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2009年晚霜冻害特点及灾后技术措施

2010-01-03 08:33周慧勤侯建忠
蚕桑通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晚霜出库桑园

周慧勤,侯建忠

(江苏省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江苏如皋226500)

冻害即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的危害。随着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剧变频率加剧。近十年来,我市桑树早春时遭遇晚霜冻危害就有三次,尤其是2009年4月1~2日凌晨,晚霜冻害连续发生。经气象部门测定,距离地面1.5米处气温仅有-2.2℃。而当时正值桑芽雀口至开叶期,使占全市大多数的育71-1桑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给我市的春蚕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2009年晚霜冻害的症状及特点

1.1 气温特点

2009年入春后,气温变幅较大。特别在3月份,温度最低分别为3月2、6和13日3 d,平均最低气温在0℃左右。此时桑芽尚未萌动。而从3月15日以后,连续4 d气温逐渐升高,3月16~19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0℃、22℃、25℃和25℃,之后连续一周气温均在20℃以上。同期连续10 d气温攀升为近10 a罕见。桑芽露青期为3月15~16日,脱苞期为3月20日,雀口期为3月24日。从露青至雀口仅经过8~9 d。而2008年作为正常年景,桑芽露青期在3月10日,雀口期在4月21日,共经过22 d。可见,2009年桑芽发育起始晚于2008年,但由于3月中下旬气温较高,且雨水充足,故桑芽发育实际快于2008年,且发芽率高于正常年份。据3月31日调查,雪岸、磨头、高明等蚕桑重点镇,发芽率均在82%以上,部分田块高达88%,而正常年份育71-1桑树的发芽率仅70%~78%之间。

1.2 冻害程度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4月1~2日,一股强冷空气袭击我省,使大多数重点蚕区的桑树遭受霜冻危害。但是冻害特征与2004年有所不同的是:2004年霜后风和日丽,受冻桑芽立即表现失水、焦枯症状;而2009年4月1日霜后持续一周低温和大雾,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据定点调查,4月3日,严重冻害的桑树,已经雀口的桑芽叶尖灰褐色,手感发软。4月7日,桑芽外缘4片叶焦枯内卷,但芽芯是绿色的,生长点死亡不明显。从4月8日始,天气转晴,桑芽冻害后失水焦枯症状基本呈现。至4月10日,霜害较轻的已经开放两片叶,而冻害严重的桑树整芽全部枯萎,轻轻一碰即掉落,极少数附芽已开始萌发,此时,冻害症状才完全显现。

1.3 冻害范围

据全市12个蚕桑重点镇调查统计,共6533 hm2成林桑园,未受冻的桑园1886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29%;轻度冻害(每根枝条有2~4芽冻死或严重冻伤,冻死、伤芽占全株总芽数的比例为10%~30%)的桑园1227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9%;中度冻害(冻死或严重冻伤芽共占全株总芽数的比例为30%~70%)的桑园1580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24%;重度冻害(桑芽全部焦枯,完全失去生长机能,内芯虽还有绿色但已严重干瘪失水的桑芽占整株总芽数的比例在70%以上)的桑园1793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28%。

2 冻害情况分析

2.1 与桑树品种有关

桑树受晚霜冻危害程度与品种密切相关,我市近10 a来主推品种是育71-1,属早中生桑品种,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5%以上,其萌发时间早于荷叶白(湖桑32号)3~4 d,尤其在2009年3月份气温较高且雨水充足年份,发芽率更是高于以往,平均发芽率高达88%。据4月12日对重点镇雪岸董田、高明周庄的调查数据看,育71-1桑园冻害严重的枝条有70%的桑芽全部死亡,中等冻伤的枝条桑芽冻死率达50%。农桑系列的冻害率更高,达85%以上,有的几乎整枝桑芽全部冻枯。而荷叶白仅上部2~3芽叶边缘有轻微焦枯状。

2.2 与地势环境相关

多年实践证明,在同样肥培管理条件下,地势高的田块较地势低的桑树霜冻危害轻;桑园旁边有障碍物的,背风处较迎风处受害轻,河堤桑或离水源较近的桑树几乎不受冻害,而大田的桑树则受冻程度较重。

表1 适度剪稍的效果

2.3 与剪伐留条长度有关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同样条件下剪稍留条高度在1.0~1.2 m的桑树受冻害情况较轻,而留条高度在0.8 m以下的受冻程度要重得多。尤其在我市西部蚕区,重剪稍现象极为普遍,甚至有的仅留条0.6 m,导致来年发芽偏早,发芽率高。据我市高明镇周庄村调查结果来看,在同一块大田里,留条高度在0.6~0.8 m的桑树冻死芽率在81~90%,而留条高度在1.0~1.2 m的枝条,冻死芽率在62~73%。

2.4 与桑园肥培管理水平有关

如桑园施入的肥料中氮肥偏重,桑树虽长势旺盛,来年萌芽时间早,但木质疏松,极易遭受晚霜冻害。同时也与晚秋摘叶留叶程度相关,若晚秋采叶不留柄,不留叶或留叶少于4片的桑树在遇晚霜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冻害,而摘叶留柄且每枝留叶5~6片的桑树在同样条件下受冻程度则偏低。

3 灾后措施及效果分析

3.1 适度剪稍

轻度冻害的可不作处理。对于重度和中度冻害的,可利用桑树的再生能力,促进中下部芽解除休眠萌发。2009年,冻害发生后,我们选定磨头镇新港村,以中度冻害的育71-1品种桑园进行剪梢试验。该田块桑芽冻害率占60%~65%以上,即枝条上部1/3~2/3的桑芽全部冻伤。我们于4月11日齐冻害芽上10 cm处进行剪伐处理,剪伐后以同样的标准追施肥料,于5龄蚕盛食期6月2日调查对照产叶量,如表1。

从表中可见,(1)经剪伐处理后的桑树与不剪伐相比,发新梢条数明显多于未剪伐的桑树;(2)由于三眼叶减少了,所以总叶数少于未剪伐区;(3)剪伐后的桑树新梢重和片叶重明显高于未处理区,叶梢比为75.3%,较未处理区71%高出4.3%;(4)由于剪伐后,休眠芽全部萌发,养分集中,新梢长势更加旺盛,产叶量增加12.2%;(5)更显著的是,经剪伐处理后的叶片大且厚,每㎏149片叶,明显低于未处理区。

表2 新港村冻害程度中等的桑园产叶量调查

3.2 增施速效肥

冻害后可选择雨前亩施尿素10~15 kg;开叶4片后,用0.5%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施肥,连续两次,以提高春叶的产质量。

3.3 治虫保芽

2009年冻害发生后,桑田虫口密度之高是近20年来同期之最,尤其以桑象虫和桑尺蠖为重。据调查,桑象虫在一芽内最多发现有7头。对此,市蚕桑站迅速拿出桑病虫防治意见,同时积极组织保桑灵、残杀威等桑园专用药,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及时将措施贯彻到位,于4月18日前防治一遍,以保证春蚕用叶。

3.4 合理布局,适当推迟蚕种出库日期,采取两批发种

由于2009年受冻害类型很复杂,受灾严重的桑园与未受影响的桑园各占30%。为兼顾两者,市蚕桑站根据比例,适当调整了养蚕布局,在推迟蚕种出库的基础上,采取分两批出库,大批较正常年景推迟5 d出库,保证春叶生长有足够时间。对于重度冻害的桑园,为了让其充分恢复生长机能,最大限度增加产叶量,发种时间再在此基础上推迟3 d出库,确保了种叶平衡。

我们在磨头镇新港村5.5hm2连片桑园中,选择相邻2667 m2冻害程度中等的桑园进行分期调查,数据如表2。

实践证明,只要适当推迟出库日期,相关管理措施跟上,基本上能够弥补霜灾带来的产叶损失。

猜你喜欢
晚霜出库桑园
暖春、晚霜与晚霜冻害探析
——以深州蜜桃产区为例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不同水分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价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卷烟配货出库流程的优化与应用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
浅谈“桑园托管”
晚美V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