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9-10-28 10:15李晓平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华课堂气氛礼仪

李晓平

摘要:一节课的成效如何,导入新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歌曲导入法、小品导入法、漫画导入法、热点时政导入法等方法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了课始趣生的功效。

关键字:思想品德课;巧妙引题;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效如何,导入新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兴趣盎然,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或跃跃欲试的表现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介绍几种自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引题方法:

一、歌曲导入法

优美的歌声,适时的内容,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同学•朋友》时,一上课不是直接提出“什么是友情?友情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而是问“谁会唱周华健的《朋友》这首歌曲?”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想唱,当选定一名同学唱时,其他同学用手打着节拍跟唱,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唱完后根据这首歌曲再提出以上两个问题,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发表见解,这个开端使整节课都处在非常轻松活泼的气氛之中。

二、小品导入法

根据教材内容编排小品或短剧,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去体会和感知所要解决的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又能突出教学中心,使问题化难为易,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我在教学《礼仪展风采》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小华的老师来家访,父母不在家,小华把老师让进屋后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妈妈老师来家访的事,妈妈让小华先招待老师,自己马上赶回家,妈妈到家后,小华介绍妈妈和老师认识,老师家访结束后,老师告辞,小华和妈妈一起送老师出门互道再见。在这个情境中涉及到了待客礼仪、打电话的礼仪、介绍的礼仪等。我把情境给同学们阅读后,临时在班上找了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因为情境中涉及到的礼仪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所以,同学们信心很足,表演欲望强烈,当选定三名同学表演时,我让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在他们的表演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合礼仪的地方,下面的同学观察得非常认真,能够从不同角度把表演中表现出的问题找出来并一一纠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模拟表演把平时生活中常用的礼仪真实地再现在课堂上,不用老师再讲,也不用学生读课本就知道了自己该怎样做,也就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漫画导入法

漫画是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形象生动的漫画富有极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在欣赏漫画过程中悟出所学知识和道理。例如:我在教学《我国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时,首先用投影出示漫画《苦难的母亲》,大意是一位孕妇挺着大肚子(地球),前面抱着、后面背着、身边带着的几个孩子都在哭着喊着向她索取食物。漫画一出,同学们哗然大笑,课堂气氛异常高涨,笑过之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幅漫画取名为《苦难的母亲》?同学们马上想到了人口过多带来的种种问题,为学习本框及后面的资源、环境问题等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热点时政导入法

热点时政导入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地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分数的公平》时,我没有急于解决教材上的内容,而是问同学们:你们谁能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的事例,这些事例有什么危害?因为当时正是“三鹿奶粉事件”闹的正凶的时候,同学们马上想到了经济领域中制假对消费者的不公平。还有同学马上想到村民换届选举中的贿选行为对村民的不公平等。在同学们对社会上一系列违反公平原则的事例进行评析后,我把学生们的思维拉回到校园内,让学生思考:考试作弊的危害,以前大多数学生只是认为考试作弊只是影响自己,没有意识到对他人的不公平,通过分析社会上这些事例后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理解了它害人害已的恶果。

以上几种引题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并达到了课始趣生之功效。

猜你喜欢
小华课堂气氛礼仪
遇见小华妈妈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礼仪篇(下)
偶像与起床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