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体育教师的心态转变

2009-10-28 10:15吴建东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新课程

吴建东

摘要:教育观念转变难,教师教学心态的改变则更难。走进新课程后,教师的心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影响学生的课堂潜在因素,不断地摸索、探究、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能真正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身心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心态;人际氛围;自主;合作

直到今天,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体育教师形象只是一个喊口令的教练,靠一只哨子,一块秒表和一把卷尺工作。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近五年,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要较全面地落实新课程的各项要求,对大部分教师而言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新的理念下教师心态会有哪些变化呢?怎样结合新课程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心态进行改变?怎样既能做到不受旧教育观念的约束,又能吸收传统教学行为中优秀的东西?这些都给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思考,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及自身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一、认识心态转变的必要性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身体与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不仅是“体”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成功的体育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还能对学生的自信、自尊、良好的个性、健康状况、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意志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包揽,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成为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发挥的严重桎梏,致使对学习失去信心,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懂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

二、进行转变心态的具体操作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氛围,是一种不平等的氛围。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建立新型的师生氛围,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教学中的和谐的人际氛围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氛围,其次是学生之间的氛围。师生氛围是教学中的主要氛围。学生之间的氛围是学生在学习、交流和行为接触中互相产生的影响。友善、尊重、信任、协作等氛围对每个人都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反作用。搞好氛围旨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友善、尊重、信任、协作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目的。

(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近年来,合作学习的形式已逐渐被体育教学所采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他主、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学习并实践的做法,一是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担任角色,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学要求、项目特点及本组在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相互启发,探究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并将探究的结果,通过表达外显化,通过交流合作互补。二是将小组成员按基础与能力编号,把学习任务按难易切分排列,每位同学“对号入座”,完成一项任务,然后全组“组装”和交流。三是要求各组在学习中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学习中的难点,学习任务从不同角度切分,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一项,完成任务后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小组成员避短扬长和互补的目的。四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组讨论、归纳综合,鼓励学生的创见,引导学生把结论扩展和深化,有的问题一时不能得出答案,可以存疑,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对于探求的过程、方法、结论,师生共同小结。五是要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

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比赛中,如果一组学生每一次都是第一名,那么其他几个小组就会越来越没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再如在跑步时,因为学生也会观察比较,慢的学生与快的学生分在一组里,慢的学生想:我反正跑不过,那么可想而知跑下来的效果是怎样的。所以,老师应认真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进行合理分组,编排,尽量让分组之后的学生水平接近,因为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改变。但我认为,总的规律是不变的。以上是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给各位同行一点帮助。体育教学有着独特的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有着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作为学校教育改革重要的一部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心态,更新思想,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