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

2009-11-11 09:18朱宗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专业化培养教育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针对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与培养目标,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 教育 专业化 培养

学校的发展首先要有好的管理和引导,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教师群体队伍的出色奋斗。他们各自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程度和群体潜质的充分挖掘,才是学校良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因此,如何创造和确保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本规划试图就培养的途径来探讨这个问题。

从教师职称来看,初级和二级教师处在了解、熟悉业务的阶段,这种专业化发展的培养在共性要求上居多,引导和评价上相对容易。但对一级和高级教师而言,这种培养就显得艰难和复杂许多了。所以这也是本规划意图阐述的重点和目的。

进入一级教师职称者大多已在工作实践中具备了以下特征:

他们都经过若干轮次全程的高中教育教学实践循环过程,在教育思想的逐渐领悟和教学行为的自如运用中,在教师这个个体性很强的职业上已经出师,并且成为专业教学的熟练人手。所以此时学校引领他们尽快在专业化成长中脱颖而出,更显得关键和迫切。

首先要向他们提出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在备课这个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必须做到辩证运用教材,文科更应注意“不唯教参论”的相对合理性。对教材的使用,要逐步和尽快地做到有自己的筛选、整合和驾驭能力,因为自己在教学实践上已能够自我掌控,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来引导学生。

同时,备课也是一个合理显现课堂教学预设问题,准确规划指导内涵和层面的过程,它完全植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不断完善和刻苦拼搏的内力辐射中,但它也是需要在学校及时提供教学营养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上要向他们提出:注重调动和激发学生主体的思维认知及审美情趣,能够得心应手地整合运用于教学的基本手法和技巧;要明确地要求他们达到能掌控高中三年教学的区分度及能力递进发展的综合性过程;能设法培养起学生在不同年级时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运用上的不同层次及见解;进而能保证学生今后个体发展的必备基础和应有潜质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引导他们注重借鉴合理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且能创设出较为生动的教学氛围。能促使他们意识到对教学有一定的反思认识和经验总结,能产生撰写文章来提炼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热望。

再次,要引领他们学会对自我专业化教学水平的评价、教学能力修养的衡定、教学效果与水平的测评。解决此问题简易可行、立竿见影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会命制教学单元练习、模块测评。因为从事这项工作,是让教学者经历教学过程的量变到质变,由单课教学到单元规划,变知识点的零碎到位、融单项训练的能力运用为系列考核、综合创新。它能够较高层次地检验从教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体现出他们应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在灵活运用上的结合。

为此,要向他们提供植根于知识点和能力运用、由浅入深的考核层面的“双向细目表”以及命题技巧来完善此项工作,确保他们教学水平的良性发展。

最后,要设法创造、提供有利于他们从事教育研究、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例如结合上级教科研部门的相关课题,帮助他们确立某项自己力所能及的研究内容,让他们能借助相关的教育理论,指导、整理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感悟中进行总结、归纳。由学校联络专刊予以发表,让他们在“感性——理性”的认知探索中有所收获,以便指导自我的下一轮的认知循环,在良性的水平及能力的螺旋上升中不断提高自己。或学校为他们牵线搭桥,参加相关的教学竞赛,从事教学研讨等活动,帮他们早日脱颖而出,成为学科的中坚骨干。

当然,让他们承担起对本学科的初级、二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培养工作,也是势在必然和义不容辞的。

对学校而言,更为宝贵的财富是一批年富力强的教育教学人才(高级教师们)。他们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已日臻成熟。尤其在重点高中学校,这一群体多半已是学科的中坚骨干,甚至是地域性的领军人物。可以说他们在各自的教学领域早已是驾轻驭熟,游刃有余了。长期教学的磨练已形成他们泰然处之的心态、日渐稳固的教育思想、教学思路和相应的模式、方法,这一切也已浓缩为各自的个性观念和教学风格。

但是,评价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优势也造成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在具体的教学问题上囿于自己在教学层面或评价态度上的误区,形成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

那么,对上述情况,学校又该怎样对他们实施具体的理论指导和应有的教学促进呢?

首先要引领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对此,要帮助他们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务必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差距,甚至于“落伍”的程度,进而意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价值,萌发出在继续教育中求生存、与时俱进的渴求与心愿。

其次,务必要求他们多承担一些对年轻教师在教学进取上的“传帮带”工作,相信师徒在教学相长的切磋中,老教师会以越发严谨的业务素质处理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以高度自觉的行家里手的领悟感,冷静而果敢地驾驭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会步入“更上一层楼”的自觉和自律的教学境界,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得到应有的长足进步和个性发展。

第三,落实他们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任务,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身为学科中坚骨干甚至是地域性领军人物的作用。学校力图搞好这一培养工作,也是为了达到“名师带动名校”的办学目标。

实现这一佳境的可行性基础就在于老教师从事专业化或综合性的课题研究是有着独特的职业特长的:无论是知识运用,还是理论建构,甚至是实践提升、或是经验积累,他们都有着相对的优势。因此,在教育教学规律和内涵的探究上,他们显然更善于从辩证的角度入手,更能实事求是地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恰如其分地指导好教学实践,能更为灵活地运用自己已熟练掌握的教学技能,从事相关问题的探究,也更能自如地化抽象的理论研究为形象直观的具体的教学行为。

总之,搞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养工作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教科研实践。它需要学校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认真思索、具体落实,更需要大家不断地、长期地探究和总结。

★作者简介:朱宗明,宁夏银川市二中教师。

猜你喜欢
专业化培养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