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2009-12-21 01:29周德军谢仁海
经济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情感激励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周德军 谢仁海

摘 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运用情感激励,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统筹兼顾,将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 情感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129-02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系统的中心环节,涉及到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试制度改革。开展任何选题的教育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教学。面对21世纪,面对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彻底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根本性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激励,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并以科学的方法教授其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统筹兼顾各种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是在300多年前工业化社会的初期形成的,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课堂教学很少致力于把课堂知识和科学实践联系起来,不易激发科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想象力。当前,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一定程度存在着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难于实现,教学质量难于提升。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群体的优势不能得以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导致知识缺陷的不断积累;教师一人的思维方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制约,影响了优秀学生的发展等等。

自2008年下半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关键需要重点提高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讲在课堂,练在课堂,反馈矫正在课堂,完成作业在课堂,克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落后教学模式。目前教育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单纯追求升学率、培养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转向使全体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正是以求在课堂这个学校的主阵地上落实素质教育。

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观念,培养持续创新型人才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创新型人才,使人才的成长可持续发展。

1.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主要是把学生置于稍为被动的地位,以学生接受式为主,缺乏主动的探究和思考,这样单一的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现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思维活动的空间,进而培养其动脑和动手的能力。中国式的课堂传统强调教师的灌输,这种“独白式”的教学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表现的良好机会,而且忽视了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的过程,从而背离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景。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大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参与权;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创造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因此,学生个性发展问题的提出,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把握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强调个性教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个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体现教育的公正与民主。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将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空间。

2.课堂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持续性创新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提倡创新,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大批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抓好高校课堂教学的建设和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环节,创新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系统厚实的学科知识、科学意识、灵活辩证的思维方式、强烈持久的研究兴趣、明确清晰的使命感都在各个环节中得到培养和强化。一个成功的课堂学习情境,应当能够直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诱导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唤醒学生主动探究,最终实现课程知识的自主建构。实践告诉我们,在多样化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方法与策略、探究的能力与信心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准备,在此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在各学科学习讨论过程中自己寻找解题规律,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不仅知道学习,而且是掌握学习本领的不断进步的、实用的、持续创新型人才。

三、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注重情感激励,协调师生关系,全面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课堂教学必将是一个注重情感激励、和谐的课堂。在学校,师生关系是一对基本的关系,它制约着师生之间的全面合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学生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全面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有利于教学功能的实现。

1.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全面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多边合作性、民主公平性,具有无形的感染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表、态度会直接影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是进行情感激励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解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的良好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不断给予关怀和帮助,彼此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情感桥梁,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用真挚的感情来感染学生,与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教师不但要倾其所有教诲学生,而且要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向自己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树立教师的威信,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保持学生适度的焦虑状态,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教学空间环境。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并非教师一朝一夕就可营造的,需要做许多努力,需要许多因素的支持,是师生长期默契配合的结果。只有当各有关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协调统一时,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自然出现。

2.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协调师生关系,将积极的情感激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强调在情感交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激励,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倍增,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信任、爱护、尊重,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和敬慕。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提问、发言、讨论,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并让学生概括、总结。通过良性互动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活跃氛围。教师及时对学生回答进行分析、评价、肯定、激励,即课堂即场评价。所谓课堂即场评价,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作出的即时的价值判断,并在言语、神态、行为等方面作出及时的反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这种积极的情绪,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教师接受了这些良好的反馈之后,必然强化这种情感,给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彼此厌烦,教师经常冷淡、训斥学生,会使学生灰心丧气,甚至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这样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统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的统筹兼顾必须重点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同一课堂中差异个体的统筹兼顾,其二是各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统筹兼顾。具体表现如下:

1.统筹兼顾课堂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人格等不同的特点,使得他们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也不同。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学校,还是什么样的班级,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个人的智力、气质、兴趣、性格、思考问题的深广度、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及毅力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满足共性需要的前提下,应与满足个性发展做到最佳结合,把握课堂点评的尺度,这样才能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善于观察,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并科学地加以引导,既不能放任自流,任学生信口开河,也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 采取适当的措施, 个别施教,发展其智慈,培养其能力,使其在超出其他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探索、创新,促使其个性发展,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教师要提高工作责任心,跟踪检查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发展空间,采用个别指导、第二课堂、自修、研究课题等方式来满足个性发展。

2.统筹兼顾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必须以课堂教学实施作为切入口,建立当代“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主动吸收信息”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积极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目前使用较多的教学模式包括:“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等。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方法比较灵活,教学方法改革有较大空间。教学方法创新重点要解决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此外,尤其要处理好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育技术,仅仅是教学手段,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积极促进各种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要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课堂教育改革不单单是一项任务,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选择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课堂教学,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J08C008;2009年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YB2009098]

参考文献:

1.黄玉香.创设多样化情境,构建探究课堂[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7)

2.刘淑英.课堂教学改革重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3.陈婉琳.课堂即场评价型教学评析与启示——以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教学艺术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

4.周脉鱼,赵梅.以素质教育为牵引拉动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2002(9)

5.张从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6.赵呈学.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再认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法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情感激励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论情感激励方法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