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010-04-04 06:42赵红艳
成才 2010年7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学校

■赵红艳

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赵红艳

由于数学具有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以及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能力有明显的差别,数学学困生就是其中一个很显著的群体。数学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学困生在学校接受的是“冷处理”,有相当多的学生由于数学不及格而导致了学校生活的失败。这些数学学困生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和接纳,也是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转化数学学困生中锐意进取,贡献出聪明才智。

一、数学学困生的界定及形成原因

1.数学学困生的界定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数学学习生活,最终导致数学“学业不振”。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特征是:数学成绩低下,知识欠缺,肤浅呆板,死记硬背,思路不畅,兴趣低下,态度不端,操作迟钝,错多且慢。

“数学学困生”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是相对的,因为人的智力的差异是永恒的,数学的天赋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数学学困生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智商属于正常范围的数学学困生,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和方法,转化和预防学困生。

2.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原因,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身心素质;另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包括教师水平、班级班风、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数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预防)应针对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巴班斯基认为“学困生产生的原因70%在学校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负更大的责任。例如,在一所学校里,一名初一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课本上说,整数和分数的总称叫做有理数。‘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数和分数这两种数有什么道理?”老师回答:“这是数学上的规定,没有为什么!”这样的情况在学校的教室中并不少见,几经如此就会使学生学习时不再思考,刻板记忆,不求甚解,这样就会形成某种规律:

〔学生〕某小问题→问题累计→学习脱节→自信降低

〔教师〕不予重视→未及时补救→产生成见→期待丧失

学生从小问题的累积开始到学习脱节到最后自信降低,教师从不重视小问题的开始到后来又未及时查漏补缺,反而因学生的学习一时脱节而产生成见,最后丧失对学生的期待。所谓的数学学困生,主要都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反复的失败后,自我概念获得了歪曲的改造,形成了消极的失败心态,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与健康积极的原动力。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与对失败体验的加深,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象、自我概念等变得越来越消极,进而自尊自信被彻底动摇,终于学困生开始逃避学习过程的主动介入,因为这种恶性循环才最终导致学生内部动力机制的彻底丧失。

3.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说明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好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允许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数学。这也说明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的角色定位需要互换,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由原来的单纯的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教师由消极被动的执行者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关注数学学困生,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态度,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地达到数学上的发展。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转化数学学困生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又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学业,提高成绩,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辅导这种形式,个别接触、关爱他们的成长,在感情上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在动机上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征程中增强他们的信心,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师信道

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信心的树立除了学生自身的调整努力之外,更需要教师的肯定与鼓励。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耐心和一视同仁的态度。学困生通常存在自卑或无所谓的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肯定他们,给予适当的鼓励,那么学困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转化。师生间有了感情,缩短了距离,教师讲课会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排除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如果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融入学生熟悉的环境中,那么即使是数学学困生也会对提出的问题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学习“数学归纳法”时,教师可以演示多米诺骨牌游戏,并鼓励学生发现骨牌被推倒所需条件。学生首先会觉得多米诺骨牌游戏很有趣,进而开始思考问题,得出要使骨牌被推倒需要两个条件:①骨牌的排列:即保证前一张倒则后一张必定倒;②第一张牌被推倒。

3.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数学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说明分层次教学已经被大多数教师与学生接受。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照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设计,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在教学活动中以B层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使他们不会感到冷落,即达到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这样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使数学学困生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逐渐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达到整体提高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汉中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学校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学校推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