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农技协的作用

2009-12-12 04:08李国中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农技协新时期作用

李国中

摘要:笔者就农技协以科技为先导的农业行业协会,在坚持科技兴农的前提下,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作一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农技协;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08-02

一、农技协产生的背景

1978年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从粮食和农副产品的增产中摆脱了贫困的局面,解决了温饱以后,主要是寻求致富的新门路。农民渴求适应市场要求的新技术、新品种上、新工艺的经济信息,也要求建立农技组织,这样,就使具有市场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使农民与市场相联接的中介性农民的自发组织——农技协应运而生。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希望的农技协组织形式是:由从事专业生产和经营的劳动者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并在法律上有明确社会地位的,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产前统一规划,产中统一服务,产后帮助销售的技术经济联合组织。通过该组织,解决一家一户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并使专业化生产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

高级阶段的农技协应发展成为一个是以科技为先导的农业行业协会,在坚持科技兴农的前提下,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同时,不断打造延伸产业链,使农产品提高附加值;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做出贡献。

三、 农技协在新时期中的作用

(一)农技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符合农民利益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

1.农技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效益比较低与农民增加收入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欲望由解决温饱转为致富,产生了强烈的科技需求和服务需求。农技协是在维护农户家庭经营制度不变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解决现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发展道路,它帮助党委和政府解决了农村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架起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2.农技协是符合农民利益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农技协组织在我国的涌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深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农民专业组织。它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解决了专业经营农户联合起来进入市场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它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载体,有利于农户在生产经营中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

(二)农技协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一种好形式

1.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技协通过能人的带动,在市场与农户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自觉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保证产量稳定,供需平衡的条件下,突出量和效益。广大农民通过农技协逐步步入大市场,进入大流通,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2.农技协推动农户规模经营的形成。农户家庭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和基础,要发展产业化,必须保证适度规模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和批量生产。随着农村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农户有开展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实现增收的愿望和要求,而农技的优势就能够加速农户规模经营的进程,实现农户规模经营的形成。

3..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技协是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一种利益共同体,利用其机制灵活的优势,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协会为其成员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补充或替代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4.发展了民间科技组织,促进了科技兴农。农技协以专业技术服务为载体成立,它们上联各级协会、学会、科研所、大专院校、下联广大农户。因其提供的技术服务使农民得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成为科技兴农的骨干,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某些专业协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出现职能的分化。有的专门成立了研究所、咨询站、技术服务站之类的科技机构。

5.农技协架起了联结农民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桥梁。 随着农村社会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户产品的商品率越来越高,千农万户的分散经营和小生产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获得应有的效益。而农技协不仅发挥了千家万户和广阔市场的中介作用,还发挥了民主管理和群体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有利地位,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三)农技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农技协是继农村第二轮承包以后,在农民中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创新,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村和农民迫切需求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真实反映。

1.农技协在政治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协会类型基本分为技术协作型、技术服务型、技术经济实体型。无论何种形式,却离不开技术二字,协会的成立和发展是以引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无缘将吸引一大批农民。有的协会会员几百人到上千人直到近万人,并发展为跨县、区的协会的最好的例证,这些会员完全相信协会为他们提供的各类服务,并积极为协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下转110页)(上接108页)凝聚力和向心力。

2.协会的发展是新形势下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协会可用其技术、信息网络优势,利用其对市场状况的分析和对会员的有效管理,在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上提供优势,由于协会在运作过程中不断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而解放一部分劳动力,协会随即可以运用这些富余人员发展二、三产业,开展相应服务,如农副产品的运输、加工、市场调查、风险管理、技术咨询等,这既能开辟新的生产路径,也可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四)农技协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做好四大产业: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基地、市场。

1.有助于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针对某一个农产品,将其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列,围绕该农产品相关部门及其活动就成了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地区搞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不宜多,而在于专,尤其是要注重名、优、新、特、稀产品的开展。农技协往往针对某一农产品进行技术交流和服务,其技术的专业针对性很强、卓有成效的专业技术服务的结果就是该农产品专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和产量增长,这就为形成主导产业奠定了基础。

2.有助于形成农产品原料商品基地。农产品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依托。没有农产品原料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成了无水之源,目前,任何企业或合作社想自己办成一个车间式的农产品原料的商品生产基地,在用地政策上、资金上、管理上都会困难重重。因此,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旨来说,就是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分散的农户生产聚合而成农产品原料的商品生产基地。农技协的群众基础是当地或某一区域范围的专业化生产农户。农技协通过技术服务这个纽带把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生产的技术层次提高,产品质量有保证上,数量不断增长,从而形成农产品原料的生产基地。

(五)农技协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作用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短缺时代已告结束,随之而来却发生了农产品阶段性、结构性的供求失衡乃至过剩。由于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带来的“卖难”与滞销,直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而农技正好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有着别的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组织自身有着发展特色农业,对新品种上、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吸收、扩散的内部机制。可通过开展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等产后服务,保证了特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地探索建立起来的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已取得了良好成就,并已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极强的生命力,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数量过少、规模过小、档次过低、辐射能力不强的问题,要实现农技协健康发展、快速发展,使其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必须引导农技协向实体型、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农技协新时期作用
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召开一届四次理事会
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开展脐橙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我省取得中国农技协两项转型升级项目试点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加快农技协发展步伐 鼎力湖北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