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名院 达规模 强内涵

2009-10-09 09:56黄继昌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中医院病房浙江省

黄继昌 程 哲

编者按: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浙江省中医院78周年华诞,是对中医院历史弥新的中医院精神再塑升华,是对中医院事业更大发展契机的坚实把握。中医院78周年庆典,是中医院发展历程回顾和总结的光辉盛典,是中医院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里程碑。今年,是浙江省中医医院78周年华诞,78年来,在西子湖畔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她铸就了一面光前裕后的医界旗帜;在千千万万个人心里,她塑造了一句句令人称颂的口碑。

春秋代序,伴随着78年来的风风雨雨,浙江省中医院迎来了她78岁的生日。回顾往昔,几代中医院人呕心沥血的无私奉献,服务患者,创造了诸多奇迹,进而凝聚成一种不畏艰辛、唯求奉献的“浙江省中医院精神”,化为以“求实、奉献、精湛、创新”的深刻院训。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浙江省中医院正在蓬勃发展,前辈人的努力已成为今日中医院人继续奋发向上的自信和力量。

浙江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31年,是省内最早创立的国立医院之一。1956年,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医院引进全省中医名家,开始了在综合性医院基础上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经过几十年的传承挖掘、研究发展,形成了何氏内科、叶氏内科、魏氏内科、杨氏内科、裘氏妇科、罗氏伤科、柏氏眼科、宣氏儿科、金氏针灸、余氏外科等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十大学术名家,并有33位成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及省级著名中医,一大批中青年学术继承人在中医临床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障体系、彰显规模]

浙江省中医院占地75亩,分湖滨和下沙两个院区,医疗用房8万m2,现有核定床位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1369张,床位使用率93%以上。设有36个临床科室及2个重症监护室,专科专病门诊154个,年门急诊量152万人次,年出院2.6万人次,日均中药饮片4吨。拥有64层螺旋CT、1.5T磁共振等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资产总值7.9亿元。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运用,拓展了中医药学的研究范围,为开展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支撑平台,为中医特色优势的继承、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保障。为改善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止疾病结合”的目标,该院充分发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发展中国特色“治未病之人”的健康保障体系,把预防疾病的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特色医疗、学科方向]

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专病8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重点专科专病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3个,国家级中药制剂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医疗中心10余个。医院是国家药品临床试验机构,并有12个专业被确定为临床试验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10个。血液、消化、肿瘤、乳腺、神经、骨伤、呼吸等学科发挥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开展临床研究,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医临床研究型学科,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创名院、达规模、强内涵”。在各级政府及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医院肩负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正朝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医医院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服务为先 品牌优秀]

医院目前已开设急救创伤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妇儿中心(儿科、妇科、产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康复中心(针灸、推拿、康复、理疗)、预防保健中心(体检、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治未病”中心(中医体检、养生及保健)、血液净化中心、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外科、骨伤科、泌尿外科(碎石室)、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皮肤科)、肝病科、心理咨询门诊、肛肠科、乳腺病门诊、麻醉科等临床科室。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消化学科),重点专科2个(神经内科、乳腺病专科)。影像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功能诊断中心等辅助科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多排螺旋CT、数字胃肠X光机、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电子胃镜和电子肠镜等大型仪器。医院门诊大楼为4层,设花园式的休闲中庭,配有便捷的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公共设施。病房大楼为12层(地下1层),病房内附设卫生间,配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紧急呼叫系统、中央空调和集中管道冷、热水供应。是一所环境优美,医疗设备先进,配套设施定位高档,综合功能齐全,医疗水平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全体职工决心象院徽表现的核心理念——“心”字一样,体现关心、爱心、热心、细心,通过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构筑民众的健康和欢乐。

[合理布局 高效设计]

为适应未来医院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发展的人性化需要,社会对医院建筑环境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医疗体制的变革对医院建筑环境影响巨大,医院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而且越来越激烈,除医疗水平、医疗服务因素外,医院内部的就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主管基建工作的副院长沈敏鹤告诉记者:“这两年来,我院以创建绿色医院为契机,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对全院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和全面改造,并围绕新建筑重新进行了绿化设计:室内主要场所,如大厅、走廊、会议室等皆布置花卉、盆景,绿化覆盖率已达100%;院区绿化覆盖率也达到46%” 。

浙江省中医院不仅外美,而“内秀”。

沈敏鹤副院长说:“医院装修推行病房宾馆化:宽敞的大厅、明亮的内廊、舒适的PVC橡胶地板,宽大的电梯,病房分不同档次,到处呈现出家庭气氛:绿色、粉色、浅兰色等暖色调,代替了以往单一色调;普通病房设有电视、衣柜、写字台、‘整体浴房、卫生间,较高档次病房内有客厅、客房、厨房、电冰箱、微波炉,更增添了家庭温馨。每栋病房楼都装上了中心供氧、中心呼叫、中心负压吸引、空气净化器等先进设备,美妙动听的背景音乐萦绕耳畔;现代化的VRV变频中央空调系统和新风换气系统使楼内四季如春,空气清新,一扫过去医院常常弥漫着异味气体的状况。并且,在医院各主要入口、路口、楼梯口设有路标、分科指示标识,重要科室并使用中英文对照,夜间诊室标识十分醒目,各医疗区设立保持安静警示标志和禁烟警示的标志”。的确,留连于花丛绿叶之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这个崭新的“绿色医院”释放出的一种舒畅与亲近。正如副院长沈敏鹤所说:浙江省中医院追求的目标正是:‘环境园林化,条件舒适化,设备现代化,病房宾馆化,服务人性化,要充分展示绿色医院的时代风采。

参与建筑设计的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专家李晨向记者介绍了江省中医院大楼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及前瞻性的布局:浙江省中医院坐落于杭州市湖滨核心区块,与美

丽的西湖相毗邻,具有极其重要的地域环境和丰富的景观资源。医院占地12030m2,总床位650床,由于历史原因,医院整体规划及用房建设比较拥挤,医院环境也相对落后。根据医院现状,我们整合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将医疗综合楼设置于已建病房楼东侧,设计了一幢规模为300床,总建筑面积为32047m2的十三层的医疗综合楼,从而使门急诊、医技、病房连为一体。通过本工程设计,使原来零乱的医院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同时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简洁的线条及多材质的组合使用,体现清新、典雅的建筑风格,构筑了颇具现代感的医疗建筑新形象。

一、智慧型与高效性的结合

通过整合医院卫生资源配置,调整院区总体规划,化整为零,从而改善整个院区的医疗环境。新建病房综合楼紧贴已有病房楼,使之与已有病房楼形成统一整体,在建筑内部功能布置与交通组织上与已有病房楼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形成灵活机动的多样化的医疗服务空间。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类人员的行为效率,也为“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处理上,形成较为开阔的院内绿化空间,提高绿化率,通过设置地下机械双层停车库,配合城市道路交通,形成院内单向通过式机动车交通系统,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院内环境。

二、合理性与前瞻性的布局

根据医院建筑功能特点,合理布置各功能用房,最大程度上做到医患分流,从而避免人为的交叉感染现象。二层核医学、三层重症监护及五层血液透析均按两通道及三通道设计,使医护人员,病患及污物均按各自路线进行分流。六至十三层各护理单元采用中心岛开放式护士站,各类人员出入电梯厅一目了然,使病患者“宾至如归”的安全感。各病房入口采用港湾式设计,使病人进出病房有一个缓冲的空间。医院现有用地非常紧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只有从管理上和现有的硬件设施上来拓展空间。本设计中,二层核医学设置预留发展机房,各层护理单元病房进深为6.3m,按两床设计,为床位数的拓展也提供了弹性空间。

三、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充分运用当前节能环保技术,大胆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设计中,外墙采用聚苯板干挂石材;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窗,使得建筑节能达到50%以上,这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内墙采用质轻、耐火、防撞、不易变形,便于清洗的双面防火饰面板;地面采用耐磨、耐火、耐腐蚀、脚感好、易清洗、使用寿命长的进口橡胶卷材;病房门采用防撞和隔音性良好的钢门;卫生间采用防水、防潮、耐腐蚀的塑钢门;另外,在建筑外窗设计中,考虑了当前先进的智能化通风系统,这使得建筑室内外空气流通变被动为主动,建筑成了“会呼吸的房子”,从而保证楼内空气在中央空调系统关闭期间始终保持清新的状态,体现了新材料、新技术赋予建筑的时代气息和人性化需求。

四、人性化与生活化的诠释

建筑内部空间及装饰处处给人以“家”的感觉,充满着亲切与温馨,入口大厅宾馆式休闲吧的设置,给病人、家属及访客提供了一个轻松、舒适的交流空间;各护理单元设置了医患交流室,又为医护人员与病人提供了一个较为私密的交流场所。建筑细部设计也处处彰显温情,室内各种隔墙饰面、家具颜色的搭配、卫生间拉手、靠墙扶手等无障碍设计、吊顶形式、灯光控制,乃至一盆花、一幅画,都饱含着对病人由衷的关怀。通过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从而完成了病人从传统的功能化医治到“身、心、灵”全方位的呵护。本工程于2006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在2005年11月建设部设计施工执法大检查中获得了部级高度肯定,建成使用近三年来,各方面反映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统筹规划 展望未来]

浙江省中医院并不自满,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区域化,省域内医疗机构对卫生医疗流动方向的聚集效应也日益明显。人民群众对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浙江省中医院对现有资源进行一系列改造扩建,通过功能并整合、配置优化,更新了医院的标准、模式和观念。沈敏鹤副院长说,浙江省中医院认识到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医疗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领导与职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浙江省中医院在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模式,对职工和病人实行人性化管理,确定以职工为主体,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服务于职工,从而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广泛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良好风气,建立爱院、爱岗、敬业、进取、创新的团队精神。”78载风雨兼程,相信这座有幸毗邻西子湖的省中医院,一定会用其优美的园林式就医环境,环保、和谐、专业、无私的服务方针、缔造出江浙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猜你喜欢
中医院病房浙江省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欢天喜地过大年
浅析中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病房
便宜的病房
汝州市中医院好护士拾金不昧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