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普通班快速作文训练初探

2010-02-16 22:31卢炳兰
中学语文 2010年6期
关键词:普通班审题同桌

卢炳兰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农村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最怕作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学生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两节课下来,还没写下两三行字,苦着脸求老师推迟时间交作文,一拖就是三五天,还是东拼西凑说空话。究其原因,一是心中茫然,无写作材料;二是即使有写作材料,也不知如何下笔;三是写作速度慢。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快速作文的训练。

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因此,我先进行基础训练:第一步是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情感。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巧技能、开发智能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文才会有效。第二步,积累写作素材。这一点贯穿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我指导学生多看书、多观察,收集作文素材。第三步,丰富写作语言,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丢掉口头语,甩掉学生腔。第四步,训练书写能力。先练正楷字(每天50个字),然后练速度。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本功,才开始进行快速作文训练。

快速作文是要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快速反馈。所谓快速审题,就是指快速对作文的题目、提供的有关材料和命题者提出的“注意”和“要求”进行审阅、思考和分析。审题,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大前提。审题时马虎求快,其结果必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就是作文的大忌——跑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快速审题有很多种写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先交学生审题方法,如“同步审视法”、“添加因素法”、“数学配方法”等,运用数学术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哭笑不得》这个题目初看使人左右为难一时找不到突破口,用“添加因素法”加上“人”或“事”等新因素,使原题变成《哭笑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题目要求就一目了然了。再如《暖流》这个题目,用“数学配方法”,将原题变为《老师的关怀像暖流》或《妈妈的理解像暖流》,这样就好下笔了。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后,第二步快速立意。古人说:“意在笔先。”即动笔前,首先必须立意。“意”,是文章的统帅,是灵魂。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都必须服从这个“统帅”。如果草率下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就会显得结构松散,中心不突出,甚至不知所云。一篇文章只允许一个主题、一个意图,以利于突出中心;但是,对一个题目可以进行多角度立意,一个题目可以写出多篇不同主题的文章来。有这样一个论说文题目《无功即是过》,对这个命题可以多角度立意:一是对论题持肯定意见,认为无功就是保守、无能、无用,就不能使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二是对论题持否定意见,认为这种认识不顾客观实际,急功近利,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指标,同样不能使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第三步快速选材、立意产生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就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快速选材。要对大量无意识记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排列、筛选、开掘,获取作文所需材料。第四步快速构思。构思就是思考文章结构层次,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么才能快速构思呢?方法也是很多的,如顺乎天理法、顺应时空法、片断组合法等。像《我》这篇文章就采用“片断组合法”,选择自己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表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快速审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快速构思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第五步快速行文。要写得快,必须快速进入写作的意境,排出一切内心的杂念和外来的干扰,要把一切心思集中到作文上来。在行文过程中如遇到问题不必停笔下来推敲、思考,运用跳越障碍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并且还限制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以上的文章。文章是逼出来的,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介绍写作“决窍”时,曾幽默地说他是单脚站着写的,写不完就决不放下另一只脚,决不坐下。这说法虽然带有开玩笑的性质,但也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在写作时间上施加压力是应该的,以往学生要一个星期也难交上一篇作文,限时作文强迫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反而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因为不限时学生时时要考虑要写作文,但又不能静下心来写,这样既耗时间又费神学生苦不堪言,限时了他只要在限制的时间内拓宽思维,完成作文,再也没有后顾之忧,能好好地进行学习。刚开始要求低些,渐渐地提高要求,经过强化训练,现在我们班95%以上的同学,能在40分钟内完成800字以上的作文,最快的27分钟完成580字,这样就把压力变为动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修改是写作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曾在修改上下过攻夫,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著名革命导师和领袖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鲁迅、巴尔扎克等中外著名文学家也非常重视作品的修改。修改作文也要快。常言道“趁热打铁”。过去学生写完老师批改一个星期转到第二个星期讲评学生早忘记当时写什么了,因此我采用双课时进行快速作文。第一节课指导写作5分钟40分钟写作,第二节课进行修改。修改的办法是:“互改、自改、教师改”或“自改、互改、教师改”。学生互改要求同桌共同改,先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及主题,然后才围绕中心进行修改。或者自己先把自己的写作目的、构思、选材告诉同桌,然后把文章读给同桌听、再与同桌一起修改,最后写出总评语。在教会写总评语后,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我又指导学生运用旁注式修改,指出别人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作文交给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修改予以肯定并及时反馈作文中的优缺点。

经过试验,我所教的学生基本上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字数的文章,一改过去作文字数少、速度慢的现象,作文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由此证明,快速作文训练在农村学校的普通班也是切实可行的。

猜你喜欢
普通班审题同桌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我的新同桌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换同桌
“三招”学会审题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
羡慕我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