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电的跨区域合作新路径

2009-11-19 09:16钟家伟
声屏世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四省广电协作

钟家伟

编者按:传媒市场的竞争要求传媒通过各种努力加强自己的主体地位。正是这种需求使得不同区域、不同介质的传媒走到一起,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赣粤闽湘四省九市区域广播电视协作体的成立是潮流下的感应。也是城市广电传媒在现行文化体制内寻求突破的一种尝试。这种基于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区域协作体现出什么样的特色。读者可以到以下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在与江西省赣州市地域接壤的赣粤闽湘四省八市(广东省韶关市、梅州市、河源市,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湖南省郴州市,江西省吉安市、抚州市)约17.2万平方公里,3700万人口的区域中,文化相近,地域相邻,血缘相亲,历史上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互助传统,形成了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为本,相互辐射的区域性文化综合体。近年来,赣州广电人制定了建立“与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全国知名文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强势广电”的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广电“跨区域”发展的道路。

城市广电传媒面临的新形势

1983年以来,国家“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一度带来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行业内矛盾的激化,行业政策和管理思路的改变,我国广电传媒格局发生了变化。城市广电传媒作为中国广电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着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规律,具有浓郁的区域性和良好的接近性,对于稳定地方政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和谐运行贡献突出。近年来,数量庞大的城市广电的总收入一直占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在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层出不穷和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广电传媒如何发展,如何整合区域有利资源建立有竞争力的区域性传媒,如何避免被边缘化是全国所有城市广电传媒面临的共同的、亟需破解的难题。

新挑战:在内外交困中前行。在广电经营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广电传媒内有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障碍,外有地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羁绊;内有同行同业的挤压,外有电信、移动等的觊觎;内有发展的需求,外有竞争的压力;内有扩张的渴望,外有政策的限制。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在行政区域分配格局下,无法通过市场优化配置,现行的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与媒介经营市场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广电传媒在内外交困中艰难、尴尬地前行,迫切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新机遇:在细分融合中转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市场细分和媒介融合是城市广电传媒融入市场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数字化的广播电视内容产业成为广电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产业,网络电视、网络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技术催生新媒体,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细分频道、频率已成主流。当前城市广电传媒已进入了全球化、产业化、数字化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意味着城市广电通过自身功能的拓展和角色的转变,将有可能跨越行政级别的局限,获得更大的空间和效能,获得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可能。

新趋向:在协作竞合中突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现有的广电媒体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高端产业已经以集团化或是连锁化的方式延伸发展,大品牌的推广不再局限于行政区域分割,营销终端下沉渐成气候,区域营销战略不断凸现。面对市场呈现的新特点、新动向,城市广电传媒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前进的脚步。他们研究、践行以市场为特点的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布局、办台形式、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打破文化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体制。市场和资本的力量正在冲破体制羁绊,协作联盟、竞争合作不仅解决了广播电视发展与市场化的矛盾,更有助于保证广电传媒的政治属性与宣传职能,有力地推动广电事业的繁荣。

抱团取暖,区域协作,城市广电传媒的必然抉择

跨区域发展是广电传媒产业属性凸显和广电传媒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广电传媒要求冲破原来区域限制、力求做大做强的内在需求。赣粤闽湘四省九市山水相连、文化相近,地域相邻,血缘相亲,都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共同孕育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客家品格。在中国广电业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自身力量比较弱小的赣粤闽湘四省九市城市广电传媒,必须加强区域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得国内行政区划经济概念正被打破,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经济协作组织纷纷崛起,这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带来的,必然趋势。经济社会一体化、大融合必然带来信息一体化的需求,这就为广电发展的大联合、大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应该敏锐地捕捉这个历史性的机遇,携起手来,跨区域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走联合发展之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四省九市的广电传媒在发挥自身媒介特性和社会功能来实现文化的交流、互动与融合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融入该区域经济中去,服务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城市广电传媒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决定了其在金融危机面前不能独善其身。金融行业游戏规则的改变使广电行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在广告之外求财路,在媒体之外找商机,在本地之外谋空间,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根本出路。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为城市广电传媒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良机,让我们跳出区域的狭隘视野,“借鸡生蛋”,进而实现频道频率资源的“空中流转”。在危机面前,四省九市要积极探索一条超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发展模式,区域联合,抱团取暖,发挥广播影视抚慰心灵、提振信心的作用,成为区域经济摆脱危机的“突围部队”。

区域资源整合的需要。广播电视是规模经济,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较好效益。不论在节约成本上,还是有效利用资源上,资源整合都是城市广电传媒当务之急。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既有利于激活行业内部竞争环境,也有利于优质资源的集中和裂变,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四省九市区域广电只有联合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科学整合,合理利用,才能与那些实力雄厚或占据先天优势的强势媒体抗衡,变弱为强,出奇制胜。

区域共同发展愿景的需要。四省九市均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电成立时间比较接近,经营收入不相上下,经济实力大体相当。协作体各方以相近地域的共同市场为基础,在受众群、节目内容、广告客户上都有合作开发的需求,对联合协作有共同的、内生的、强烈的愿望。

求真务实、真诚开放、合作共赢的基础

建立广电业跨区域发展协作体联盟早已屡见不鲜。2001年,中办发“17号文件”在政策上肯定了我国区域性广电传媒跨区域发展的可能性。2003—2004年中国广电涌现出的诸如媒介金牛市场、省级城市频道联盟、全国交通联盟、音乐联播榜都是跨区域合作的产物。仅以城市电视台为例,有江苏省13家城市电视台的“江苏省城市电视台协作体”及其后来衍生出的“城

市电视台购片协作体”“联合购买节目公司”“江苏电视广告联盟”,还有江浙两省24个地级以上城市电视台的“江浙城市电视台经营协作组织”……跨区域电视栏目合作案例,有全国10家城市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的新闻栏目《中国城市报道》、全国30家城市电视台打造的旅游资讯栏目《中国城市旅游报道》、辽宁七个城市电视台推出的新闻栏目《辽宁中部城市报道>等。合作的模式有北京大学陆地教授提出的五种模式:栏目合作、区域合作、项目合作、跨业合作、资本合作,有深圳广电集团张春朗博士提出的跨区域发展的六种类型:影响力延伸型、广告联盟型、节目制作型、频道(频率)合办型、战略合作型、项目合作型。这些事件绝不是偶然的,它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未来中国传媒发展的路径将是打破区域垄断、弱化“边界”的,跨区域传播将是中国未来传媒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区域媒体”有可能成为城市媒体或者地方广电的替代词。

赣粤闽湘四省九市区域广电协作体的宗旨是通过不断完善协作机制,共同遵循市场规律,充分采取商业运作机制,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繁荣文化市场,不断推动四省九市区域广电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区域广电的整体竞争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十条合作建议。

一、制定协作体发展规划。在认真调研和充分尊重协作体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国家有关行业政策,把握协作体的发展态势,科学规划协作体的发展蓝图,指明协作的前进路线和奋斗目标。

二、成立日常工作机构,搭建协作体网站。协作体各方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作为秘书处的日常联系机构,负责沟通协调协作体的具体事务;要建立联席会议议题落实制度,负责贯彻落实联席会议提出的意见;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设一个四省九市区域广电协作体网站,通过这个共有的载体实现各地媒体对接,相互借鉴,并将各自的节目链接到这个平台,扩大节目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三、加强内容生产,搭建节目制作平台、交流平台和交易平台。以客家文化为主轴,以红色文化为概念,专题、文艺融会贯通,多元均衡发展,扩张影响力:把各台具有地方特色的好节目汇集起来,建立一个节目交流库,开展交流或交换;利用各台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制作反映地域特色、受众关注度高、效益好的栏目,集中播放;选择题材,组建队伍,共同拍摄和制作影视剧,推出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力作;建立协作方广电报版面共享资源库,利用广电报开展产品经营,创新经营渠道。

四、搭建区域广播网。协作体九家电台以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合作为目标,形成合作网络,网络内各家电台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更好地实现频率的政治功能与经济效益,做强频率的同时,做大合作网络,适时推出合办的网络广播。

五、共建共享卫视平台,充分发挥四省九市文化和地缘的优势,抱团申办客家卫视频道或红色旅游频道,打造协作体发展的新平台。采取股份制形式成立公司,共同租用卫星转发器,利用大资金去谋求大市场,利用大合力在节目制作、传播、频道形象宣传上形成规模效应。

六、大力加强技术交流。实现四省九市安全播出保障技术共享,建立大型技术设备协作支持机制,规划协作体节目信号互相传输,实现主要频道、频率异地交叉覆盖。

七、合办公司联办活动,拓宽广电产业链。面向市场,推出和打造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重点活动;汇聚四省九市广播电视力量共同打造文艺演出,逐步成立演艺公司,面向全国开展业务活动:进入旅游市场,开辟以“红色游”“客家游”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打开通路,延伸发展。

八、加强人才的交流。定期互相委派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跟班学习,挂职锻炼,互相学习,开拓视野。

九、共同申报国家广电总局区域广电发展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以四省九市区域广电协作体为基础,为国家制定区域广电的系列政策提供研究基地,为提高广电人员综合素质提供培训基地。

十、联合推出“大媒体购物”。以赣粤闽湘区域广播电视协作体为品牌联盟的“支点”,打破传统广播电视依赖单一硬性广告的苑囿,开展报纸购物、广播购物、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大媒体购物”,实现广播电视产业的品牌突围。

猜你喜欢
四省广电协作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协作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四省试点 主攻方向已定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江浙沪鲁粤四省一市技术创新效率比较研究
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