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010-03-22 08:00李国华
河北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列酮罗格体重

李国华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2型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分析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180例中,男76例,女104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7±4)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3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入选标准:根据1999年WHO制订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血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2)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继发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治疗依从性较好。

1.3 治疗方法 3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葛兰素史克公司,批号:20020475)4 mg,1次/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成都恒瑞制药,批号:20030952)250 mg,3次/d;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给予罗格列酮4 mg,1次/d,二甲双胍250 mg,3次/d。3组共治疗24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观察3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测定;按照Haffner等[2]的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观察3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比较3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周后,3组FBG、2 h BG、FINS、HbA1c、TC及 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或<0.01),二甲双胍组及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BMI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与罗格列酮组及二甲双胍组治疗后比较,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 h BG、BMI显著下降(P<0.05);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INS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对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影响 治疗前3组HOMA-IR及HOMA-I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HOMA-IR均下降(P <0.05 或 <0.01),同时 HOMA-IAI升高(P<0.05),且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罗格列酮组及二甲双胍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1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比较n=60,¯x±s

表2 3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n=60,¯x±s

2.3 3组不良反应情况 罗格列酮组有10例(16.7%)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发生下肢水肿6例,发生低血糖5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二甲双胍组有8例(13.3%)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发生恶心、呕吐5例,发生头痛2例,发生低血糖1例;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有7例(11.7%)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发生低血糖4例,发生下肢水肿2例,发生恶心、呕吐1例。

3 讨论

罗格列酮作为新一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主要通过直接PPARγ介导的促进脂肪生成的作用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发挥胰岛素增敏剂作用[3];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选择性作用于代谢、血管和炎性因子,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4]。二甲双胍的主要降血糖机制是改善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对脂肪组织也有一定的作用;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研究也显示,二甲双胍与任一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均可增加降糖疗效,这为其成为2型糖尿病的首要治疗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7]。此外,二甲双胍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其除有效降糖作用外最大的优势所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 FBG、2 h BG、FINS、HbA1c、TC及TG均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但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 h BG、BMI较单用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显著下降(P<0.05);FINS较二甲双胍组显著下降(P<0.05),说明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FBG、2 h BG、FINS、HbA1c、TC 及 TG 均控制较好,但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体重较单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组效果更好;与国外研究结果[7,8];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较单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组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更明显。此外,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组低,说明二者联用不良反应可部分抵消。

综上所述,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作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其临床疗效较单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是较为理想的用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6-799.

2 Haffner SM,Miettinen H,Stern MP.The homeostasis model in the San Autonio heart study.Diabetes Care,1997,20:1087-1092.

3 张丽,朱筠,张新惠,等.罗格列酮对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76-1177,1180.

4 刘金阁,雷建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08,30:987-988.

5 刘芳,刘满.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08,30:500.

6 Smiley D,Umpierrez G.Metformin/rosiglitazone combination pill(Avandamet)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1353-1364.

7 Rosenstock J,Rood J,Cobitz A,et al.Initial treatment with rosiglitazone/metformin fixed-dose combination therapy compared with monotherapy with either rosiglitazoneor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Obes Metab,2006,8:650-660.

8 Hamann A,Garcia-Puig J,Paul G,et al.Comparison of fixed-dose rosiglitazone/metformin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sulphonylurea plus metformin in overweight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on metformin alone.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8,116:6-13.

猜你喜欢
列酮罗格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你的体重超标吗
对不起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