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2010-04-03 12:46陈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阴血室早僵蚕

陈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陈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顾护津液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的“温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又属“心悸”“心痛”“虚劳”等内科疾病的范畴。本病因风热或湿热邪毒经口鼻或胃肠侵入机体,繁衍病毒、渗入营血,直犯心体而发。病机关键是邪毒犯心。中医药治疗确有较大优势,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气阴两虚贯穿疾病的始终

本病属温病范畴,温邪的特点易化燥伤阴,风热或湿热邪毒侵入人体,毒因邪入、热因毒发,常会引起高热症状,高热极易伤阴,随即阴损及阳,而致气阴两虚。治疗常用生脉散加黄芪、黄精、炒枣仁、夜交藤、紫石英、黑芝麻、炙甘草等。气阴两虚偏阴虚者治以生脉散加百合、白芍、黄连、阿胶、磁石、珍珠母、龟板、鳖甲。若脉数疾如窦性心动过速,加生黄精、生甘草;如频发室早,加百合、合欢、紫石英、节菖蒲以加强养阴止悸之功。气阴两虚偏阳虚者治以生脉散加黄芪、桂枝、茯苓、炙甘草、红参、大枣、补骨脂、淫羊藿。若畏寒肢冷加巴戟天、仙茅;频发室早加白附子、蝉蜕、僵蚕以温心肾之阳,平肝缓急以止悸。以上证候均可静点参麦注射液,同时口服芪冬颐心口服液以增强益气养阴之功效。气阴两虚偏气滞血瘀者治以生脉散加丹参、郁金、赤芍、川芎、当归、红花、青皮、枳壳、益母草、蝉蜕、僵蚕。气阴两虚兼痰浊中阻者治以生脉散加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石菖蒲、远志等。若舌苔黄腻脉滑数,加小陷胸汤以清化痰热;若痰瘀互结、频发室早则要以通为主,兼调整肝肾以治心,药用当归、金银花、苦参、麦冬、黄精、白芍、醋青皮、醋常山等以通络化瘀、祛痰止悸。以上二证均可静点丹参注射液或刺五加注射液以通络化瘀止悸。

2 阳气虚易效,阴血虚难复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要时刻注意阴血津液的亏损。在临床实践中偏阴血虚者居多,也是临床中最难恢复的。阴血复,阳气敛,病得痊愈。之所以阴血虚,正如张伯臾教授说的“因温邪时毒,伤人阴血津液为其常,阳气耗损为其变。”临床上发现,许多阳气偏虚的患者,经益气温阳治疗后转为阴血虚者屡见不鲜。因此,在治疗方面,古人有“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时刻注意护辅阴津的消长,才能加快该病的治愈。不论是高热的初期还是后期的气阴两虚阶段,均要注重养阴,否则心体用俱伤,而肺脾肾因失心之濡养,其气已伤,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接踵而至,阻塞经络,又加重心伤。在此虚损的基础上,已无卫外之能,外来之温热邪毒又不断侵及,使疾病反复加重而不愈,终至危候。

3 注意咽炎的治疗

毒邪随六淫之邪侵及机体,首先犯肺系之咽喉,然后繁衍聚毒,渗入营血,直犯心体。患者多数有慢性咽炎病史,经常受外邪的侵袭,不断繁衍聚毒,侵犯于心,所以必须彻底切断这一感染途径,才有可能控制并治愈心肌炎。正如张伯臾教授所述:“咽炎一日不除,心肌炎则一日不辍”。

对于咽炎的治疗常用解毒护心,佐以养阴法,药物选用柴胡、葛根、黄芩、贯众、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先煎)、牛蒡子、射干、僵蚕、麦冬、玄参等。对于咽炎的治疗还可用养阴清肺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疗效易佳。

总之,对于该病的治疗应考虑到温病的致病特点,贯穿益气养阴之法,尤其是对阴血的固护;同时注重咽炎的治疗,从病之源头切断邪毒侵心的途径[1-2]。

[1]黄永生.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论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3):38-39.

[2]王更生.病毒性心肌炎中医分型治疗心得[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1):77.

R249.2

B

1007-4813(2010)06-0844-01

2010-05-09)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课题(课题编号:08SYS-041)

陈颖(1966-),女,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阴血室早僵蚕
从“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探析卵巢早衰的中医病机治法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女性护血养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