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摆谱露破绽

2009-10-14 05:02澹台卓尔
领导文萃 2009年14期
关键词:戛尔尼英国人乾隆

澹台卓尔

试图威慑英国使臣

在英国来使马戛尔尼离开北京前,乾隆拒绝了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让其回国。马戛尔尼将乘船由京杭运河到浙江,并与船队会合,然后回国。

乾隆知道,在“发力”打击英夷后,还需要安抚心灵受伤的夷人,以防止英夷报复性的滋事,这是驾驭蛮夷之道。换句中国的老话,这叫“打一个嘴巴,再给个甜枣”。现在,该是给甜枣的时候。

皇帝指示松筠陪同英国人到浙江上船,这一趟走的是内地运河。乾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从天津由海路走,既省时又省力。其实,这是乾隆的善后工作之一,他要让英夷们开开眼,见识一下天朝的富庶。

在乾隆看来,就算再强悍的蛮夷,文明程度远不及天朝。他希望这一趟观光,能给马戛尔尼带来震撼性的冲击,让英夷知道天朝的强大。沿途刻意安排的军事操练,也是为了让英夷从内心里感到害怕,从而打消报复的念头。

正如乾隆上谕里说的那样:“总须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俾其知感知畏,方为得当。”乾隆要让马戛尔尼做第二个马可·波罗,或者是第二个刘姥姥。

清军演习似儿戏

乾隆自以为聪明的安排,正好中了马戛尔尼的下怀。英国人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中国的实力作出准确估计。

就这样,由于乾隆的无知,天朝的腹地毫无防备地向马戛尔尼敞开。从北京一直走到广州,马戛尔尼几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在小聪明方面,乾隆轻易打败了马戛尔尼,不过,他的那颗甜枣,让马戛尔尼吃在嘴里,甜在心间。应该说,松筠很好地完成了给英夷喂甜枣的任务。与徵瑞的傲慢和偏见不同,松筠很随和,也很细心,他特意购买两头母牛为英国人提供新鲜的牛奶,此前,英国使团只是在和珅的府上喝过牛奶。这种细节上的变化,让英国人感到受礼遇的同时,还产生事情似乎有点希望的想法。

显然,松筠的工作很成功。在日记中,马戛尔尼毫不掩饰对松筠的赞扬,他认为松筠表现出一种真诚和友谊。当然,马戛尔尼并不知道松筠真正的使命,不知道松筠对英国人暗中提防,否则,马戛尔尼会伤透心的。

在大智慧上,乾隆还是输了。英国人不会放弃这个观察天朝的机会,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打量着中国的一切。

首先,运河两岸的田地,引起英国人的赞叹,使团里细心的农业专家们,已经发现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发达。其次,近几十年,英国修建了运河,与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相比,如同小巫见大巫。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英国人也不会想到今后的变化:二十多年后,火车出现,铁路逐渐连接英国的大小城市,而天朝仍然依靠一千多岁的运河,仅仅几十年,天朝便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英国人更多地察觉到中国光彩外衣下的虚弱:英国人在船上架起的望远镜,吓跑沿岸的很多中国人。更让英国人开心的是,在江苏镇江看到清军的军事操练。为了执行乾隆有关显示天朝军威、震慑英夷的圣旨,镇江总兵举行声势浩大的操练。英国人并未被吓破胆,在他们眼中,城墙濒临坍塌,士兵们的武器是弓箭、戟、矛、剑,还有几支火绳枪。英国人评价道:“这些军队马马虎虎,战备松弛,棉靴和长袍显得笨重、不灵活、柔弱。”穿得破破烂烂的士兵,让英国人看不出天朝军队尚武的气质。

天朝露出薄弱处

英国人通过与中国人接触,发现了更多问题。

在从天津到北京的路上,英国人发觉天朝方面提供的厨师、杂役有偷窃的习惯,他们把英国人的食物偷走卖掉,然后再用官府拨来的经费买回来。事情败露后,他们也不感到羞愧,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英国人离开北京的前夜,帮忙的中国人趁机揩油,顺手拿走英国人不少的东西。与形形色色的官员打过交道,英国人加深了看法:“尽管中国夸口以德治国,实际上,道德水平并不比其他国家好多少,孔子的信徒们如西方的拜金主义者一样,道德品行不堪一击。”

整个中国之行,给英国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中国的劳动人民。在英国人看来,他们如此勤劳和坚韧,然而,生活又是极度贫困。

这些亲身体会,让郁闷的马戛尔尼形成一个大胆的设想:英国同中国开战,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日记里,他作出这样的描绘:“英国两艘战舰就能胜过整个清帝国的海军力量。半个夏天,我们就能彻底摧毁中国沿海的所有船只,使沿海各省以捕鱼为生的居民们,陷入绝对的饥饿中,人口锐减。”

早在使团撤离前,已有英国人叫嚣:“中国除了被一个文明的国家征服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所以,乾隆关于英夷可能采取报复的猜测,证明他还不糊涂,当然,内心里的天朝优越感,使他从未重视这个强悍的蛮夷,他只是简单地把英夷看作一个孩童,不给糖吃了,就会哭闹一番(上谕中说的寻衅滋事)。他始终认为,英夷不敢对天朝大动干戈。他不会料到,英夷的报复会在47年后,落到他的孙子(道光皇帝)头上:他们用战争“恭顺”天朝。

其实,对华战争的设想,只是一闪而过,更像是一种发泄。此时,马戛尔尼已经意识到,经过这次旅行,他可以将这个庞大帝国看得更加透彻。中国方面的疏忽,又给了马戛尔尼一个将路程延伸到广州的借口,由于天朝未能及时将马戛尔尼给船队的指令送出去,“狮子”号等船只以病员太多为由,从舟山起航,前往广州,留下“印度斯坦”号,等待马戛尔尼。英国人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出种种理由,强烈要求从浙江到广州走陆路,而不是海路。

接到报告,乾隆很生气,他希望英夷滚得越快越好,况且,走陆路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乾隆在上谕中骂道:“英咭唎夷性狡诈。”不过,乾隆最终同意了马戛尔尼的要求。虽有种种不利,继续加深马戛尔尼对天朝富庶的认识,也不是一件坏事。

就这样,英国人继续在中国的内部观察中国。

(摘自《历史的底气》)

猜你喜欢
戛尔尼英国人乾隆
一个关于磕头的故事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来尬诗吗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从明到清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礼仪照会翻译之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