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010-03-22 09:55孙志奇
图书馆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西文计算机图书馆

王 珣,宗 彤,孙志奇

(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22)

图书馆信息化是指图书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全面回顾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历程,对于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特别是汉字处理技术都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但人们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认识逐渐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从提高认识、建立组织、培训人员、配备设备、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研究探讨和个别图书馆研制试验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981年12月,在全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强调“必须不失时机地把计算机在图书馆中应用的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稳步地、扎扎实实地把这件工作做好”。1985年12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现代化研究组召开了 “电子计算机在图书馆应用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交流了各自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和经验。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第一,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六家单位联合建立了MARC协作组,学习研究和开发利用美国机读目录通信格式标准LCMARC,引进了磁带库,建立了中国MARC模拟系统;第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分别举办了培训班,为图书馆培养计算机应用人员。1982年5月,北京大学举办“图书馆自动化讲座”,并邀请加拿大专家周敏民讲学;第三,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调入或购买计算机,特别是在IBM—PC引进我国以后,有很多图书馆购买了微型计算机;第四,1982年5月,在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会的指导下,第一次图书馆自动化专业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组成上海市高校科技情报检索网络科研协作组,在上海市高教局的领导下,开始了上海地区科技情报检索网络的筹建工作;第五,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少数高校图书馆开始研制试验性的系统,除南京大学的NDTS—78外,还有北京图书馆的MARC系统、清华大学的西文图书目录检索系统(QBRS)、北京大学的北京地区西文新书通报系统和西文图书采购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的西文期刊管理系统、复旦大学的条形码流通系统、北京师范大学的西文图书目录检索的实验性系统等。武汉大学还利用IN—SPEC数据库和FAIRS情报检索软件,开展了定题服务(SDI)。这些试验性系统的研制,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至1982年,一些图书馆(主要是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系统和重点高校图书馆)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专业队伍,配备了可以进行试验的计算机(北京图书馆是中型机M150-H,其他主要是微机),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对一些带方向性的问题取得了初步的共识:我国图书馆必须从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化服务方式过渡,而现代化又应以信息化为中心;图书馆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既懂得计算机又懂得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自动化队伍,图书馆应有自己的计算机作为实现自动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

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开始了实现信息化的行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将通用机读目录格式(UNMARC)汉化,以其为依据制定中国的机读目录格式。尽管当时北京图书馆的MARC格式不是很标准,但它被大家认可,起到了标准的作用。

北京大学图书馆于1976年引进美国的VAX-750机,北京图书馆在1979年引进日本的大型ACOS—630系统。根据全国高校图工委1988年的统计,全国已有232所高校图书馆配备了小型机、微型机等共395台,其中以微机为主,有364台,已有专业干部462人。

这一阶段各个图书馆开展了研制图书馆应用系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的流通、采访、编目、期刊管理、书目或文献检索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计算机应用的研究。1986年4月,清华大学组织全国300余所高校学报建立的 “全国高校自然科学简报论文文摘(CUJA)”数据库通过鉴定。1986年6月,南京大学的“激光条形码计算机中文图书流通管理系统”通过鉴定并投入运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流通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也于1986年11月通过鉴定并投入运行。北京大学在原北京地区西文新书通报的基础上发展的“机编西文图书联合目录计算机系统”于1987年11月通过鉴定。1987年,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该馆将30万册的中文图书实行开架借阅,用小型机PDP11/73进行流通管理,采用经过汉化的德国软件CLSI。1988年,成都科技大学和东北电力学院的微机集成系统也通过鉴定。一些研制成功的系统投入了实际运行,收到了较好效果。《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论文文摘》(CU-JA)磁带被美国DIALOG接受试用,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成果打入世界的开端。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阶段。

1988年9月初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经验交流会”和“全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这是对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情况的一次大检阅。有51人参加了这次经验交流会,参加成果展示的有22个单位,共展出43个自行研制或引进的项目。这次展示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图书馆信息化水平。

虽然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二是软件研制和数据库建设分散重复,软件通用性差,数据格式不标准等,未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地向前推进。

3 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着。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教委)教材和图书情报办公室(以下简称教图办)和高校图工委,对今后图书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化,进行整体化和实用化建设。由于得到国家教委教图办的科研经费支持,各高校图书馆加快了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研制步伐。北京图书馆也制订了全面实施自动化的计划,如“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概要”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于1991年1月3日提出了全面的发展计划——“中关村地区文献信息系统开题报告”。在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图书馆网络建设。主要的图书馆网络有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的科学院文献信息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书馆网、广东高校图书馆网、文化部建立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等;(2)信息资源建设。主要由国家教委开展的“文科文献情报中心”的建设,重点建立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联合大学五个中心书库,并在西文图书联合编目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已积累书目数据6.5万余条,编辑发行书本式联合目录22期,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提供网上服务。1995年,北京图书馆牵头开展了“解放后中文图书书目回溯建库”项目。《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于1995年4月通过鉴定,并由文化部定为行业标准。北京图书馆在修订《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三版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并于1996年8月通过专家鉴定;(3)计算机设备的配置。中国科学院系统的103个图书情报单位都已配备了计算机。高校图书馆也在大量配置计算机设备。以北京市为例,1995年,北京市93所高校中已有62%以上的图书馆应用了计算机。公共图书馆也添置了计算机设备;(4)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实践。从1995年开始,北京图书馆受文化部图书馆司委托,专门对图书馆主管技术的副馆长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

5 展望

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库建设规模小、水平低。各馆自行建立的数据库和文献库标准化程度不高、通用性差。我国要在大型的集中式联机处理模式的管理系统研制上下大力气,尤其要加强对中文信息化处理标准规范的研究,尽快出成果,并投入运行,改变目前使用语言系统和网络环境千差万别的现状,实现资源共享。

从管理层面上看,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各图书馆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且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图书馆在立足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向社会提供增值性信息服务,以获取社会资金的支助。制定图书馆信息化规范性、政策性的文件,以确保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作为承担人类文献信息贮存及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将会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家庭化三位一体的模式发展。

首先,图书馆文献借阅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传统的借书过程将会被一种新系统来完成。那时,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将是一件轻松的事,读者在短时间就能获得大量的所需信息。未来的图书馆,读者只需将其借书许可磁卡插入计算机内,计算机会根据读者需求自动显示其所需参考书目及其简介,读者根据参考书目按下相应功能键,计算机将自动记录下书目及借阅日期并退回借书卡,读者可从计算机终端旁的出口处将书取走。

其次,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市场日益壮大,日臻规范完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广泛,图书馆要变封闭交流为开放型交流,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工作。读者可以不到图书馆而利用网络检索到他们所需信息。

第三,图书馆家庭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家用微机的普及,将使图书馆家庭化变为现实。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光纤传输文字、声音、图像的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卫星通讯系统、光纤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用户双向交流功能,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获得所需的所有信息。

[1] 孙承鉴,申晓娟,刘刚.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十年回顾——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1-13.

[2] 申晓娟.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8):1-11,22.

猜你喜欢
西文计算机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西文古籍开发整理实践及对策探讨
——以河北大学图书馆为例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图书馆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西文图书编目中RDA书目记录使用分析
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建设回顾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