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

2009-12-21 01:29杨士恒
经济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杨士恒

摘 要: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

关键词:生态问题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

一、引论

人类文明从开始产生到现在已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我们目前所处的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但同时也遭遇到了空前的社会危机和生存问题。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后,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确立了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矛盾的必然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第二,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第三,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迫使我们应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环境有价”;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显示,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每年流失表层土50多亿吨。二是土地荒漠化加剧。1995年以前,我国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扩展2400平方公里,2001年扩展到3400平方公里,并呈愈烈之势,甚至一些“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也被茫茫沙漠所取代。三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3年建设占用耕地22.9万公顷,全年减少耕地253.7万公顷。四是物种日益减少。在我国,估计在30000种高等生物中有3000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白皮书”的有123种。五是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我国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997年,全国废水排放4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2346亿吨,导致污染型缺水城市增多,垃圾围城现象严重。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到524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26%。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缓慢,重点流域“十五”时期污染治理任务没有全部完成。从治理项目的完成情况看,海河、辽河、淮河都只完成70%;在“三湖”中,太湖完成率较高,达到86%,而巢湖和滇池分别只达到53%和54%。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监测断面依然为劣五类水质,失去了生态功能。

这些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一表象背后的人与自然的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协调。由此可知,工业文明亟需转变发展的轨迹,建设一种全新的文明来代替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应运而生。什么是生态文明?我国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潘岳对生态文明的界定最具代表性,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之后的觉醒,是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相博奕后的权衡。

三、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它们不但互相包含,而且直接相通。如前所述,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克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及顺应当代国际社会重视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点。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1.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轨迹,反映了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四个文明的发展建设使我们的思路更成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正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它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我们要发展,但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将生态保护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

2.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它倡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涵义:(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今人与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也包括自然关系方面的进步。进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此,必须做好“保护中发展”和“发展中保护”的大文章。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盲目地和无节制地顺应自然或反其自然的过程,它既是充分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更是一个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否则将会使自然超负荷的运作,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1.倡导循环经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对废弃物的高排放以及对环境的高污染基础之上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弊端的一项重要举措。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方式,已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2.转变政府观念,倡导“生态文明”的政绩观。我们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简单地以GDP增长率作为干部政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甚至搞GDP“一俊遮百丑”,导致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导致经济增长的数字上去了,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这种以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留下了长远的隐患和危害,不是我们所要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各级官员,应带头确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将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目标建立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自觉摈弃“先发展后治理”的陈旧思维。要通过全面、科学的考评,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既致富当代,又造福后代,既注重当前发展,更注重永续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摒弃传统的消费模式,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以消耗资源和浪费资源为特征,从根本上体现了旧发展观的局限和狭隘,其结果不仅使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而且也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消费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一是以实物消费为主,把数量作为消费水平的标准,忽视消费质量;二是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支撑,消费的资源成本过高;三是追求近期目标和当代人消费的满足,严重忽视未来人的消费需要,缺少可持续性;四是消费过程中的污染严重,加剧环境与生态的不平衡;五是忽视消费的社会效益,愚昧消费、野蛮消费、非理性消费的普遍化,造成了社会关系的不协调,制约了社会正常发展。因此面对严峻的环境、资源与社会发展的挑战,必须把消费模式的转变提到日程上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仅仅在生产领域和企业界贯彻生态文明原则还是不够的,必须将建设生态文明贯彻到消费领域,落实到居民生活中去,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观念的力量来推动,也需要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基础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将保护生态求助于法律也是必须的途径之一。我们一方面可以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让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单位或个人获得良好的收益,让不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无利可图。这些政策可以是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可以是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也可以是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约束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结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在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问题已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它和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连在一起。为了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雅光.小康社会呼唤生态道德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05(1)

2.吴炎城,郝亚如.成也江河,败也江河——有关我国水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0)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4.闫敏.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J].经济论丛,2006(2)

5.刁永祚.科学发展观与消费模式转变[J].经济学家,2004(4)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3)(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