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09-10-28 07:01农朝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农朝进

【摘 要】 在近年的古诗文教学方法研讨中,大家所提倡的“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就是要加强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为达成此目标,要以画激趣,以典激趣,以比出趣,以字激趣,以疑激趣,借此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调动 学习兴趣 策略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在近年的古诗文教学方法研讨中,大家所提倡的“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就是要加强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也就是说,教学应在“意趣”上多动脑筋,教出意趣,才能使学生如坐春风,如饮甘泉,才能产生最佳的美感效应,进而激活古诗中的形趣、情趣和意趣,使学生易于感知、感受和领悟古典诗歌的美。

一、以画激趣

由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许多动人的古典诗歌是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因此教学古诗可以把画面作为突破口,通过朗读诗句,调动生活积累,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即复制再创诗句描绘的画面,将其连缀深入意境,在这具体的描画中,学生不仅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他们所显示出来的审美感悟再创能力也是令人惊讶的。

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作一幅画,表现边塞生活、边塞风光或送友归京时的情境。远景是皑皑白雪覆盖着的群山,近景是让雪压弯的林草败枝和乱石,画面的大部分是空白并无人马,占据大量空白区域的是那由近及远、由大变小、由清晰而朦胧,曲曲弯弯,左绕右拐直至消失在群山之间的一串马蹄印,从学生的画面可以感受到诗人久久地伫立在雪地里,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苍凉又悠远的意境和诗人无限惆怅的心情跃然纸上。

以诗作画给学生们提供了驰骋的想象机会,所以他们感兴趣、有热情,也很投入。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也强化了古诗文教学的审美。到“山回路转不见君”这一画面,体现了学生对该诗的审美感知,它完全吻合诗歌所表现趣味性。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古诗文教学,有利于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视野,可以真实、形象、生动的再现“具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模拟各种环境。我们把它合理的运用到古诗文的教学中,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

在一次观摩课上,一位教师讲授古典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由于运用了电脑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效果就非常明显。屏幕上一轮圆月,几朵白云环绕,并配以古筝曲,学生一下子就将课间十分钟娱乐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所学的内容上。一节课,画面展示的内容既有古色古香的词人苏轼的介绍,也有“起舞弄清影”的长袖善舞,更有圆月下的亲人思念……学生读读议议,随着屏幕的内容变化,伴以老师的讲析,大家完全沉浸于这一番思念亲人的情怀之中,更对一些重点要求掌握的词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的两三分钟,画面上出现的是邓丽君身着古装,月下吟唱的《明月几时有》,学生们已全身心地融入了这一份浓情之中。这样,运用学生喜欢接纳的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教材形象化,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感染力强。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感染。

二、以典激趣

情趣,是指教学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它具有情感体验效应。情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而不少古诗文及其作者,在其成诗过程中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发生,有些典故留传至今,成为佳话。如果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即兴插入,就非常情趣化,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作品产生共振效应。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完全可以适时插入李、汪二人之间有趣的故事:享有盛名的大诗人李白到泾县游玩。当地桃花村的村民听说李白到了本县,都想见识他一下,为了邀李白到桃花村来,当地人汪伦写了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见信上写的景色如此秀美,就随送信的人一起来到了桃花村,汪伦用自酿的酒招待李白,并实言相告:“桃花只是一潭水的名字,这里并无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是姓万的老板开的一家酒店,并非一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哈哈大笑:“说得好!”李白在桃花村与汪伦等人饮酒赋诗度过了快乐的几天,临走那天,汪伦和许多朋友在江边踏足而歌为李白送行,深情的歌声回荡在山水间,让李白感动不已,于是他当即提笔写下了《赠汪伦》。据说,这首诗稿一直被汪伦的后代精心珍藏着。

一个小小的典故,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但又不是必讲的内容,然而这样宕开一笔,形散而神不散,激起点点情趣浪花,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从流露于学生脸上的会心的微笑,便可知美妙的情怀会熏陶每一位同学的心灵。

三、以比成趣

古诗文成章于久远的年代,有些措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古今情同一理,教学时可以用与古人类比的方法而使课堂教学情趣化,让同学们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与古人相对接,从而产生感应与交流,引起共鸣。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千多年前的作品,学生对其不易把握,“城阙辅三秦”写京城气势雄伟,点出繁华的送别之地;“风烟望五津”写遥远缥缈的五个渡口,点荒凉的宦游之地。此情此景,友人别离,何以相嘱呢?教学时首先讲明这一情境,然后设计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送别场面进行类比:在你们同窗几载的岁月里,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相互之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友情,可是有一天,却有一位好友因故辍学,而不得不离开你们回到边远贫穷的山村,一日相别不知何时得见,车站送别,你会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谊?用什么话语来慰藉朋友的心呢?

一个有趣而又贴近生活的问题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作了类比。学生明白了诗人描绘的特定环境,那么“海内有知己,天涯若比邻”就会深切地感动每一颗年轻而善感的心。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因年代久远给学生阅读带来的障碍,将诗歌意境拉到学生身边,使他们产生亲临其境的体验快乐,从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这就是情趣的审美体验效应。

四、以字激趣

好的诗文,总有一些字,会成为诗中亮点。其精妙之处往往在于个别的字,抓住这些字,即可纲举目张;讲活这些字,会使全篇鲜活而生动,会激活全诗文的意趣,从而使学生产生美感效应。

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看似直白,实则主题深刻,诗意浓郁,然则只要抓住三个字,便可把握全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中,先以一个“上”字设问:从来都是水往低处流,为什么诗中描写的黄河水会远“上”高高的白云?一个字的问题便很快使同学们体会到滔滔的黄河滚滚地流走,犹如一条锻带迤逦于云端,这一个字便展现了广漠而壮阔的意境特点。再抓住一个“片”字设问:城的量词应该是座,诗中却是说“一片孤城”,这样用合理吗?稍加点拨,同学们便领会到一座小小孤城就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片落叶,一片孤帆,颠簸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那种孤单,那种寂寥的感受便油然而生。后面的抒情诗句也可以从一个“怨”字入手,守卫这空旷而荒凉的边塞的士兵,他们怨恨的仅仅是自然界的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吗?更让他们怨恨的是得不到朝廷不到的关怀,得不到人间春风的温暖。这样通过对“上”“片”“怨”三字的分析,同学们很快进入了诗的意境,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领悟。这样一来,教学时把字词训诂顺便夹带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不仅不会枯燥,反而觉得妙趣横生,并会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赞赏。

五、以疑激趣

质疑解疑是启迪思维、深化审美的重要方法,用得好不仅会使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诗歌的意趣会容易被激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心智上的审美愉悦。

如杜牧的《江南春》教学,可引用古人的质疑来启发同学,明代的杨慎曾对这首诗提出异议:“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思得?”他认为“十里”比较合适,同学们怎么看呢?这个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同学的兴趣,启动了同学的思维。这是一个直接切入主题的问题,因为这首诗不光是在写江南景色,还有重要的社会内容,只有那广阔而浓烈的江南春色,才更引发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危机感,诗人着意以反衬手法,借叹惋江南春色之美以讽喻晚唐统治者求庇于神的愚蠢行为,因此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在形似中求神似,以虚带实,启动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在想象中去听“千里莺啼”那一片喧闹的春雨,去品味诗中那委婉含蓄的同时,学生们已进行了一项理解作品思想意蕴的审美心理活动,整篇诗的深刻主题与诗歌的艺术手法很容易就被同学们领会了,诗人那感伤时势,忧国忧民的深情也容易被理解了。

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方法也不少,在教学方法上也可针对一些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辩论、演讲,这样,学生会更活跃,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会逐渐培养出来,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要靠教师去调动。我们或是熏陶渐染,营造学习的氛围;或是以知识为先导,编排学习方法序列;或是广泛开展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是古今对比,探究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或是积极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及多媒体的辅助的手段……总之,我们要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践.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

[2]朱芝芒.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宏计.阅读古诗词应当求其线索.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01.10

[4]李小宁,带海燕.山那边是什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03.5

[5]纪勇.略论主体探索式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03.11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独驾到
响鼓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