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练点”,妙笔生花

2009-12-11 09:32徐良英
师道 2009年11期
关键词:空白点西门豹普罗米修斯

徐良英

课堂小练笔以其“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等特点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在众多课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课文中可用作练习的“点”有很大的随意性。定“点”合理是小练笔练习有效性的前提与保证。

一、于“空白处”练出“色彩”,变“虚”为“实”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是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天地。如《女娲补天》里,女娲为了帮助人们向雨神求助。求雨的情节只一笔带过,未及细述。为此,笔者就抓住这个空白点,设计了小练笔:让学生写写女娲为了子民的生命安危,是如何向雨神求雨的。由于点选得好,学生的写作效果都很不错。如有同学写道:“仁慈的雨神,请你发发慈悲吧,每当看到我的子民那愁容满面的神情,我的心都碎了。我有责任要保护好他们,成为他们的依靠。如果没有了他们,大地上就没有了欢歌笑语,没有了后代,那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毁灭。没有生命力的世界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你听到我的呼声了吗?我给你跪下了……”也有同学这样写道:“女娲立刻飞往雨宫,跪在雨神前,乞求雨神:‘尊敬的雨神啊,可怜可怜我的子民吧!求求你降一场大雨,救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类吧!我宁愿削弱我的神力,求求你救救他们!说着说着她忍不住流下了泪水。雨神被女娲的善良感动了,立刻拿起雨剑,唤来了雷公和电母,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大雨把火给熄灭了。”

又如,《西门豹》一文。教师利用西门豹惩治巫婆的空白点,要求学生写写“惩治”的具体情景。学生写得也比较得心应手:“巫婆听见西门豹对自己说这话,脸色立马变得非常僵硬,连说话都有点儿磕巴,声音颤抖着:‘不要让我下去呀,我长得那么难看,河伯肯定不会满意的,那么,漳河就会发大水的。死到临头了,还这样狡辩,西门豹厌恶极了,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地说:‘没关系,我只是让你去跟河伯说一声,不会有事的。说着,西门豹就把巫婆投进了河里。巫婆一边拼命挣扎,一边念叨着,渐渐地没入水中,这个可恶的巫婆终于得到了报应。一旁的官绅们个个面如土色,然后,就向西门豹磕头求饶,直到他们把头磕破为止……”

二、于“情动处”练出“精彩”,由“表”及“里”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一旦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时,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高明的教师很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引燃学生之情,将情感转化为文字。如《普罗米修斯》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最严厉的惩罚”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面对宙斯毫无人性的惩罚,普罗米修斯始终没有屈服,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最终用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一种情感,能不能让我们用笔来表达一下呢?下面是三位学生的习作:

生一(写给普罗米修斯的):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在这神圣的日子里,奥运圣火的传递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奥林匹克山上采集来的火儿熊熊地燃烧着,我对你——普罗米修斯的敬佩之情如同火焰一般燃烧。面对宙斯惨无人道的惩罚,你受尽折磨,始终没有屈服。你很有正义感,认为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去做。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学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你的勇敢,你的正义,你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的眼里,你不仅是一位英雄,一位神,更是一种精神和希望。我打心眼里尊敬您。

生二(写给宙斯的):我抗议,我抗议,你这种霸道的行径,太让我失望了。你身为众神之首,本应该是最仁慈,最善良的,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但你却如此没有人性,凶狠、残忍。你可知道,沉重的锁链只能锁住普罗米修斯的躯体,但不能锁住他那颗坦荡无私的心。你不配当众神的领袖。

生三(写给大力神的):文中寥寥数笔写到了你——却勾起了我对你很多的猜想。你一定是位富有正义感的神。你之所以把普罗米修斯从高加索山上解救下来,是因为你和普罗米修斯一样有着为人类着想的精神。你是对的——只认理,不认人。

由此可见,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才能蓄积得饱满,练笔也才能水到渠成。

三、于“单薄处”练出“厚重”,化“简”为“详”

在文本的单薄处进行小练笔,能活化词语、句子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语言饱满、鲜活、丰润,富有生命活力。在《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紧扣“琳琅满目”一词,要求学生将木雕的“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用文字具体地表达出来,呈现一幅精美的画面。于是,有学生写道:“摊点上的木雕,琳琅满目,千姿百态:那只狮子,龇牙咧嘴,双爪按在地上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颇有一番王者的风范;再瞧,那只老鹰,两眼炯炯有神,似在等待猎物的出现。而一只可爱的母猫正在闭目养神呢,围在它身边的小猫正疏理着妈妈的长发,暖暖的太阳下,多了几分情趣,几分惬意。非洲大象也赶来凑热闹了,象背上坐着一位花季少女,那黄琉璃似的双眼,一直眺望着远方,似在等待自己意中人的归来。”在《女娲补天》中,根据女娲找五彩石只笼统地写到忙了“几天几夜”,教师便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透过“几天几夜”把女娲究竟是怎样找的具体地写出来。学生表现得也非常有想像力。如有的说:“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有的说:女娲每到一处都认真的寻找石头,脚肿了,手破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堆乱石中,一块红色的石头在朝着她点头微笑呢,她喜出望外。”有的说:“一天天地过去了,女娲一块五彩石都没有找到。她有些心灰意冷。这一天,她走到山边,抬头一看,峭壁上有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得要晕过去了。”还有的说:“她心急火燎,就差一块蓝石头了。火热的太阳照得她浑身没劲,她口渴了,想喝水,猛然看到在清清的溪水里一块蓝石头在晃动呢。她伸手就捞起蓝石头,满心的喜悦涌上心头。”

四、于“典型处”练出“经典”,由“此”及“彼”

所谓典型,是指文本散发出的一种特有的精彩。如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典型的表达特点与结构、典型的表达手段与技巧等等。在教学中,把这种特别典型的地方找出来,并付之于练笔,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麦哨》,课文的前后呼应是一大亮点,便可以此设计小练笔。而《七色花》,文中有一些结构相似的句群也显得非常有特色,同样可以把它作为练笔的模本。

课堂小练笔落脚点的选择虽然有一些固定的模式,但还是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因需而异。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慧眼,还要有慧心,如此,课堂小练笔方可获得“选点”与“写练”的“双效”。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县天马二小)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空白点西门豹普罗米修斯
我的书屋,我的梦1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机智的西门豹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盗火
西门豹治邺
挖掘文本“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力”
紧抓三大支点,提升文本解读的实效性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
作文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