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谐音语言现象的文化思考

2010-04-03 05:08杜晓文
关键词:谐音方言汉语

杜晓文

(浙江财经学院 东方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网络谐音语言现象的文化思考

杜晓文

(浙江财经学院 东方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汉语字词谐音、英语词谐音、符号兼字词谐音。网络谐音语言具有简洁方便、形象传神的特点,更有利于信息广泛、快捷地传播。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谐音语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合语言规范、语言混乱等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谐音语言现象也带给我们些许文化走向的思考。

网络谐音;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思考;谐音语言现象

“网络必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个在网络刚兴起时对网络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在网络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诸多因素中,网络语言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里的网络语言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汉语书面语,这是一种给网民带来新鲜、轻松和愉快的交流的同时,也经常会产生难以避免的语言混乱的网络交际手段。网络语言与传统的语言交流手段相比,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而网络“谐音语言”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伴随网络产生并被广泛使用的特殊词汇现象。而且由于网络语言更讲究简洁快捷,对于用语规范并不严格讲究,所以大量的同音词、近音词、数字相互替换,并且把外文也牵扯进来,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网络色彩的、独特、幽默、风趣的谐音修辞手法。时间一长,这些网络谐音语言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网络谐音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 用汉语字词谐音

即利用汉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这类现象比较常见,主要包括三种情形。

(一)用普通话词语谐音:用以谐音的字在普通话中读音相同或相近。如“版主——斑竹,驴友——旅友,千里‘音’缘一线牵——千里姻缘一线牵,捣蛋——导弹,杜子滕——肚子疼,色友——摄友,重征——崇祯,焦点访谈——娇点芳弹,新闻联播——馨吻脸脖,博大精深——博大‘晶’深,大智若愚——大智若‘娱’”。由汉语谐音转化而来的新字词,它的表层义是假象,往往都带有一定的诙谐效果,只是为了达到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使人读了之后,倍感轻松,心情愉悦;深层义才是表达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如把表示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的“十全十美”和食物联系起来,变化成食物齐全且美味的“食全食美”;又如大虾,表面上是用形容词“大”修饰“虾”之后形成的新词语。实际上,“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技术高超、在网上具有良好声誉的网络高手。但是,有些新字词却充满了讽刺、调侃的意味。如:贤妻良母——“闲”妻良母,把原来贤德的妻子说成是赋闲的妻子。因为网络语言传播得快而且广,而谐音修辞又具有同音或者近音的特点,这使错别字的比例增加了不少,对学习汉语字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用方言词语谐音:用以谐音的字在方言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种谐音是网民故意利用某些词语的方言发音形成的。如人——银(这是谐东北方言的字音),鞋子——孩子(这是谐兴化方言的字音),木油——没有 (这是谐广东方言的字音),偶——我(这是谐闽南方言的字词),不喝了——不活了,糖茶——唐查,佀(si)丹丹——屎蛋蛋,很——粉,倪师——疑似,不——8,是——素,非常——灰常。中国地广人多,每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方言自然也会被带入网络世界。方言谐音在增加网络语言幽默风趣色彩的同时,也表现出网民追求新奇和趣味的独特心理。方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但是由方言谐音而孕生的网络语言却给网民之间的沟通带来了不便,在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在日常生活中表示有些不确定的事物,一般会用“什么”或者“东西”之类的词语,而在网络方言谐音中却以表示晒干的去头去壳的虾的“虾米”来表示,这使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理解上产生了偏颇。又如“稀饭”在粤语中发音为 heifan,“喜欢”在粤语中发音为 hei fun,二者的粤语读音近似,所以“喜欢”就用“稀饭”谐音,在给人带来新奇感觉的同时,有时也难免让人一头雾水。

(三)合音谐音:用以谐音的字词在连读时发生合音而读音相同或相近。如“这样子(zhe yang zi)——酱紫(绛紫)(jiang zi):z和 y合音成 ji,再和 ang相拼,就成为了jiang;b、y、ao三个音相合,没有 (mei you)-灭 (mie):m和 y合音成mi,再和 e相拼,就成为了mie”。二十一世纪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特别快,网络交流也是如此。合音谐音的出现,加快了人们的交际速度,使意思表达得更为简洁直接。而在网络聊天中,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对话,既能顺利地实现沟通,又能节约一定的时间。如:“这样子”原本是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的指示代词,合音之后,变成了出自杨朔《模范班》,表示暗紫中略带红的“酱紫”(绛紫)。从三个字到两个字,不但清楚表达了意思,而且节约了时间。“表”是“不要”的合音谐音,来自上海人的发音,这种特定的语言由特定的领域、特定的交际方式和特定的交际群体等构成,如果不知道“表”的来历,还以为是钟表呢!其实“表”是一个否定副词,相当于“不要”。

二 用外语词谐音

就是利用汉语和英语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谐音现象可以分为 2种情形。

(一)英语—汉语谐音:谐音的对象是汉语字词,用英语谐音。如Sweat——思维特,I love u——爱老虎油,sofa——沙发,Viva——万岁(表示特别喜爱某样东西时使用), Faint——分特(指因为激动或震惊而昏倒,网络上用来夸张感情的强烈),mouth——冒失,pay——赔,face——费事,English——应给利息,dialogue——呆唠嗑,behind——被害的。英语—汉语谐音,一方面,使中国的网络修辞更加国际化,把中文和英语联系在一起,如 Fans——粉丝,在各类选秀节目盛行的今天,“粉丝”已经成了日常的通用语,在日常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谐音可以帮助人们记住超级难记的词组,为人们学习英语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有些谐音也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如:e-mail是网络邮件的意思,但是在谐音成中文后,变成了“伊妹儿”,有些暧昧不清的意思,容易引起麻烦。

(二)英语—英语谐音:谐音的对象是英语词,用英语谐音。如 btw(by the way),这个大多数人都会用,就是“顺便再说一句”的意思。g2g(got to go):要走了。原句是 I‘ve got to go。brb(be right back),很快回来。也就是 I’ll be right back或 I‘m gonna be right back的简写。omg(ohmy god):我的天啊!有时为了表达更强烈的情感,有人会打:OMGGGGGGG! roflmao(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my ass of):前两个的结合版,是超级搞笑的意思。英语 -英语谐音是唯一一种与中文无关的谐音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和缩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谐音形式不但可以使表达简洁,加快打字速度,还可以起到环保作用。Google Talk的官方Blog Google Talkabout引述 An Inconvenient Truth的数据称,他们每个讯息中的每个字节(Byte),均会释放 0.0000000000000000034立方吨的二氧化碳到大气层。正所谓小数怕累计,所以我们的讯息简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就会减少。英语—英语谐音在网上的使用率并不高,因为这种方式必须以良好的英语水平为基础,这对网民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而且由于一个英语字母可以代表多个英语单词的特色,这种谐音修辞手法很容易造成沟通障碍,使人答非所问,浪费部分时间。如CU本来应该是 see you的谐音,表示问候的意思。但是如果把C理解成 convey,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运送你。

三 其他谐音

(一)阿拉伯数字谐音:用以谐音的汉字和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这类谐音总体上与语音基本相似,表面上是一串数字,事实上却是和其读音相近的另外的意思。如:“1”开头:1314920:一生一世就爱你,1314:一生一世, 1392010:一生就爱你一个;“2”开头:2030999:爱你想你久久久,259758:爱我就娶我吧,25910:爱我久一点;“3”开头: 3344587:生生世世不变心,359258:想我就爱我吧,330335:想想你想想我;“4”开头:440295:谢谢你爱过我,447735:时时刻刻想我,456:是我啦;“5”开头:5209484:我爱你就是白痴, 5452830:无时无刻不想你,51396:我要睡觉了;“6”开头: 6785753:老地方不见不散,6868:溜吧溜吧,6699:顺顺利利;“7”开头:7708801314520:亲亲你抱抱你一生一世我爱你, 706519184:请你让我依靠一辈子,70345:请你相信我;“8”开头:8834760:漫漫相思只为你,85941:帮我告诉他,8006:不理你了;“9”开头:9908875:求求你别抛弃我,902535:求你爱我想我,93110:好想见见你。一方面,汉字谐音的数字加快了网民们敲打键盘的速度,也提高了意义表达的准确性,所以数字谐音深受网民们的喜爱。另一方面,由于数字键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都可以找到,无论是谁,在任何一种输入法状态下,都可以敲出数字,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数字谐音省时省力省上网费,使用率极高。

(二)谐音为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用字母、数字、符号对英语汉字进行谐音。如 Thank you-3Q,用数字加字母谐音。加油 -+U,用符号加字母谐音。“—)”-我们之间的秘密,千万不要跟别人说;“^—^”-不必转头就可以看的笑脸,用特殊符号谐音。等等— ==,用符号读音的第一音节谐音。用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谐音虽然会比较难以阅读,但却使网络语言非常抢眼。如果说用汉语字词和外语词谐音,这样的网络语言还是花样有限,那么,用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谐音的方法则有无限组合,而且绝无重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个性表达”的需求和欲望。马斯洛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种需求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第二类需求层次,就是认知与审美的需求。用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谐音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们认知和审美需求的满足。

四 文化思考

网络语言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一方面,网络的开放为网络谐音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大舞台,也使它成为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另一方面,网络使世界资源得到了全面的共享,使国际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借助网络的传播作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对中国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在谐音修辞手法中,也得到了印证。

然而,正是因为网络谐音的发展速度过快,使用频率过高,我们不得不注意其与生俱来的消极影响。为了更好更准确地使用它,我们必须把网络谐音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民族等各种因素考虑进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思考未来的文化走向。

(一)任何新的文化现象必然植根于已有的文化之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经常是泥沙俱下的。网络新谐音词的跟风就如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的青年人对西方流行音乐、长头发、喇叭裤的模仿,虽然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与我国原有的服饰习惯、审美习惯不同,长头发、喇叭裤流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快消失了。

(二)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不能失去信息传递的文化准确性。有些网络谐音新词在网络中流传的速度极为迅速,所造成的影响常常也很大,但事后一查究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以至到现在社会中许多人干脆把网络归结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完全不可相信的世界。

(三)网络新谐音词必然经历一个快速的淘汰、筛选过程。如果网络谐音语言不能在大众中传播,只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那么很快就会在传播的过程中消失。在人类文化史上,少数的精英的作品只有走向大众才有它的文化价值。

最后,我想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思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当然这里的“文”不仅仅是“文采”之“文”,更是“文化”之“文”。

[1]丘斐远.“网络修辞”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亟待规范[N].光明日报,2005-6-21.

[2]孟伟.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 [J].现代传播, 2002年 04期.

[3]胡光美.汉语谐音现象研究 [D].长春理工大学, 2007.

[4]刘晓梅.网络语言中的谐音双关[J].语文学刊,2006年 18期.

[5]范维.网络语言与谐音修辞[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01期.

[6]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Cultural Reflections on Homophon ic Tones of Network Language

Du Xiaowen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Zhejiang Finance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

Homonym in the network langu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partial tone of Chinese characters,English homophonic words,and symbol-word homonyms.The homophonic language in the ne twork is characterized with its s implicity,convenience,and vivid imagery so as to facilitate a wider and faster dissemination of infor mation.However,with its continuous development,the homophonic language also causes some serios issues,such as non-standard language and confused usages.On the other hand,as a culturalphenomenon,itpresents a certain cultural trend for us to consider carefully.

Network har monics,ne twork language,reflections on network culture,homophonic language phenomenon

H136.4

文章编号:1004-342(2010)01-92-03

2009-09-08

杜晓文(1987-)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2007中文系本科生。

猜你喜欢
谐音方言汉语
方严的方言
学汉语
方言
勇闯长龙阵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谐音词里的民俗》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谐音词的规则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