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2009-11-24 07:54王友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手段,对语文教学活动过程的效能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甄别学业和学力水平,输送学生进入高一级学习或为人才选拔提供依据的一种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语文教学;评价标准

在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将如何构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旨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质和优化。在语文课改实施过程中,如何构建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人们过多地关注语文教学的结果,关注教学的成绩。而成绩的衡量标准又过多地看重高、中考成绩。以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这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把语文教学评价完全等同于语文考试。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其实,语文教学评价不完全等同于语文考试,语文考试和测试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除了为学生学习结果做评价以外,还应更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课改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如果缺少了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评价,缺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情感目标的评价,而仅仅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当前,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评价存在不少问题。即使对作为语文教学评价重要方式之一的考试的认识也还不到位。多数教师对考试类型和考试功能认识存在模糊性。有的考试缺少目的性,有的甚至违背学生认知规律,例如;初中生不默写古典诗词名句,却考现代文分析;而高中生却要填写名句,考查成语解释。考试的无序,造成训练的无序和混乱。更主要的是使语文教学的评价失去明确的目标,造成评价的信度缺失。

如何做到教学和评价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要认真做好诊断性评价。学生在接受新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积累,要了解学生已掌握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困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情调查”。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我们许多教师是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讲了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东西,做了许多无用功。这种教学的盲目性也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表现,适时、适当进行形成性评价。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善于发现和扑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鼓励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学习探索。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去规范学生的学习思路,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因此语文教学的评价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教学中可从灵活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减少或杜绝“唯一答案”,考试作为评价的的一种重要方式,更要体现这一理念。信度高的考试可以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可以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说,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着不同的功能,运用于不同的环节,但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认真把握它们各自的功用。让考试更好地发挥其评价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应该是:第一,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何谓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例如,对于基础知识的评价,可以采取笔试,或将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对于听、说能力的评价,还可以再灵活一些,进行口试、朗读、口语交际等。而像查字典等能力的评价可以采取设置情境,现场操作的方法。对于一些有关语文方面的特长,如学习态度习惯的评价则可以采取参赛展示和家长参与评议等,还可以通过写小论文、研究报告等,作为高中学生的评价方法。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差异,决定了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标准 。第二,评价的综合化。语文综合性评价是,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评价,又有对基本技能的评价。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由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同成分组成的综合化能力,既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有概括分析的能力,还有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评价应是对以上各种能力进行评定的综合化评价。所谓综合化还指,语文评价除了对学生语言运用、理解能力的评价之外,还要考虑文学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文学素养也应成为语文能力评价的一部分,同时,考试考查过程中,文化的内容也应有所渗透。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信息科技的发展,语文能力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将在互联网上搜寻知识和使用网上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包括在内。因此在采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测试之余,还要考虑在语文能力测试中,运用信息科技,同时也要把语文能力中的读写和自学能力推展至互联网的层面,如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编制研习报告等,这就使语文评价的内容更加综合。第三,评价的过程化。新课标指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可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考查学生学习进展情况,总结性评价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学生的意志、品质、习惯的形成和培养。而不是简单的以一次总结性考试所替代。

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学评价将如何构建。一是要明确评价的目的,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新理念。语文课程评价所依据的核心理念有两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集中体现新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的价值取向,也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二是全面认识评价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功能是: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最重要的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语文课堂设计,完善语文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有效促进和发展的目的。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不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是要强调发展和改进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反馈功能。语文教学评价一定要有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它不但要评价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三是语文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我们强调语文学习中贯彻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因此,考试必须着眼于语文学习的整体来命题,要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能力,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一些枝节问题上。试题如果着眼于无数细小的知识点,着眼于玄妙莫测的分析,那么,如果考察篇目出于课文内,则课文就会被无端地肢解,如果考察篇目出于课外,则会有无数课外篇目引入到课堂内来加以肢解分析。当考试成为筛选的重要手段时,考试就从手段升格为目的,尤其是与获得文凭有关的校外考试。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责任不仅仅在一线教师,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比如,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仅以分数评价教师的评价制度。考试不可能考出学生所有的素质和能力,依据学生考试分数评价老师,且作为唯一的依据是不合理的。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要依靠考试命题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众所周知,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也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要努力探索唯分数评价背景下,如何做到升学率指标和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协调一致。探索新课程环境下“三维”评价模式,相信只要学生的多元素质提高了,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了,考试成绩也自然会提高了。

作者简介:王友才(1955—),男,山东费县人,大学本科,曲阜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语文教学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