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辅机”课程“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探讨

2010-04-10 18:33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辅机轮机一体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轮机系,广州 510725)

一、引 言

根据STCW78/95公约,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曾两度修订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大纲》,其变化之一是增加了船舶技能实操评估项目,目的是加强对申请船员适任资格证书者实用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促进船员技术素质的提高。[1]另外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轮机新技术在船舶的不断应用,船舶设备朝着多功能、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船舶辅机”是航海类院校海船轮机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船舶辅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了除船舶柴油机以外的所有动力设备,包括船用泵、液压甲板机械、制冷与空调、锅炉、海水淡化等设备(装置),涉及热能动力、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电子、化学、材料、燃烧、湿空气处理等,是综合多门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使轮机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管理和维护船舶设备的技能,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船舶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船舶辅机”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此外“船舶辅机”的课程内容多而杂,但各部分内容都可以提供实物作为教学用具,非常适合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授课方式。

二、“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教、学、做一体”课程教学,彻底摒弃了过去教师在课堂先讲理论课,然后在实训室上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安排在辅机拆装室、辅机操作室、自动化模拟机舱、轮机模拟器室现场讲授,将“船舶辅机”的知识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实际工作过程作为依据,整合、细化到学习情景中。

“教、学、做一体”课程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课程内容借助于多媒体及电化教学设施先讲授理论,然后对实物进行现场拆装或操作等实际情景的实践技能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一些结构、原理比较复杂的设备,可以将实物先解体,以便了解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然后回到理论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也可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教学进度,灵活掌握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先后顺序,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穿插进行的方法。“教、学、做一体”真正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无缝对接,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在课堂上需要用较长时间板书却不容易讲清楚的辅机结构问题,在现场教学中很容易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的最后可安排学生在自动化模拟机舱和轮机模拟器室进行接近实船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受船上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

“船舶辅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别,实现了基本理论讲授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步化、一体化。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完善教学条件

(1)实训室装配多媒体及电化教学设施。由于辅机所有课程内容都被安排在实训室授课,因此要求各个实训室必须装配多媒体及电化教学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桌椅,改造过去单一的实训功能,提升课堂教学功能,进而营造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的氛围。[2]

(2)不断更新和增加辅机设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对设备的要求是种类齐全而且能适应船舶辅机设备的发展需要,但目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有的设备已落后于现代轮机技术发展的需要,如径向液压柱塞泵已经基本淘汰了,因此必须选用其他类型的柱塞泵来代替;其次是部分设备配备数量不够,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生只能分大组,达不到熟练训练的要求。为此要根据船舶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辅机设备,以适应现代化船舶对轮机管理人员的要求,并根据学生人数合理添加足够的辅机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事“船舶辅机”“教、学、做一体”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胜任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又具有海船任职资历,淡化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师和实验员的概念,他们不仅能上好理论课,而且能上好实践课。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规定了船员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与培训项目相适应的培训设施、设备和师资的新标准,其中对师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事各个培训项目的教师应该具备相关的海船任职资历和学历、职称要求。因此航海类院校应制定宽松的政策,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而且具有海船轮机长或大管轮证书的高级船员任教轮机工程技术的专业课。另一方面要鼓励现有教师定期上船顶岗锻炼,以丰富实践技能,学习新技术;同时制订培训计划,加强教师对新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定期与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际航运市场的需要。

3.强化“教、学、做一体”教学的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障该课程教学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最基本要求。“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应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应从实训室、教学设备和教学队伍等的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3];同时利用网络管理平台,推出网上教学资源,设置辅导答疑和考试测试系统,以适应新形势下轮机管理人员的培养需要。

4.改革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过去学生除了参加由海事局组织的三管轮适任证书资格考试外,其在校成绩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含作业成绩和课间表现;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而现在学生在校的成绩则建立以能力为核心、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采取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和集中考核(占总成绩的30%)相结合的方式。

(1)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包括以下项目:课程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堂纪律、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实训团队合作表现(10%);平时作业及平时实训项目完成程度(10%)。课程阶段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程阶段性考核指学生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学习之后所进行的考试。采取开卷笔试的方式,主要作用是检验一定阶段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也为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依据。课程实训项目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训考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大纲》的要求,内容包括辅机设备的拆装和操作。考核前根据课程内容准备多个包含拆装和操作的实训项目题卡,学生采取抽签的方法,抽取拆装和操作各一个实训项目,教师根据学生对实践技能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的可靠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方面一并打分,综合评定成绩。

(2)集中考核(30%):由于该课程是根据STCW78/95公约获得船员适任证书的一门必考科目,所以集中考核内容、试题类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要求一致,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结 语

STCW78/95公约强调对船员的适任评估,强调加强对船员实际技能的综合培训和评估,以保证海上航行安全,确保人命和货物安全,使海洋环境免受污染。“船舶辅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体现了公约的精神,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从而满足21世纪世界航运业对航海人才的需求。

[1]王灿武.“航海学”教改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1):56-58.

[2]刘少海,乔占俊.“实验型”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90-92.

[3]叶秉良,戴文战,杨蔚琪.基于“三点一线”模式建设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07,26(9):69-71.

猜你喜欢
辅机轮机一体
《电站辅机》杂志(42卷)2021年总目次
火电厂辅机变频器低压穿越技术研究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浅析水电厂辅机设备控制技术
基于Agent思想的水电站辅机系统仿真与研究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面向实操评估的轮机虚拟拆装考试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