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区教育设施的建设

2009-11-24 07:54吕莹璐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

[摘要]社区教育设施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实施社区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现代社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形态。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着手建设,依托各种设施进行社区教育,是现代社区教育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社区教育;硬件设施;软件设施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的形式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和社会化,实际上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一的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形式之一的社区教育由此应运而生。社区教育,即是指为满足社区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等多种需要,利用社区资源,在社区内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的总称。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宗旨的必然要求。

社区教育设施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实施社区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现代社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形态。依托各种设施进行社区教育,是当代社区教育的一大特点。所谓社区教育设施,是指由社区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建筑、设备等物质条件,利用这些建筑、设备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人员等人的条件,以及有关社区教育的信息、计划、事业等职能条件,这三个方面要素在社区教育这一特定目的下形成的有机综合体。

一、社区教育的硬件设施

开展好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设施是不可缺乏的条件,而拥有较完善的社区教育硬件设施则是首当其冲。社区硬件设施是指以具体事物形态存在的,可以通过人们的有效使用的设施和设备等物质资源,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类型的教育基地和机构。在我国,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社区教育基地和机构,如社区文体服务中心、社区学院、市民学校、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1、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既是各种社区服务得以开展的中心,同是也是社区教育活动的举办场所,它是一种综合性社区教育活动基地。开展的活动形式有:开展各种内容的定期讲座、举办培训班、讨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组织文娱、体育活动等,这些教育活动大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如,南京市新街口街道在2002年投资300万建设了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教育基地,基地下设可供社区居民学习求知的八大阵地:社区少儿潜能开发中心,社区团校,社区再就业培训中心,街道国防教育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政学校,社区老年文化培训中心等。

2、社区学院。这是比较高级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由社区与社区内的所属高校或企业合作创办,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有的侧重于知识传授,有的侧重于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④,如北京朝阳区社区学院与对外经贸大学合作;上海的南市区与同济大学、长宁区与东华大学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外,国外的一些社区大学也进入中国寻求合作,如洛杉矶城市学院正与北京城乡结合部直辖市建立分院,其优厚条件是,在该院完成两年学业的学生,可以申请去美国上三年级。

社区学院可以囊括各种类型的“学校”,如家长学校、老年人学校和市民学校等。家长学校是专门为有青少年子女的家长所开设的,在学生入学的同时,家长也入学,目的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教育观,掌握合适的子女教育方法和方式,协调亲子关系,最终达到家长与子女共同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开展相关亲子教育讲座和家长育子经验交流等,提高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优化素质教育环境。而老年人学校则是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的适应退休生活、丰富老年生活,并为确有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条件,从而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它可以开办一些绘画班、书法班、戏曲、卫生健康普及班等。开展市民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它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终身教育紧密相关。从本质上讲,市民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培训,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参加市民学校的成员很广,有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机关干部、居委会主任、个体户等。教育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可以包括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国防知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以及生活常识等。

3、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资源,它通过收集、组织、保存和提供图书、定期出版物、视听资料等文献、资料以及相应的各种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文献、资料、信息并进行学习和教育。它可以由国家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合办,从而将社区图书馆纳入一个以公共图书馆为骨干网络的统一的公共图书馆网络。这种分馆制度有利于资金集中利用、人员统一安排、文献资源合理配置、居民就近借阅。目前,北京的首都图书馆正在推广这个做法,首批在北京设立了8个在街道乡镇的“社区分馆”。其经验是:居民向分馆借阅图书不收费,由社区提供馆舍、设备、人员和经费,由首图提供图书和部分计算机,并负责对分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管理业务培训,定期更换新书,从而将首图与8个分馆连成一个网络,统一由首图调度。

对于一些不具备与国家公共图书馆合办条件的社区来说,在所在社区建立一个社区图书室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建设社区图书室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场地,良好的通风采光以及安静是选择图书馆时的必备条件;二是选聘合适的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应具备基本的图书分类管理知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热情、耐心和责任感;三是配备图书室的基本设施,如书架、报架、桌椅等,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配备电脑,连入互联网;四是建立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如社区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图书阅览须知等相关制度,从而确保社区图书室能够规范、有序运作;五是多渠道筹集图书、报纸和杂志。

4、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为青少年提供除学校教育以外的多样化教育和辅导,如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场所和机会,假期举办青少年夏令营以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关怀和辅导,以使他们能够顺利回归社会等。活动中心或是单独设立,或是依托其它中心设立,最好要有专业人士如社会工作者参与。

5、辖区单位。社区的一些驻区单位也是开展社区教育可资利用的资源。与社区内所辖单位进行“共驻共建”活动,建立社区教育活动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从事社会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际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增强就业能力。如⑥: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少年庭作为学生的法制教育阵地,开展了“做一名小法官”少儿模拟法庭活动;中山大厦烹饪培训基地,根据军地转岗人员需求,强化系统、规范的专业技能培训等。

二、社区教育的软件设施

社区教育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教育物质设施、设备,而且还必须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软性资源来保障。所谓社区教育的软件设施是指围绕社区教育而形成的一系列软性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社区教育管理组织、管理体制、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教育经费以及理论研究等。

1、社区教育管理组织及体制。一般由政府牵头、社区主导、协作单位配合,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综合管理组织,如社区教育委员会,专门管理或协调社区教育的各类事务,包括教育场地、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招生宣传、经费收支等。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社区内各部门及社区居民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理顺社区教育各种主体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为社区教育立法,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是建立起政府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社区综合管理组织具体负责、广大居民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体制。

2、社区教育者队伍。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有效实施社区教育的重要保障。社区教育者可以分专职和兼职两种,一方面需要有一支专门的社区教育者队伍,它可以采用专任制,划出专门编制,可以从学校挑选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到社区担任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和教育人员。这是保障社区教育有效实施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兼职教师也是社区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兼职者可以是教育专家、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者、教师或大学生、社区内的退休教师、医生和工程师,也可以是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学员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建设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建立学习型社区的重要保证。

3、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区教育内容方方面面,包括公民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家庭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艺术教育等。而这些教育内容又根据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当前国家总体形势的要求和社区建设的任务以及社区居民的需要,由社区教育组织具体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育的重点,建立起完备的教学课程体系,使各社区的教学课程尽可能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计划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全年及某一阶段的具体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分阶段实施的步骤、方法和时间安排;教学的形式和教学的方法、手段;课时总量以及课时分配;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效果的反馈等几个部分。

4、社区教育经费。社区教育经费来源应以社区自筹为主、政府拨款为辅。这里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可以由社区教育组织联合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召开居民大会,商定收费标准,根据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适当照顾困难家庭最终确定。同时,也可以从社区自有产业获得的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作为社区教育经费。而政府的拨款也是社区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应列支社区教育划拨给各社区。另外,有些社区教育项目也可以向外界招收学员,按一定标准收取学费,这也成为社区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1]许芸.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包国庆.社区教育的建制与发展模式[J].集美大学学报,2003,(3)

作者简介:吕莹璐(1979—),女,常州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
基于社会治理创新的社区教育发展研讨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