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教育应注重过程管理

2009-10-28 10:15王福忠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中学生方法

王福忠

摘要: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应该在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考核评价等活动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管理;方法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令人堪忧,厌学、辍学队伍越来越大,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骂人打架时有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德育教育必须在道德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过程教育,注重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一、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主题教育活动是体现德育过程管理的重要途径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启迪、感染学生,使其受到教育。比如专门组织的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参观军营、瞻仰烈士墓、参观消防车等课堂教学以外的主题活动,都是必要的德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培养中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因素,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因此,德育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遵纪守法,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评价指标的确定要科学合理,评价的要求必须适度可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无处不体现德育行为,让学生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受到教育。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

总之,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说教当中,必须附以具体的活动。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中学生方法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