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玉米大田出苗率

2010-02-09 09:11张俊威
种子科技 2010年11期
关键词:药害土壤温度出苗率

张俊威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如何提高玉米大田出苗率

张俊威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由于2010年4月至5月中旬持续低温多雨,东北地区春播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使大田播种期较常年推迟半个月左右,尤其对玉米的播种及出苗造成很大影响。从笔者走访近百个村庄的调查结果来看,玉米的整体出苗率在88%~90%,缺苗现象非常普遍,补种的比例较往年高出许多,毁种的也不少。具体影响出苗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1 影响玉米出苗率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胁迫

1.1.1 土壤湿度过大。由于今年雨水较勤,播种后连阴雨导致土壤黏结性增强,土壤硬度增加(板结)且通透性差,出现种子霉烂、腐烂等现象,从而影响出苗率。

1.1.2 种子发芽时不适宜的温度。玉米是高光效作物,玉米种子发芽需具备一定温度。播种后连阴雨,光照偏少,无法增加土壤温度诱发种子发芽。一般在6~8℃条件下玉米种子可以发芽,生产上常以5 cm土层稳定在10~12℃作为适时早播的温度指标。如果玉米种子发芽的温度过低 (今年长春5月3日的最低气温在3℃),就会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降低种子的出苗率。

1.1.3 春涝导致玉米苗出现药害。正常年份封闭药(2.4-D丁脂)药膜在0~1.5 cm处,连续几次下雨,致使药膜下移,处于-4~-5 cm处,使已发芽的玉米种子芽鞘及幼芽生长点受到药害。玉米苗无根毛,依赖于根毛的水和无机盐无法运输,叶色变黄,芽鞘畸形,新叶甩不出来,若不及时救治,萎蔫而死或形成弱苗。

1.1.4 地下害虫危害。害虫(主要是玉米金针虫和旋心虫)在土层中及地表活动频繁,咬食种胚、胚芽及幼苗根系,降低出苗率,尤其是没有包衣的种子受害较重。

1.1.5 化肥烧苗。种肥使用量偏大,造成种子或出苗过程中根系与化肥接触而引起烧种或烧苗;尿素当中的缩二脲对种子或幼芽具有某种腐蚀作用,极容易引起烧苗。但今年化肥烧苗的比例相对往年要少。

1.2 人为因素

1.2.1 耕地质量粗放。一是耕地深浅不一,耕层较浅。二是田间持水量较高,土壤结块大小不一,整地不均匀、不平整,播后无镇压或镇压过重。玉米播种后,被较大土块压住的种子出苗较慢,甚至难以出苗;或种子未被土壤覆盖,也无法发芽出苗,从而降低出苗率。

1.2.2 播种质量不高。机械本身误差及人工操作不当造成漏播或播种深浅不一(主要指扎眼器),且覆土厚薄和踩压轻重不一致。深播覆土厚的种子出苗慢,浅播覆土薄的出苗快,但播种浅的种子易被雨水冲刷和太阳直晒难以发芽,直接影响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

1.3 种子活力的影响

有的品种虽发芽率很高,但遇到今年低温,活力弱的种子或不能出苗或形成弱苗。

2 提高玉米出苗率的措施

2.1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自家的土壤条件和耕作模式及当年的物候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质量的包衣种子。

2.2 播前种子处理

播前应把种子晒一二天,增强种皮透性和种子酶的活性,有利于播后种子吸水。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瘦弱籽粒、破碎粒等有明显缺陷的种子,以保证田间出苗率。

2.3 适时播种

当5 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做到同一块地在同一天内播种完毕,保证田间出苗整齐度。播种过早,地温低,玉米发芽出苗都慢,易造成种子腐烂,不能正常出苗;播种过晚,将推迟成熟期,影响产量。

2.4 田间管理

精耕细作,平整土地。播种前深耕土地,耙平整细,起垄均匀,镇压适当。播种要做到深浅一致,保证一播全苗。深施基肥,掌握在15 cm。口肥要与种子分开,施在种子以下3~5 cm处,避免由于施肥过浅造成烧种、烧苗现象。

2.5 防治害虫

玉米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或将甲拌磷5%加口肥拌匀,加入播种器一侧与种子同时播入地下,不但可以预防虫害,还可以解决土瘪苗的现象。

幼苗出土后极易被害虫咬食危害,虫害较重地区应进行土壤处理 (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0~1.5 kg加细土15~25 kg,或50%辛硫磷乳剂100 mL拌细炉渣15~25 kg,在耕地前撒在地面,耙入地中,可杀死蛴螬和金针虫)或喷药防治。

2.6 安全使用除草剂

在应用土壤封闭型除草剂时必须注意气温和土壤湿度,要在土壤温度超过12℃、湿度适宜时使用。如果播后土壤温度偏低,建议使用玉农乐(而不用2.4—D丁酯,避免产生药害)等苗后除草剂。除草剂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用,避免由于施用量大、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2.7 及时管理

玉米播种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及时移栽或补种,力争全苗,并注意中耕除草,为丰产打好基础。

1005-2690(2010)11-0035-02

S 513.04

B

2010-07-16

猜你喜欢
药害土壤温度出苗率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长三角区典型林分浅层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