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堂吉诃德》中中西谚语的语义对比及具体的翻译对策

2009-10-19 09:07杨云嵋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7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西语意译

杨云嵋

[摘要]谚语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分。有关谚语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西班牙文的世界名著《堂吉诃德》一书中大量的西班牙语谚语,寓意深刻、言简意赅,而且风趣幽默、成为该书的一大特色。主要通过研究《堂吉诃德》一书中的谚语,探讨中西谚语的语义对比并提出具体的翻译对策。

[关键词]《堂吉诃德》 谚语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910181-01

《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2日在马德里逝世。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通过研究《堂吉诃德》中的谚语,我们可以发现,汉语和西语谚语的语义对比有以下三种情况:

1.语义对应。西语和汉语谚语在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上,表层意义(谚语的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谚语的真正含义)上,各方面都是相同的。

2.语义近似。汉语和西语的两个谚语,其结构成分、表层意义均不相同,看起来两者毫不相干,但是分析起来就可以发现,它们的深层意义极为相近。

3.语义不对应。西语中的谚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同它对应的谚语。这类谚语都是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对译的时候要做具体分析,视具体谚语而定。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的翻译对策:

1.语义对应的谚语翻译。首先,对于那些在汉语里有一致对应的谚语,当然是要尽量采用那种一致对应的汉译形式。如:

El hombre pone y Dios dispon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Perro ladrador, poco mordedor.会叫的狗不咬人。

Año de nieves, año de bienes.瑞雪兆丰年。

2.语义近似的谚语翻译。对那些在汉语里有类似的谚语,也就是汉西谚语具有相似性的谚语,尽管直接直译,人们也能明白其含义,但最好是寻找汉语中意义最相近的谚语进行翻译。这样,既不失作者想要使用谚语的本意,又可以让汉语使用者更贴切地感受表达者的意图。比如:

Matar dos pájaros de un tiro.

直译:一枪打两只鸟。汉语类似的有:一箭双雕。

Al enemigo que huye, hacerle la puente de plata.

直译:如果敌人逃跑,为他们建造一座银桥。汉语类似的有:穷寇莫追。

Algo va de Pedro a Pedro.

直译:彼德罗和彼德罗之间还有个分等。汉语类似的有:人各有志。

Las paredes oyen.

直译:墙能听。汉语类似的有:隔墙有耳。

3.语义不对应的谚语翻译。对于那些汉语中没有,但是直译并不影响理解的谚语,可以进行直译。但最好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改,使其听起来更符合汉语的用语习惯,让人觉得听起来更地道。当然,最好的翻译,就是让人听不出是翻译过来的。如果一条西语谚语翻译过来以后,听者能象接受自己母语一样的接受,那应该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了。比如下面几条谚语:

Ir por lana y volver trasquilado.

直译:没剪到羊毛反被剃成了秃瓢。修改后:没逮到狐狸还惹了一身骚。

El hacer bien a villanos es echar agua en la mar.

直译:对恶人行善好比是往海里倒水。修改后:善待坏人,徒劳无功。

A pecado nuevo, penitencia nueva.

直译:重新犯罪,重新忏悔。修改后:新帐要新算。

4.特殊谚语的翻译。而对于那些不能进行直译,直译后,人们也不能了解其真正含义的谚语,则必须使用意译的方法,使句子产生一些变化。有时为了让听者明白,还需要添加一些成分。如:

El abad de lo que canta yanta.

直译:修道院长靠唱歌吃饭。意译:干哪一行就靠哪一行吃饭。

El pan comido y la compañía deshecha.

直译:肚子填饱,掉头就跑。意译:过河拆桥。

Hablen cartas y callen barbas.

直译:信说话,下巴闭嘴。意译:白纸黑字,永无争执。

文学作品借助语言这一媒介,创造具有可感性的艺术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创造艺术形象,形象信息成为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内容的中心。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我们要着力于准确传达作品中的形象信息,避免形象信息的扭曲或失真是保持风格等效的关键。作家的风格无非表现在创作手法、行文习惯、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调动之上。追求风格上的对应在于译者紧紧依靠原作的语言形式特征,在目的语中寻找与原作风格特征对应或相似的语言形式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译者如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完美的语言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那么译文可谓达到了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

总之,不同的语言转换必须服从特定的文化要求。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西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由此可见,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iguel de Cervantes 《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Biblioteca IV Centenario[M].2005.

[2]杨绛译,《堂吉诃德》,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0年5月.

[3]张广森译,《堂吉诃德》,上海译文出版社[M].2006年8月.

[4]崔亚君译,《堂吉诃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M].2005年10月.

[5]王花花,《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俄汉谚语对比差异中的文化独特性》,《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2期.

[6]孙维张,《汉语熟语学》,吉林教育出版社[M].1989年5月,293-358页.

[7]屈朴,《俗语古今》,河北人民出版社[M].1991年1月.

[8]陈黎明、林化君,《汉语应用语言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M].2002年7月,191-202页.

[9]彭家玉、程建山,《现代语言学研究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M].2007年8月,88-91页,210-214页.

[10]杨春泉,《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2005年宁夏大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QN053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西语意译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