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之路径选择

2009-12-21 01:29完谨裕
经济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

完谨裕

摘 要:无论从战略或战术的角度分析,路径选择问题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理论的阐述和现实的佐证都表明,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选择适宜安徽区域内县域工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最佳路径,必须着力调整结构,发挥并壮大比较优势产业,处理好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三者的替代关系,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架构,才能掌握先机,赢得主动权,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

关键词:县域工业 科学发展 调整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278-02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考虑的是路径选择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构建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主系统,其理论依据源于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关联。而工业化基本理论则为发展县域工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也是实现区域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这个基本规律。沿海发达县域的成功实践也证明,只有走非农化、工业化道路,才能走出贫困陷阱。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中确立县域工业优先发展的核心地位,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其路径选择也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多都伴随资本积累的“血腥味”,并且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基本上是沿着先破坏后治理的过程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非科学、不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在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并指明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现实有力地证明了调整产业结构是安徽县域工业振兴的根本出路。就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安徽及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学界专论庞杂,见仁见智。笔者亦拟就安徽县域工业之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作一些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县域工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组成状态(包括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就县域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而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手段,立足于从总体上把县域工业经济科技含量调高,企业规模调大,要素结构调优,竞争能力调强,集群优势调明。

从安徽的县域工业结构来看,各地已形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在本县域内往往都是一枝独秀,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势在于百花争艳,一荣俱荣。但有其劣势,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三来”为主,粗放经营,同业竞争,相互拆压,易造成一损俱损。金融危机背景下关停倒闭的大多是此类企业。因而调整势在必行。

从城乡工业结构的现状来看,县域工业在全省乃至区域工业体系中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城市工业高度同构,基本上在同一层面上扩张和竞争,没有互补优势。县域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落后,效益偏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已成为共同的特征。因此,对于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工业,应结合本区域实际,瞄准当今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和适应未来需要的前瞻性产业,如生物、医药、电子机械、精细化工、环保设备等,它们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收入弹性大,发展前景好,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从长远考虑应予重点培养,让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以期达到工业结构调优和增长方式转变之目的。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从区域分工的角度来看,实现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出县域工业经济圈的误区,实行开放联合的竞争战略。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县级政府经济圈”现象。突出表现为县域之与县域、县域之于区域相比,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相互掣肘,在区域产业分工上互不协调等。这是必须要改变的现状。

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思路。就产业结构,一是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县域工业在区域内、国内的定位乃至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位;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和资源配置。安徽比邻苏浙沪发达省市,自身又居于中部腹地,县域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根据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生产传统等要素,培育为长三角乃至整个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进行配套的产业集群。还可依托中部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构筑布局合理、梯度有序、特色明显、功能互补、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的县域工业园区体系。此所谓既参与、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又具有鲜明的相对独立和地方特色之优势。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安徽县域工业发展的基础平台。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许多地方由于发展评价指标落后,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等数量指标,轻视内在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能力等质量指标,可能会助长集群工业园区粗放式发展,形成粗放式发展模式。实践层面上,大多数园区内集群企业产品差异较大,无上下游关系,没有形成共生体系,无所谓“团队优势”。在同一园区内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如同现代高楼公寓里的邻居,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表象上的“集中”,区位上的靠拢。这种因宏观缺乏产业引导而造成的企业呈孤立状态,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未能从根本上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环境,很难形成并建立起园区系统内物资、资源、能量的循环利用的互补式网络,以至于不能从根本上发挥园区的功能。科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演变成了简单的“企业集中”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规范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打造同构产业集群,高效地整合、利用有限的资源。

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架构

县域工业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独特的结构调整之路。问题在于:县域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时,结构重组的阵痛和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要减轻结构重组的阵痛和减少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基础性调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调节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通过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在已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上,选择、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首先要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即通过对市场调查分析,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把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入,城乡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会有更大增加、市场会有更大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其次要选择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科技含量高)作为主导产业;三是要选择前后关联度强的产业(具有强带动性)作为主导产业。

然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而言,我们只有首先完成好第一阶段的任务,即“从无到有”,才能接下来完成好第二阶段的任务——结构升级。当我们处于第一阶段,并在倾力打造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时,我们要同时具备开始实施第二阶段任务的背景思路。不是用这种背景思路来操作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是用这种背景思路,给第一阶段的工作以未来的前进方向,明确定位,减少盲目性。

从长远看,县域工业的集群化趋势要求县域工业的发展必然由混合型向专业型转变,但鸡蛋不能全放一个篮子里,县域工业的结构升级也必然经历由低级的专业型向高级的专业型转变的过程,此谓鸡蛋要放在经过保险的高级的安全篮子里。对于企业个体亦如此理。近些年,安徽及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结构与已率先进行结构调整的先发性地区相比,呈现差距逐渐拉大的态势。如果再不调整,企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从安徽县域工业成长的特殊进程看,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以及对市场风险承受力较强的生存力状况,使之在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后发性优势。

三、发挥并壮大比较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理论对指导县域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回答的是县域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问题。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是县域经济的定位理论,它要解决的是一个子系统在大系统中如何定位的问题。按照这一理论,每一个子系统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在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纵观各地经济发展轨迹,凡是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是该地区特色经济能量充分释放的结果。特色是潜力,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融入并补充城市经济。

安徽县域工业如何寻求自身特色能量释放的最佳途径?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再贫困的地区,也会存在某种资源优势(或自然资源的、或社会文化资源的)。县域经济的决策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吃透县情,理出发展思路。首先用区位商来测度本县域工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其次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根据行业在整个工业的比重,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关联度来筛选重点行业;再次在重点行业中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导工业。主导工业的发展和转换是县域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导工业出现衰退而没有新的产业接替时,县域工业整体便出现衰退,可持续发展将受到挑战。现实当中,笔者深切感受到有的县市不顾自身工业化所处阶段、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好高骛远地将一些高科技产业列入主导工业或重点产业,纷纷兴建高科技工业园区,试图实现跳跃式发展,结果事与愿违。世界上只有落后工业,却无真正的夕阳产业。安徽能具备完全优势条件的县只能是极少数,大多数县域工业只能根据县域实际,科学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哪怕它依然很“传统”。唯如此,县域工业的发展才可持续,“跨越”才会具备现实的基础。

从现实看,安徽省部分县市一批具自身结构特色的重点产业集群很具典型性。如:无为县高沟镇的电缆企业达200多家,2008年创产值超百亿元;天长市秦栏镇电子企业600余家,拥有总资产近10亿元,年产出百亿元,主导产品回扫变压器、电子遥控器分别占有国际维修市场80%和国际市场30%的份额;当涂县机械、刀模具等5个优势产业集群的工业企业已近1000家,实现工业产值超100亿元,;毫州古井镇有各类白酒企业130余家,产出30多亿元;全椒襄河镇有机械制造企业170多家,产出32亿元;繁昌县三山镇以奇瑞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企业达到40O多家,家电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食品工业都已集群化;皖西南岳西县10多万人口参与的家纺产业集群,年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大别山腹地的皖西霍山县,依托“江北毛竹第一县”的资源优势,聚集起一大批竹加工企业。工业结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崛起,使安徽县域经济渐成大树,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强势发展。

四、处理好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三者的替代关系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三者在事实上有着密切的互补关系。县域工业既需要数量也需要质量,既需要尖端工业,又需要最普通的工业,特别是还应当大力发展手工业。在发达国家,手工业常常与服务业相结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单一要素密集产业,还是双要素密集产业,都可以成为县域工业的优势产业。安徽发展县域工业不宜在粗放、集约之间来回打圈子。我们的问题不是产业种类太多,恰恰相反,结构雷同是严重缺陷,地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禀赋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于工业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需求会逐步降低,这是必然趋势,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题中应有之意。但就目前安徽县域工业状况而言,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并不具有必然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具体到某个县市,不把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好,偏离劳动力事实的基本国情,则有可能造成地方经济发展的灾难。皖西(岳西、霍山)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集群的崛起即很具典型性和启发性。

县域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安徽这样的后发展地区更有其特殊的困难。但是,安徽的县域工业只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机遇,遵循市场法则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并选择适宜本区域内县域工业发展的最佳路径,特别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那么,在中部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就一定会掌握先机,赢得主动权,实现县域工业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这也是安徽及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实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梁留科等.县域工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苗等.县域工业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王亚玲等.战略联盟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企业的对策.经济纵横,2005(12)

4.陆荣.构建安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江淮论坛,2005(3)

5.王运宝.皖浙毗邻县域的东向发力.决策,2005(9)

6.庄晋财.小企业集群发展与“三农”问题缓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6)

7.张平.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经济管理,2005(19)

8.唐敏等.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制约因素.经济管理,2005(7)

9.侯光明.中小民营企业集群: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经济管理,2005(5)

10.薛国琴.中国专业化产业区的个案调查与分析.经济纵横,2005(12)

11.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2.陈迅等.论技术战略联盟框架下的产业集群及竞争优势.经济纵横,2005(12)

(作者单位:中共天长市委党校 安徽天长 239300)(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
推动教学秘书工作科学发展之刍议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如何使农村幼儿园教学更加科学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城乡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