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误区刍议

2010-04-04 06:42王利华
成才 2010年7期
关键词:尖子生万能因材施教

■王利华

因材施教的误区刍议

■王利华

因材施教的意思是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在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即使是现在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真能做到的并不多,就是今天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因材施教,我们很多都是要求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时候就觉得那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口号而已。直到今天,因材施教还是如此的难,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人人都在喊因材施教,但实际上在教育部门,上至主管部门领导,下至教师,大家心里都信奉的是“教育万能论”,就是说,学生成什么人,决定于我怎么样塑造他。既然教育是万能的,还有必要“因材施教”吗?教育万能的思想是把一切归功于教育,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一切人,而且采用这种假设方便统一管理,省脑筋。而只有在某些教师在自己的教育行为受挫时才会对“教育万能论”提出质疑,可惜这只是暂时的,不久又会夸大这种教育的威力了。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的确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但是要根据人本身的条件,能够教育成什么程度还是有区别的。目前,我们在教学上盛行的是“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法,具体表现为班级授课。在班级授课中,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探索性和创造性不易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可以使教师高效地把系统的知识传授给所有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它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二、缺乏专业的“诊断”技术

即使教师真的转变了观念,从心里也承认学生有个性的差别,能力的大小,也还是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为他无法识别和判定某个学生属于什么“材”,因为他缺乏一套专业的“诊断”技术。难道仅仅靠每次的考试分数来判断学生属于什么“材”吗?我曾在村小任教,班上有一个14岁男孩,读5年级,成绩中上,聪明、话多、好动,但攻击性超强!别说是在下课,就是在上课,他都随心所欲地把一支笔或者一本书抛向任何一个同学,无论谁经过他身边或他经过别人身边,他就是习惯性的一拳或一腿,更可气的是他连村里的牲畜都不放过,真正的鸡飞狗跳!地里的庄稼他经常去“拔苗助长”,每天都有学生及家长投诉到我这来。我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直到有一次他主动找我说:“老师,我知道是我不对,老是打架闹事,打我出生就没见过爸爸妈妈,在村里老受人欺负,小朋友有好玩的好吃的就在我面前炫耀,奶奶年级大了,我10岁才上学,现在我就是恨所有的人!”对他的行为,如果单从道德角度加以谴责,算不上因材施教。他需要的是安慰,是重新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每个学生究竟属于什么“材”,然后再决定如何因材施教。这应该是所有老师不可回避的工作。

三、把“因材施教”定位于少数人

虽然很多人也认为因材施教是对的,但却无法实现。谁都知道,一刀切教学是最省力的。长期以来,在思想认识上,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以外即使要“因材施教”的学生也属少数。那就是所谓的“尖子生”“优等生”。在情感上,对全体学生亲疏有别,厚此薄彼。在实际行动上,把时间精力放在“尖子生”“优等生”身上,对他们寄予厚望,有意无意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老师就靠他们争光呢!而那些可怜的所谓的“差生”“后进生”呢?教师认为不是“材”,既无“材”可“因”,如何施教呢?

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忽视。但愿我们的所有老师在班级授课的同时,把因材施教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尖子生万能因材施教
万能测谎仪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万能衣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尖子生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