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议讲练”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2009-10-30 04:16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材教学模式教师

赵 康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我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启迪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变单纯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二、“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以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为指导,贯彻少时与高效相统一的原则。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方案。这就是说:教学最优化就是要求在最低限度的时间内,通过努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即“省时”与“高效”相统一。

“读议讲练”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的尝试,即在教学中,把读、议、讲、练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法的正确指导,基本技能的合理训练,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点拨,使师生紧密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教学最优化理论的要求。

三、“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原则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过程,它首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控制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左右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同时强调学生不单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思想和心灵的交流,才能自觉地接受科学理论。“读议讲练”教学模式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阅读、思考、议论、练习等活动为主,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引导、启发、组织、点拨、答疑、小结归纳等。

2. 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统一: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既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是又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读议讲练”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做到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并重。

四、“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1. 读,即教师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所学材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行教材,虽概念抽象,原理难懂,但由于列举了大量实例进行说明,可读性较强,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读懂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此时,教师应列出教材提纲或学习目标(也可以用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边看边思考边勾画,掌握教材的基本观点。这样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目标,眼脑手并用,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由被动的依赖教师讲解,变为主动地从教材中汲取营养,并为将来走向社会继续钻研和深造打下基础。

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教材,当然不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如果那样,自然是收不到阅读教材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阅读,基本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为教师的讲授做好必要的准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题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教材,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笔记。例如:在讲“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这一框题时,可提出以下五个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叫从实际出发?(3)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4)左、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从实际出发有哪些要求?让学生带着上述五个问题去阅读教材,教师授课时稍加点拨,学生就掌握了教材的全部内容。这样既克服了教师上课的“满堂灌”,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2. 议,即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教师所列的提纲或问题进行议论,重在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议论的形式可以同桌议,前后四人议,甚至全班议;可以是一、二分钟的小议,也可以是一、二十分钟的大议,或大小议穿插进行。教师巡回指导,获取学生掌握问题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知识和思考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讲解时有的放矢。这样做,给学生有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的思维热能得到充分释放,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推理、想象、分析、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讲,即教师授课,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系统、重点、难点及议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只有讲清楚知识的体系,才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讲清楚重点,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中心内容;讲清楚难点,才能扫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因此,教师的讲解,应吸取传统讲法的优点,条理清楚,事理交融,有声有色,感情真挚;并运用丰富的材料、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结合比较、归纳等多种方法,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这种讲授新知识的方法并非“满堂灌”、“填鸭式”,而是教师在深入大纲、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原理。教师在精讲概念、原理时,要不断采用举例、设问、提问、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例如:在讲“物质”概念时,可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层层分析,步步引导,得出结论,形成概念,从而得出“物质不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同时又把物理、化学上讲的物质与哲学上讲的物质进行分析,让学生展开讨论,弄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区别。讲“矛盾”时,首先讲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韩非子》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让学生弄懂逻辑矛盾和辨证矛盾问题。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4. 练,即学生运用当堂所学的知识做课堂练习,当堂练习、强化、巩固。所选习题要有系统的知识题和各种类型的灵活题,可当堂讲评。这样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巩固消化了新知识。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与深化。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与原理的应用,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设置的练习题要从整体上构思,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地理解。例如:在讲商品属性、价值、实用价值、交换原则时,就“一把斧头=10斤大米”这一命题设计了下面的课堂练习:(1)这里大米对斧头来说表示的是什么?(2)斧头和大米为什么可以交换?(3)大米和斧头成功交换说明了什么?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学生就基本上解决了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价值以及交换原则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议、讲、练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不能任意割裂重此轻彼。读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议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讲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练是运用,是学生掌握知识所要达到的目的。读、议、讲、练结合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张定璋译).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

[2]张定璋.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J].课程.教材.教法,1981,(1).

猜你喜欢
教材教学模式教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教材精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美育教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