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救治中的护理配合

2010-02-10 21:58蔡少娟
中外医疗 2010年21期
关键词:分者血氧饱和度

蔡少娟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手术室 河南 洛阳 471000)

新生儿窒息救治中的护理配合

蔡少娟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手术室 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 本组41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轻度窒息者均抢救成功,重度窒息者抢救成功5例,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和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窒息及其并发症占围产儿死亡原因的20%~30%[1]。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对4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及时复苏抢救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生后1minApgar评分0~3分者为重度窒息;4~7分者为轻度窒息;出生1min如评分正常,5min评分≤7分者仍诊断窒息,如5min评分5分以下则为重度窒息。其中男29例,女12例。胎龄<37周者7例,37~42周者28例,>42周者6例。正常分娩5例,剖宫产11例,胎头吸引助产18例,产钳助产6例,臀位助产1例。轻度窒息34例,重度窒息7例。窒息原因:脐带因素14例,包括缠绕、过短、受压、打结、过度扭转、脐带隐性脱垂等;头位难产9例,包括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继发性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等;早产儿7例;羊水过少3例;妊娠高血压病5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3例;剖宫产体位或麻醉因素2例;双胎妊娠1例。

2 结果

本组41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轻度窒息者均抢救成功,重度窒息者抢救成功5例,2例抢救无效死亡。

3 护理

3.1 保暖

患儿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胎儿出生后立即置于预热的开放式抢救台上,设置腹壁温度为36.5℃,擦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室温控制在30.0~32.0℃,适宜的温度是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及耗氧量维持在低水平,以利于缺氧窒息患儿的复苏,提高成活率。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如有恶心、屏气青紫,可能为分泌物梗阻征象,应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并将头偏向一侧或侧卧,头胸抬高15~20°,此体位有利于肺循环和体位引流及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可避免二次窒息。

3.3 氧疗监护

采用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吸氧方式,血氧饱和度≥95%时给予间断鼻导管吸氧0.5~1.0L/min或不吸氧;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予头罩吸氧5~8L/min,缺氧改善后改为鼻导管吸氧。足月儿一般鼻导管吸氧0.5~1.0L/min,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鼻导管吸氧流量为0.3~0.5L/min[2]。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以预防氧疗并发症。

3.4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

由于新生儿心肺发育不完善,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避免短时间内输液过多引起心力衰竭及肺水肿。本组41例患儿均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使药物均匀、及时地输入体内,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局部液体外渗及输液反应,同时记录液体出入量。

3.5 药物治疗

100%氧正压通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后,心率仍<60次/min可静脉给予1∶1000的肾上腺素,0.01~0.03mg/kg,如气管内给药应增加剂量可考虑加至0.1mg/kg[3]。纠正酸中毒一般采用5%碳酸氢钠3.3mL/kg,用等量5%~10%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当怀疑呼吸抑制为麻醉药物引起或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肤色恢复正常后,仍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可给予纳洛酮,扩容用生理盐水、全血,纠正酸中毒、低血糖、低血压。

3.6 预防感染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低下,故治疗护理时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环境管理、空气消毒、室内定时通风,可用对肾损害小的广谱抗生素并监测有无感染体征,主要是肺部感染和脐部感染,其次是败血症。本组41例患儿中27例有感染倾向,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

3.7 复苏后观察及护理

(1)继续保暖:患儿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维持患儿肛温在36.5~37℃以免因体温过低引起并发症;(2)加强监护:复苏后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外,同时严密观察患儿瞳孔、意识、前囟门张力、肌张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肤颜色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等变化,并控制输液速度及不良反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3)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病室消毒管理并勤洗手。遵医嘱持续给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4)喂养护理:母乳喂养,对吸吮反射好的新生儿指导产妇正确喂乳,吸吮反射差的新生儿应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挤出乳汁由护士用小匙进行试喂,如无呛咳,按时由护士喂乳。否则采用导管喂养。

4 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复苏的关键是迅速纠正缺氧,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整个复苏过程要求及时、快捷、有效,分秒必争,尽可能在5min内改善Apgar评分[4],进而降低窒息婴儿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复苏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02.

[2]李国华.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与抢救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4~45.

[3]吕有芝,扬吕.新生儿窒息129例病因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5.

[4]简毅英.新生儿窒息168例急救复苏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38~40.

R9

A

1674-0742(2010)07(c)-0155-01

2010-04-08

猜你喜欢
分者血氧饱和度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治疗及生活能力影响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使用中药外洗方法的护理研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结节性病变的超声及超声弹性声像图特点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地下“商机”揭秘驾照“扣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