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安保对广州亚运安保工作的启示

2010-02-15 19:40
政法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北京奥运安保警务

齐 霞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安全保卫系,广东 广州 510520)

北京奥运安保对广州亚运安保工作的启示

齐 霞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安全保卫系,广东 广州 510520)

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成功,“军警民三位一体、协调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精髓,值得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借鉴。经过学习和总结,广州亚运安保工作应在加强和完善亚运安保指挥系统、合理安排亚运安保工作人员培训的层次与内容、制定安保预案和组织演练。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人文关怀,为亚运会的参与者和观众构造人文氛围,实现“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承诺。

安保;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启示

2008年 9月 24日周永康同志的《总结平安奥运成功经验提高平安建设水平》一文中指出:“奥运安保经验十分丰富、十分宝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倍加珍惜、认真总结,切实把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固定下来,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形成法规,把平安奥运的经验转化为加强平安建设的新举措,把奥运安保的精神转化为维护稳定的新动力。”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广州亚运会组委会该如何借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经验,落实周永康同志的讲话精神,确保广州亚运顺利进行,这不仅是亚运会组委会也是每一个亚运会安保工作者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北京奥运安保经验总结

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不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其精髓“军警民三位一体、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也值得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组织者,特别是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从中借鉴,继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一)安保系统组织严密、规划细致

北京奥运安全保卫工作于 2001年 12月 13日启动,由 15个政府部门和职能单位组成,下设奥运安保指挥中心和奥运安保情报中心,指挥中心内设 6个综合部门、12个实战指挥部门,情报中心则内设 5个职能部门,力量极为强大的北京奥运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于 2003年 12月 28日成立,协调小组涉及到公安部、总参、武警总部、外交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重要部门,是奥运安保工作的领导机构,奥运会期间,所有场馆及场馆区域设立安保指挥部,皆由奥运安保指挥中心、情报中心调度,安保指挥系统结构完整、职能明确,有效保证了安保工作信息灵敏和指令畅通。

“北京市公安局则根据奥运会筹办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平安奥运’安保战略目标,相继研究和制定了《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安全保卫专项规划》和《奥运会安全保卫总体计划》。《专项规划》中对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的安保工作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总体谋划,为奥运安保工作确定了 9大目标。作为《安保专项规划》的补充,北京市公安局还制定了《奥运安保人员总体需求测算》、《奥运安保干部配备及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方案。”[1]

(二)加强信息情报交流

北京奥运申办成功之初,安保部门就将奥运反恐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奥运安保网”是第 29届奥运会安全保卫指挥中心在国际互联网上的门户网站,在国内实现安全管理和灾害防范等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与国际社会反恐信息互通。安保情报中心与 50多个国家的 70余个情报部门建立了各个层次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同美国、希腊、韩国等曾经有成功举办奥运会经验的国家的情报部门就奥运安保情报工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奥运会安保指挥中心国际警务联络部,主要负责北京奥运安保工作与各国 (地区)警务部门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各国驻华使馆警务联络官、安全官及奥运安保联络官、国际刑警组织等方面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加强奥运安保警力合作。北京市公安局通过七国警务会谈、首都警察局警务交流会等形式,与世界各国频繁交流。在北京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首都警察局警务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上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东盟与中日韩首都警察局合作的北京宣言》(简称《北京宣言》),根据《北京宣言》各国首都警察局建立了警务联络制度,并就共同关注的恐怖主义、贩卖毒品、洗钱、跨国有组织犯罪、计算机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信息交流以及在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安全保卫工作、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建立高效的城市交通执法体系、首都的外国人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密切协作。”[2]

(三)汇聚精英,提升安保工作的科技含量

奥运会安保指挥中心聘请了国内各行业的 68名专家担任奥运会的安保顾问,作为安保专家的智囊团,这些专家涉及气象、减灾、电子、安防、建筑等知识领域,且他们都是造诣很深或是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凭借各自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奥运会安保工作小组提供强有力的咨询、释疑等服务。“除此之外,在奥运的 41个训练场地、31个比赛场地、媒体村、奥组委驻地、奥运公园,均配备安检门、X光机、炸药探测器、车辆检查仪等系列安检设备”。[3]一些重要比赛场馆则启用百万元的色谱—质谱联合分析仪等设备,并积极开发或引进新技术的安检、监控、预警和防暴等设备替代现有性能不稳定的设备,做好抗击各种犯罪活动的准备。

(四)精挑细选安保人员从难从严培训演习

北京奥运安保活动并未采用以往大型活动常采用的人海战术,奥运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从2003年起,选派了上百名警察精英分批分次赴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学习国际警务合作和大型活动安保等内容和警务训练。而国内负责安保工作的 4万余名警察、2.75万余名武警、1万余名保安和 5000余名社会志愿者,都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考核,并通过了包括奥运知识、国际礼仪、宗教常识等 11项基础知识培训和包括紧急救援、现场疏散、突发事件处置、场馆驻地安检规范等 31项专业培训,确保了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全民参与、群防群治

奥运其间,北京的众多社区在办事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成立了“社区奥运安保委员会”,以党员为骨干,动员全社区居民参与奥运安保工作,社区里、马路边不时可以看到携带红袖章的检查员巡视,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北京的市民认识到奥运安保工作不仅仅是城市警察、治安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北京市民应尽的一份光荣责任。

二、北京奥运安保对广州亚运安保的启示

亚运会是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一项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亚奥理事会)主办,是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亚洲地区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同时也代表了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平,是亚洲人民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安全问题无可争议地成为衡量一届亚运会成功与否、圆满与否的重要标准。

广州在政治稳定、经济水平、医疗条件、文化教育、体育场馆设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等方面,具有国内城市中除北京外,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曾多次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六届、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四十九届世界乒乒球运动会以及其它一些国际大型体育运动会,还举办了 100多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商贸活动,拥有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的安全保卫人员,也具备应对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措施。特别是经过“非典”的考验后,积累了丰富、成熟的流行病控制经验;另外建立了城市灾害预防体系和应急处理系统,对诸如火灾、交通事故、气象灾害等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为广州亚组委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学习国际大型运动会筹备、工作经验的绝佳机会。广州亚组委积极开展了一些向北京奥运取经、学习的工作,先后安排了两批近 50名工作人员,包括负责亚运安保工作的人员,在北京奥组委各个岗位实习;在日常工作中,亚组委安保部门针对筹备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前往北京调研、或以电话、邮件等形式向北京的相关部门咨询;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广州亚组委组织了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 “奥运观察团”,就开闭幕式、竞赛组织、贵宾接待、安全保卫等方面作了重点考察,这都是广州举办一届成功亚运会的有利条件,但是广州市离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最安全的亚运会的标准客观地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三、创新广州亚运安保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亚运安保指挥系统

2007年,广州亚组委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62个筹办领域的运行纲要,2008年 7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广州 2010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方案》,亚运安保指挥系统建设是亚运安保工作的头等大事,它直接关系到亚运安保工作的组织开展。亚运安保指挥系统建设要准确把握亚运安保指挥中心的工作需求,以及涉及的工作范围,可以参照北京奥运会的安保指挥系统的结构,指挥系统可分三个层面:负责对安保重大事项的决策,安保工作的处置原则、步骤、方法、警力部署以及工作要求、组织纪律、工作保障等工作的决策层;贯彻亚组委规定的安保原则和总体部署的指挥层;将上级规定的所有原则和部署落到实处的执行层,其工作是通过建立区域或场馆安保指挥部门,确保亚运安全。

(二)合理安排安保培训内容

亚运安保投入的多少和设备的先进程度并非是安全保障的全部内容,相比较而言,一支专业、文明、高素质的安保队伍显得更为重要,而专业、文明、高素质安保队伍的造就终究是离不开合理而有序的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不仅要包括安保技能培训,还要包括各种文化知识培训。

北京奥运会对安保人员技能培训有危机情况的处理、盘查、排爆等内容。培训的方式采用了“有重点、分层次”的培训模式和“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法。广州将需培训的人员分为三类:亚运安保指挥官、警务人员和非警务人员。培训活动中,使安保指挥官熟悉突发事件临时处置的组织与指挥的常规警务内容,使之成为既熟悉亚运知识,又具有先进安保理论、策略的指挥型人才;使参与亚运期间安全保卫方案实施的警务人员通过理论和实战训练结合,掌握如何正确掌握亚运会安全保卫方案的要点;对于参加安全保卫任务的非警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培训协助检查、协助盘查、协助交通指挥、保安服务等技能训练。通过以上的培训活动使各层次的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

语言培训应作为负责安全保卫任务的警务人员的另一项重要培训内容,要顺利完成各项亚运安全保卫任务,掌握日常的英语会话是非常必要的。对担负指挥、决策警务活动的领导,对其外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从广东省警察部门工作人员的外语现状来看,外语的听说能力普遍不高,难以适应亚运保卫工作的需要,抓紧时间着手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是当务之急。

亚运会期间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治安事件和案件,警务人员不但要文明执法,还要公正、严格地执法。所以对于警务人员进行语言培训之外,一些规范执法行为培训也不可缺少。

亚运会是亚洲国家的一次隆重的盛会,届时会有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朋友会聚广州。作为安全保卫人员,了解和尊重各国运动员的风俗习惯十分必要的,对各国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也应作为培训知识的补充内容。[3]

(三)制定安保预案、组织演练,完善预案

可以借鉴北京奥运模式,成立广州亚运会安全保障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由我国或广东省的安全保障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为广州亚运可能面临的不安全风险进行专业和系统识别与评估,形成预案,并可通过演习训练加以完善预案。通过演练活动检验和锻炼指挥员、指挥机构人员及所有参战人员相互是否协调、程序是否规范,这无疑是提高临战指挥、处警能力的一剂良方。多警种、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演习,也是不可缺少的,既可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互相协调的方法,又为将来实际处警,形成合力打下坚实基础。演习之后的总结,更不能忽视,通过总结及时查找出指挥、战术、配合、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四)加强情报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亚运会一旦被恐怖活动袭击,立即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新闻,恐怖行径的影响将会被放大,这是恐怖袭击易将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作为袭击对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在奥运会期间成功粉碎了多起恐怖组织的预谋活动,但是恐怖活动具有多数成员受过极其专业的袭击培训,潜伏时间长,恐怖袭击的时间、场合及方式不可预测,作案手段日趋狡猾,危害日益扩大等特点,恐怖活动因而成了世界各国最难以防范的潜在危险,打击恐怖活动也成为亚运安保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任务。

亚洲国家中不乏存在着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恐怖袭击频繁发生的现象,甚至在印巴、朝韩之间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军事对抗,这都会给亚运安保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压力。而在我国境内实力最强、危害最大的当属“东突势力”,他们以分裂国家为目的,不惜采取较为极端的方式,不排除他们利用亚运会这样的特殊时刻,再次制造恐怖活动。

当前国际上针对恐怖活动的安保工作存在着全球化反恐信息共享和互通不够、反恐防暴工作专业力量不足等客观情况,加之我国从未遇到过恐怖袭击这样的大规模危机,也从未发生过涉暴问题,在这样大气候下就易滋生懈怠思想。亚运安保应在公安部的统一领导下,同有关部门加强情报信息系统建设,整合目前分散的情报资源,加强情报收集渠道建设,从各种渠道动态收集各类战略、战术情报,及时发现敌情,掌握重点人员动向。培养训练情报分析人员,发掘情报信息内涵,提高情报的质量,加强情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亚运安保的情报信息收集得越多、越充分,打击针对亚运会的恐怖活动的工作就越具有针对性。

(五)考虑人文关怀,营造 “人文”氛围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应该是一个体育平台,比拼的是运动能力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回归体育本身,才能真正体会和感受体育精神,分享体育竞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北京奥运安保实现了国际奥委会对安保的要求:有效、隐蔽,也就是说,比赛就是纯粹的比赛,是 “OPEN”、自由的。不论是观众,还是运动员,都没有感觉到来自安全方面的压力。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减少了人海战术,靠无形的安保及充分考虑人文关怀的措施,深度落实“平安奥运”理念。

亚运会是亚洲大家庭的欢乐聚会,广州也应该给运动员、观众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和友好的气氛,而赛场过多的警察会给观众、运动员带来紧张感,所以在安保活动中也可以尝试减少着装警察的数量,提高社会安保人员比例,这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实践证明,克服着装警察过多带来的负面效果并不难。

多哈亚运会的安保活动的主角多为普通保安人员,这与以往历届大型运动会由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军人或警察,把守新闻中心、运动员村以及各赛场等重要关卡的局面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除此之外,礼貌的安保人员,周到细致的服务和人性化操作等方面也值得广州借鉴。当观众或工作人员走过安检口,安保人员会主动微笑招呼;看到摄影记者扛着摄像、摄影器材时,安保人员会主动上前相助;女性过安检,遇到警报骤响时,有专门的检查室,检查工作由女性安检人员完成,以示对女性的尊重。多哈在安保工作表面上的 “松”,但不是真正的 “松懈”。在多哈上空,始终有四架直升飞机盘旋在头顶,负责监控亚运会情况。各国国情不同,采取的安保方式可以不尽相同,但是严密的安保工作与人文氛围的创造并不矛盾。

四、结语

2010年广州亚运会如同一个巨大的引擎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更快腾飞,为广东、广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向亚洲各国、向全世界展示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升广州的国际知名度,树立广州世界大都市形象、确立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最佳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和广东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广州警方和全社会的一致努力,广州一定能够为亚运会大家庭提供优质的安保服务,用文明高效的安保服务保障 “平安亚运”目标的实现,为亚洲各个国家奉献具有广州特色的亚运安保服务,把广州亚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好的、最精彩、最大规模的亚运会。

[1]胡仲秋,沈纲,李志鸿.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中国特色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4):34-35.

[2]殷星辰.2008奥运安保:北京准备好了吗?[J].北京纪事,2007,(3):22-23.

[3]薛静.谈奥运会危机警务安全保卫预案 [J].公安学刊,2007,(3):61-63.

[4]吕实珉.奥运安保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1):1-5.

责任编辑:马 睿

A bstract:The success of security work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reflection of superiority of socialist system.Beijing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military,police and civilian trinity and coordination.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security works succeeded i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igh technology,personnel traini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large investment.Guangzhou can learn from Beijing’s experiences and set up the safeguard leading system,do the safeguard work,forbid the great accidents,pursue the spirit of humanis m an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Thrilling games,harmoniousAsia"as the goal ofAsian Games can be achieved.

Key w ords:SecurityWork;the BeijingOlympic Games;the Guangzhou Asian Games;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of the Beijing O lympic Security W ork to Guangzhou Asian Games

Qi X ia
(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D631.3

A

1009-3745(2010)03-0113-05

2010-05-23

齐霞 (1974-),女,陕西西安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安全保卫系安全防范专业主任,高级讲师,从事安全保卫、安全防范的研究。

猜你喜欢
北京奥运安保警务
中军军弘集团秦皇岛安保公司 以党建为统领 打造“军”字品牌安保企业
跟踪导练(一)
新方法与新公众——基于北京奥运博物馆“我的运动日记”展览的思考
回望北京奥运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猴”安保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