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之发展性举隅

2010-04-06 00:22山西忻州实验中学034000李福中华中师范大学430079李家清
地理教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教科书活动教师

山西忻州实验中学(034000) 李福中 华中师范大学(430079) 李家清

纵观中学地理课程、教材和教学的历史发展,其现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渐增,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上述特征日益突出,举隅如下。

一、地理课程:由教程向“学程”转变。

最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无不体现了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仅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为例,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如下:(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3)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可以看出,上述目标的主语都是指学习者。

内容标准中关于编排体例的说明强调:“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以必修课程地理1中的标准2为例: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或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上述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显然也是阐明给学生的,其间渗透的主要不是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是表明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二、地理教科书:由教材向“学材”转变。

以往地理教科书多采用要素式或系统式的内容组织形式,按照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编排,注重条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虽有助于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但不利于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可学性不强。新课程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多采用案例式或专题式,案例式的内容组织形式是从生活中选取一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或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让学生透过这种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举一反三,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然后由“个”的知识向“类”的知识链迁移,进而形成科学方法与能力。如必修课程地理1(人教版)在讲全球气候变化时,引入的案例是“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生活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等。讲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列举了丰富的案例材料:“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咸海的忧虑”、“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工程”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部分内容大多也是一些案例和景观图片:“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海水侵蚀地貌”等各种侵蚀或堆积地貌图片。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案例有“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变动”、“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统一变化过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教科书不可能将所有的系统知识都涉及,这就需要专题式的内容组织形式,如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很多种。教科书往往只选取常见的、对当地影响较大的寒潮、台风等来专题介绍,以使学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掌握牢固,学以致用。目前随着地理选修课的发展,这种专题式的组织形式更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再配以思考性、活动性的内容,非常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三、地理备课:由教案向学案转变。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情境,引领、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备课的主要任务不是准备自己怎么讲,而是精心设计一个怎么引导学生有效学的方案(程序),即学案。新课程以来的教科书以及近期出版的一些优秀教辅图书都注重为学生编写高质量的学习方案。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身就具备了明显的学案性质,以必修课程地理1(人教版)为例,在“太阳系模式图”下,设计了若干问题:“运用图1-4和表1-1,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按照距日远近等特征,结合图1-5填写表1-2,将行星分类并比较地球与其他行星;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是以图文结合的具体事例(图1-7)来形象引导,并设置开放性问题:“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具很强的可学性和弹性。学习“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在一系列“读图思考”之后,设置“活动”:“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这在以前的教科书中是不多见的。学习“气候类型”,突出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并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2-16)和各种气候资料的判读方法以问题的形式设计在“活动”中,巧妙地克服了这一学习难点。学习“天气系统”,设计了《水浒传》情景材料,有效地落实了对锋面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现象分析运用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没有罗列现成的措施,而是通过图象材料(图2-32),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寻找、归纳的途径或平台。“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通过“活动”的形式结合风带模式图让学生在填绘的过程中描述洋流分布规律,是很典型的学习方法引领,等等。总之,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茂,材料丰富,方法多样,有“(章首)目标提示”、“读图思考”、 “活动”、“阅读”、“案例”、“问题研究”等精彩的设计,俨然为学习者提供了最优的学习方案(学案)。值得我们师生认真而有效地利用。

四、学-教主体:学生向自主学习者转变,教师向“导师”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逐步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也逐渐向“导师”转变。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上下授受关系,而是逐步发展为互动的朋友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其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改善者,重要的是“导”的技术与艺术。

以必修课程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学习过程为例,说明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根据课程的进度,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前开展预习活动。(这里指明:不是由教师布置、学生被动甚至被迫进行,而是学生形成主动预习习惯)。(二)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可在课堂开始时呈现,也可在课前给出)。(三)学生完成“学案”中课前检测题(根据主题内容即主干知识由教师设置),检测孩子们目前的学习水平,实际也是学习者自我预测。(四)孩子们根据“学案”的引导线索,进行主体性课程的学习,教师巡查。(课程主体性内容为1.大气的受热过程;2. 热力环流。)(五)教师指导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最好借助图示法);由不同层次学生板图讲解,检验学习成果,并引起大家讨论。(六)总结规律(1.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 热力环流的思维逻辑——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气水平流动→热力环流形成。)(七)学生探究活动,地理原理运用(可利用教科书活动,1.“月球和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比较;2.“海陆昼夜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也可用“学案”中设计的相应活动。)(八)师生、生生互动:由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和疑惑,同学们互相帮助完善;教师也可提出(假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同学们在方法或态度方面有所发展(如1. 指出教科书图2-1不妥当的示意;2. 热力环流形成图中“等压面”不同程度的理解。(九)课后追踪:教师适量提供作业;学生继续交流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上述过程表明,在整个学习程序中,学生始终是主角,教师是指导者的身份,但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帮助者角色,长此以往,师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学友”关系。

五、地理课堂教学:由先讲后练向“先学后教”(或先导后学)转型。

课程、学习材料、学习方案以及学-教主体都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情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先学后教”或先导后学或学导互动成了课堂的主旋律。

以必修课程地理1(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学教过程为例。本课学习难度相对较低,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使他们体验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乐趣。教师在其中只起“导师”的作用。本课需要教师“导”的具体内容有:(一)找准主干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认识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水体;2.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能力目标:1. 运用图表分析自然界的水体和水循环; 2. 学会绘制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图、水循环示意图;3. 用案例分析法论证和解决有关水循环的现实问题。思想教育目标: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形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态度。(二)指出学习材料的寻找路径或提供丰富的影象资料。1. 学习方法指导: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交流评价并自我小结(教师点拨引导并平等参与),课后调用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2. 学具准备:教材相关图文资料,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课件;3. 相关图象、视频,图表数据的提供;4. 设计具体情境供学生学习运用,如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加以评价等。(三)指导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1. 纲要信号或联系图的方式整理“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水体”;2. 列表的方法比较各种水体的数量和性质;3. 表格的形式总结“河流的补给方式和特点”;4. 示意图的形式理解和说明“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四)与学生沟通答疑解惑共同促进。

六、地理内容与方法:学习内容图形化,学习过程活动化。

新课程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尽可能将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图象,文图转化,图图转化,在读图、用图、析图、填图、绘图等过程中实现有趣和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新教科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增加了好多探究性活动的内容,结合地理学科观察、演示、考察、体验、动手等活动较多的特征,力求将学习过程活动化,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必修课程地理1(人教版)为例。第一章“行星地球”安排图象30幅,活动7个;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安排图象36幅,活动13个;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图象18幅,活动6个;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图象25幅,活动9个;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图象14幅,活动7个。下面几幅图片是该教科书中有代表性的图象和活动:图1-7“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案例式阐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母子图分解难点),图2-3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为学习者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图3-6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活动(运用填图比较分析的方法学习洋流分布规律),图1-13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活动(以实际统计数据让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图5-5“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提供线索引导思维加强地理原理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 学习内容图形化,学习过程活动化是总体改进方向,并不意味着所有地理学习内容都机械照办,应灵活处理。

七、地理评价:由统一考试转向评价主体与方式多元化。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国家,还是每一个学校实体,在地理评价方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进。表现在,原来主要注重统一考试甄别选拔,现在逐步淡化排队意识,坚决消灭“三六九等”落后思潮。坚持从多个方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力求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力争促进每一位同学的素质提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评价主体多元化方面,首先“学生自评”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从教科书呈现方式上,不断设置“读图思考”,随时给学生留出空白,时常增加一些“学习指南”类小栏目,引导他们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发现并提出问题,对自己的能力适时进行估测与锻炼。教师对学生参考资料使用的处理上,也更加开放,增加学生选择的自主性,特别是对待“参考答案”,放手让学生作自我估分使用(以前大都被教师“没收”!)。在考试方式上,目前各个学校都强调诚信考试,逐步形成风气并致力于推而广之。其次是家长参与评定现象也逐渐突出,随着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校家共育”的局面良性发展,增强了评价的有效性。再次是生生互评,有利于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增强“学生共同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提高他们在这个小社会里生存、交往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方面,增加过程性、表现性、激励性与发展性评价的权重,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标准化与反思性评价相结合,发现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评价方向面向未来,注重孩子情感、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的变化,目的是促进孩子素质提升、个性发展。

总之,新的地理课程与教学,增加了学生参与表现的过程,强化了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注重了学生自尊自立的培育,全新的面貌,正确的理念,时代的特征,崭新的价值取向,在整个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中具鲜明的导向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猜你喜欢
教科书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