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2009-10-15 03:29崔福刚
教坛聚焦 2009年7期
关键词:散文诗课外教学法

崔福刚

语文教学如果只禁锢在教科书上,只注重知识传授,语文就成了一汪死水,既不能张显它的活力,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收获甚微,更会让学生厌倦语文学习,远离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建议我们教学中“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把教科书看成是沧海中的浪花一朵、空中的星星一颗。以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遨游语文的海洋,飞翔语文的星空。在这一理念的促使下,我形成了自己的“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是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中提出的“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教材。”和教学建议(二)中提出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以及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长处,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完善形成的。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就是把每册教科书的每个单元看成以个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再对单元内的课文分为三个层次:精读教材——略读教材——浏览教材。(“精读和略读”是教科书规定的,“浏览”是自己根据单元教材特点,开发的同类课外教材读物),每个层次肩负不同的责任义务:精读——教给阅读方法,激发兴趣;略读——实验阅读方法,培养兴趣;浏览——运用(发展)阅读方法,满足兴趣。针对赋予的不同的责任,分别采用:“教读——辅读——自读”三步教学法。

教读,就是借助课内“精读课文”,教给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成为“略读”的启发点(诱发点)”;从学生的角度说,就是从中学到阅读方法,并产生想独立阅读此类文章的心理需要。这一步以教师的“引导,解难”为重要,我习惯地把它称为教学中的“例题讲解”。

略读,就是在“欲望”的促使下运用在“精读”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才试着自学课内“略读”课文。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的自读为主,教师适时的诱发帮助为辅,让学生试着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品尝遭遇困难的滋味,磨练攻克困难的意志,享受获取成功的喜悦,领悟成功的真谛。同时激起学生更新的读书欲望,为下步的由课内到课外酝酿情绪,创设情境。我形象地把“略读”比喻为数学教学中紧跟“例题”后的“练习”。

自读,是在教读、辅读课内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创造性的开发课外教材资源,养成好的读书的习惯,完成课内外的沟通,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文学园地,实现语文教学的延续和升华。这一环节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选定文本,印发该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写出读书收获、心得或评论;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校园网或本地书店,自找自选文本,大量涉猎、浏览。这一环节,我教它数学教学中的“章节练习”。

究竟如何运用“三步分层”教学法呢?依据单元编排模式,三步分层阅读法的路子是:讲读——辅读——再讲读——再辅读——自读。

第一步:教读“精读课文”,指导学法,激发兴趣。

这一步是完成单元阅读教学任务的入门,教学目的应定位在①了解文章的特点,②学会阅读散文诗的方法,③感受散文诗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精讲课文”,展现课文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陶醉在艺术的园地,在欣赏散文诗艺术的过程中,学习阅读方法,培养语文能力,激发对散诗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整体感知——探究文意——品味语言”三步阅读法,教给学生细读一篇文章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懂得怎样才算是读懂一篇文章。通过这三步的阅读教学指导,让学生懂得了精读一篇文章,首先应整体上把握为本的表层意思和行文思路,看出较为明显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有关质料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再通过品味语言来明确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名家语言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这样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为下一步“辅读”创造了物质条件和情感氛围。

第二步:辅读“略读课文”,尝试学法,感受成功。

通过对精读教学,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散文诗的一般特点及其阅读方法。让学生尝试阅读方法已成为可能。具体辅读过程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学到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升华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模式,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设计问题,再同学间探讨交流,力争达到对课文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情况及时的给予个别或集体辅导。整个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线,给他们独立学习、大胆尝试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启发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感悟成功的真谛。

第三步:涉猎课外文本,养成讀书习惯,培养文学素养

通过“精读和略读”两步,已完成了课内教材的学习,学生也基本掌握散文诗的阅读方法技巧,表面看来已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事实上只不过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因为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把教学活动引向课外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使学生热爱语文、养成读书习惯、积淀文学素养。具体做法是:以现当代名家的优秀散文诗为凭借,用一周的时间,运用课外阅读的形式,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老师代选择作品,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读后写出读后感或评论等。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利用课外自由时间到图书室、微机室或书店查找现代名家的散文诗,浏览阅读,吸取精华,感受名家情怀,净化心灵,获得文学素养,养成热爱读书、自觉读书的习惯,做一个爱书人。

猜你喜欢
散文诗课外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