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2009-10-28 10:15谷玉芳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指导课外阅读

谷玉芳

摘要:在农村中学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引导式课堂教学,方向性自主阅读,展示性知识再传递三个环节,切实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指导

近几年来,农村中学几乎都建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室拥有图书上万册,几百种类。阅览室拥有刊物上百种。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借阅图书,学校还安排了阅览课,每周一节。学校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那么,阅读的效果如何呢?阅览室里,教师在上面看书,学生在下面看书,学生自由阅读,看什么都行。铃声一响,涌出阅览室。试问学生一节课收获有多少?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多少?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又能有效利用多少?《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就成了落实新课标要求,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呢?笔者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验成果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式的课堂教学

课外阅读指导课,不是与课堂教学毫无关系,相反,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可以说,课堂教学是上好阅读指导课的基础,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试想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课上用于阅读指导只有10—15分钟,只凭一周的10—15分钟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不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根据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学习的引路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如讲《珍珠鸟》一课时,课文篇幅不长,学生理解主题难度也不大,这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生朗读课文后,首先要求学生提取文中重要信息,并用一两句话概括。然后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教师提示:可以是遣词造句方面,修辞手法运用方面,布局谋篇方面,主题领悟方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回答,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加以引导,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整个教学流程为:提取——质疑——释疑——归纳。在这节课上,学生掌握了阅读文章的三个策略:(1)提取概括策略。(2)问题导向策略。(3)激活经验策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为课外的有效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方向性自主阅读

所谓方向性自主阅读,是指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为学生指明方向,学生在指定的方向内自由阅读。课外阅读指导课大体分为三部分:

1.专题阅读方法指导,即规定阅读的方向性,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和任务。此环节大约需要10—15分钟。要求内容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一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如阅读的方法有:精读、略读、速读。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还可以教学生如何写读后感,如何做读书摘录卡片,如何推荐好书,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2.学生阅读实践。此环节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教师为学生顺利完成阅读提供一切保障。

3.形成阅读成果。此环节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成果。有的阅读成果课上不能完成,作为课下作业,教师注意做好课下的指导。

三、展示性知识再传递

学生阅读后形成的成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交流阅读经验,达到成果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成果给予评价,充分肯定优点,中肯指出不足,点明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有效阅读积累经验。如:以“让好书成为一生的朋友”为口号,开展“优秀读物推荐会”、“师生同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评比展览活动”、“读书小报评比与展览”、“课本剧创作及表演活动”、“读书演讲比赛”、“我心中的英雄”等一系列读书竞赛活动,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开始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把读书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引导式课堂教学,方向性自主阅读,展示性知识再传递,此三环节环环紧扣,是一个螺旋动态上升过程。引导式课堂教学是基础,方向性自主阅读是关键,展示性知识再传递是效果。只有将这三环节把握好,才能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切实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指导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