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010-02-16 19:46万树彬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效率作文

■ 万树彬(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 万树彬(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创新时代,有识之士对提高国民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语文教育因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学仍在 “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中难以自拔。究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思想观念问题,二是教学基本模式问题,三是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那么如何摆脱困境,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呢?

一、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修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更具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质、审美素养的功能;它与其他各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学生运用它,能学以致用,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发挥其学习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的功能。由此可见,语文素质是现代合格公民素质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学生全面修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追求效率,达到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的效果。

二、改革僵化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增强语言能力,重视人文教育

语文学科自身的多特性(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生活性、社会性、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多职能(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但只在语言形式上做文章,忽视人文精神,就会步入组合文字游戏的怪圈,而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分析人文性,则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为此我们应认清语文教育的功能与目的,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重视阅读教学,博览精读兼顾

目前我们使用的苏教版洪编教材,通过“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结构形式编排,为教读、扶读和自由读三类。这三类课型是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性学习的扩展点,是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养成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实现能力迁移,向未来发展的特点。可是教学现状又如何呢?有些语文教师课型意识淡薄,“一张铁嘴一本书,一支粉笔讲到底”;更有甚者,有些学校部分教师为了应试,竟干脆只教“教读课”,其他一概割舍,充分挖掘基本科目中考试的知识点,反复碾碎,送进学生嘴里,诸如此类对教材的处理模式,均未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教读课“举一”,自由读课“反三”这一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丧失。不难看出,增强课型意识,训练到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

现代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仅应学会精读,还应当学会浏览、注读、略读、博览与精读必须兼顾,可是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导致了学生文学素养越来越差,因此亟待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努力从封闭型变为开放型,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社会环境里学语文。

3.贯彻教育主导,坚持学生主体

重讲轻练,用烦琐的内容分析代替扎实的语言训练,或用一问一答看似热闹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挤占了学生独立阅读的宝贵时间,这种过分注重考试内容而忽视基础培养的做法,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树立“教育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变纯的讲解为学和练,科学、适度、严格地加强语文基本训练,全面开展听、说、读、写训练,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使学生答卷中字迹潦草、语句不通、用词不准确、不规范的常见现象,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

4.训练作文全程,培养口语交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衡量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最好标尺。“命题——指导——间评”这一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觉得无处下笔。这是因为不少教师作文教学没有“度”、“量”、“序”、“注”,更谈不上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了。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作文教学应注重有序地进行作文全程训练,具体地说:内容上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着重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交际能力训练并重;体裁上有所侧重,低起点,严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方法上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由读到写,读写结合,能力训练全面,如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速度,养成卷面整洁、格式准确的习惯,形式上,片断作文、“部件”作文,写完整文。作文全程训练重视了素质的培养,符合青少年“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教学理论,但具体的操作程序尚需不断探讨。

最后,改革考试思想、内容、方法,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已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因为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将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加强师资培训,立足根本改变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借用日本教育学者稻川三郎的“教学三态说”分析教学层面,可以说是从教师中心、片面灌输的“第一教学”、单靠教师诱导的“第二教学”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三教学”的转变,其教学过程中最能动、最活泼的要素是教师,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致力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师资培训,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现代的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唯有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担当起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能力的重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效率作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