为城市公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布局分散、交通流线冗长混乱、环境凌乱等弊端,从而使得医院“看病难”的矛盾突出,已不能适应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布局创新理念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先进规划理念的逐步引入,医院在建设中开始越来越重视总体规划。结合中国医院的特点,一般的规划思路为:统一规划、合理分期、分批改造;交通流线布局合理,做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等。这些理念,在建筑师的努力下,为医院的现代化改造起到了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看到,现有国内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规划还刚刚处于初级阶段。不少医院的总体规划还不够完善、合理,尤其是在医院如何承接城市建筑肌理,如何传承文化脉络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AHS翰凯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医院、实验室建筑设计的机构,近年来在中国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将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相融汇,结合国情和区域文化特征,为医院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安排进行了大量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AHS翰凯国际与战略合作伙伴美国TRO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中标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为例,对上述规划理念,尤其是交通流线规划,作出说明。

一、项目概况

江苏省人民医院是省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省内临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等中心任务。项目规划占地面积 12.39公顷,总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设置住院病床 2500张。工程将于2008年完成。项目位于南京市清凉山脚,虎踞路侧,由于当地优势医疗资源稀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加之医院原有布局散乱、流线不清,因此造成医院长期以来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不仅使医院环境恶劣、不堪重负,也给城市交通造成了较大压力,急需在改扩建中加以彻底解决。

二、规划理念

经过对基地现状和功能的详尽分析,我们确立了以下规划目标:

1.协调完善城市设计

整合环境资源,注重城市设计。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在规划布局、建筑造型及景观环境的设计中采取多样的手段予以呼应。

2.营造地域主义特色景观环境

充分考虑基地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把基地营造成为花园式绿地,配合城市规划,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为病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创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环境。

3.国际化的医疗建筑水平

以现代化医院的国际标准设计方案,采用国际现代化医院标准及空调环境进行设计,强调医院内部的高效率医疗服务。

4.组织清晰的流线

医院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主要出入口能够方便地抵达;明确区分公共走道、医务人员及住院病人的走道;洁物供应、食品供应和污物运输严格分区。

5.可持续发展的模块式规划

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满足医院对未来发展的要求:采用由内而外的模块化建筑布局,使医院具有最佳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同时,总体布局为未来5—10年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6.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总体布局和造型上充分体现珍爱生命,以病人为中心的主体形象,形成江苏省人民医院独特的文化氛围,满足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为江苏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目标客户提供国际水准的医疗服务。在规划理念方面,引入创新思维,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形成突破:

(1)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借景”构思,以清凉山作为对景,医院建筑大幅退线,这样既可以延续城市规划脉络,将医院建筑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之中;又可以形成较为宽阔的医院建筑展开面,有利于布置各类出入口。同时,“借景”思路的运用丰富了医院作为城市整体中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景观层次,避免了将医院作为“孤岛”进行封闭景观规划的局限性,在保证医院总体景观优良的前提下,不必因用地紧张而被迫采用集中式布局,缓解了交通流线的压力。

(2)在建筑退线所留出的空间作广场设计,这种健康主题的广场可以加强医院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增进医院亲和力;同时,广场的中心水景起到类似交通环岛的功能,可以有效分流人流、车流,使车流在医院建筑外围即获得引导和疏散,避免了对医院内部流线的干扰。

(3)各类出入口的规划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出入口位置设计既满足医院运营需要,又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三、规划内容

1.规划布局:

(1)本次规划充分尊重城市规划,尊重城市肌理,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整体设计。

(2)西侧区域医院主入口,充分考虑虎踞关路对面清凉山的对景关系,以及最大程度的减小超大型医院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后退建筑红线较多。整体形象谦虚。同时也形成了较大建筑展开面,很好地解决了各个治疗区的出入口。

(3)在医院的总体规划中,西侧区域为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为此,本方案规划了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通过中庭、建筑中轴,将临床门 诊楼层以及其他单体建筑(4-6层)与之有机联通,同时,为了整合原有建筑,本次方案规划了一条8米宽的通廊相连所有建筑。

2.总体交通设计

(1)基地出入口明晰,与基地组织框架和结构相呼应。后勤货运和病人车流分立,同时为庞大的医院场地提供足够的灵活性,适应医院的发展和调整需求。医护、病人和访客人流分开,提高医院通行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大的通行便利。公共、医护和后勤功能流线的独立组织尤为重要。

(2)基地以原有医疗用房为中心,分为三大区。三个分区从东北角起呈逆时针分布。第一分区是临床门诊和基地停车;第二区是住院区;第三分区是后勤/实验/教学和文化中心。主入口设于西侧,住院车流和门诊车流等进入院区即行分流。住院和门诊分流,避免交叉交通流线。

(3)道路南侧设职工入口和后勤出入口。

(4)地块西南侧安排急救车辆通道。西南端的急救车辆入口巧妙地加以处理,不进入急救人流视野范围。

(5)直升机平台通过急救电梯直达一层急救大厅。

(6)门诊入口建于西侧,融入水系景观设计元素和急诊入口平台。景观设计是平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7)第一分区地下设两层停车库,与地面停车场有多条车道相通。部分员工停车设置在环路附近。整个院区的防火车道同样利用该环路。

(8)公共交通从西侧进入院区。急诊人流从建筑西南侧进入,急救车辆从

西面道路进入,不进入公众视野范围。

(9)调整方案充分考虑了基地内台地的处理,使得道路系统在不同标高的台地之间可以工作 。

3.建筑设计

(1)本方案设计目的在于呈现一个统一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形象,用建筑的语言强调和区分门诊、住院、公共交通及后勤等医院模块的功能和应用。宽敞的中庭空间成为建筑主轴,将门诊-诊断和护理单元从南到北串连起来。 大型的悬空雨篷将各单体建筑连接起来,成为有机统一的建筑群落。

(2)住院人流和门诊人流在一层即有效分流。急诊病人和急救车辆设独立出入口。病人通道和医护人员通道分立。

(3)公共-病人区(主体建筑西侧)和员工区(中庭东侧)分区明确。中央中庭是医院大量人流的交通中转地,同时保持医护/病人-临床交通环绕建筑。食物和洁物供应从地下一层厨房区域送往住院病房楼层。

(4)中庭西侧布置为等候区域。休息室设施在中庭南端和北端设置。

(5)地下二层设置污物交通核和污物装卸平台,配以专用污物通道,与后勤装卸平台垂直分立。洁物交通核位于护理单元、临床和医技区域内。 除医疗区域外,无任务交叉交通流线。

(6)服务和后勤功能区域位于院区建筑的东南端。建筑服务、传送和机电设备间的出入口位于南侧。

(7)住院楼设置独立的污物电梯,与病人电梯分立。

4.平面交通流线

(1)内部交通流线的基本思路是以公共-门诊区域为主,由员工和后勤区域围绕布局。沿中央南北轴线布置的中庭贯穿公共门诊区域。中庭入口在主诊断体块的一层。门诊等候和检查等候区域位于中庭层的东侧。

(2)除中庭外,病房入口沿南设置,分流门诊和住院人流。洁物供应、食物供应和医护人员可沿该通道通往护理单元。该处同时设立洁物电梯。

(3)独立的通道系统,确保洁污分流。住院楼地下二层设污物卸载平台。门诊和医技体块各设专用污物电梯。

(4)一楼为访客和医护人员设置隔开的咖啡空间,由地面层的主厨房直接供应。接待、收费、礼品店、登记等其他公共服务区域均安放在一层大厅内。

(5)中庭靠近公共电梯间处设置行人传输带,方便病人。

结 论

本次规划巧妙借鉴中西方建筑规划理念,有效整合了现有医院资源,很好地实现了医院的总体规划目的,理顺了交通流线。本文所介绍的医院规划理念和方法,曾由AHS翰凯国际在中国多家医院的规划设计得到过实际运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次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规划方案的实施,无疑将为国内医院改扩建规划树立一个具经典借鉴意义的参考样本。

王恺,男,翰凯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TRO公司北京首席代表,在各级各类现代医院,实验楼建筑类型的项目管理、建筑规划、任务书的制定和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过去的20年里,他参与了美国和中国许多医疗建筑,实验楼建筑设施的项目管理、规划和设计。王恺先生曾成功的为各领域的业主进行专业服务,并负责带领公司的设计人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流线中庭门诊
蝶恋花·寂夜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中庭机械排烟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