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船员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

2010-04-10 18:33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道德素质船员

(中波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船员公司,上海 20008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远洋船员队伍的道德素质教育已经形成巨大的冲击。如何加强船员道德素质教育,把船员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劳动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责任意识与心理素质

一是责任意识。没有责任意识,就没有安全意识,二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有否强烈的责任意识,将直接影响到船舶工作质量的优劣。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人的态度上表现出来的。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于面临问题的判断及行为,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性格、技能和态度。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技能知识在短时期内则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唯一可以即刻改变的是态度。因此,人的工作态度会由于主观意识的错误而在瞬间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船员如果都能“愿意去改变自己的态度”,避免一些不安全的人为因素,必然会大大减少船舶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率,船舶的工作质量也会随之大幅度地提升。

二是心理素质。有研究表明,人性的弱点主要源于不同的压力因素:各种高危风险、不利环境、恶劣天气、过度疲劳、超负荷工作、生物钟紊乱、繁重的体脑劳动等,这些压力会导致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最终将导致错误的决断及事故的发生。船员常年与大海为伍,远离家人,生活单调,活动空间狭小,信息相对闭塞;同时要面对恶劣天气,遭遇各种突发的紧迫局面;此外,配员减少、人少活多等原因直接导致工作强度的增加。远洋船员的这些职业特点又都极大地吻合了人性弱点的来源因素。因此,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具备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性格,就难以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理、心理状况去主动适应工作环境。

二、团队意识与敬业精神

团队意识与敬业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就不可能产生忘我的敬业精神。同舟共济的船员应该积极倡导和培养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管理学学者认为,团队要想有效地工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专业技术技能的成员,二是需要成员具备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技能,三是要求成员有好的沟通、协调和其他人际关系的技能。没有以上三个条件,一个团队就不可能将绩效最大化。所谓团队就是一个工作集体,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就是集体主义的意识、集体主义的团结协作精神。以知识技能为例,船长可能掌握了95%,大副、二副、三副分别掌握85%、75%、65%。但是,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并不是包含的关系,而是相互交叉的关系。如果没有团队精神,那么船长5%的不熟悉领域就有可能导致危急关头的决策失误,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产生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提倡的团队精神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为基础的。尤其是在船员文化程度各异、年龄层次不同、地域差别很大的远洋船舶上,更应该提倡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营造和谐,把团队精神培养并发扬光大。

敬业精神是航运企业整体素质的基本体现,是企业振兴与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船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在国内外航运界的整体形象和竞争能力,也关系到船舶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及船、货与人命的安全。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飞速发展,航运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都将面临市场“优胜劣汰”的抉择,而船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基本因素。由此可见,船员的素质应是多方面的、综合的,而最主要体现在船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和团队意识上。团队意识、技术水平与敬业精神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船员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差,就不会自觉钻研航运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船员个人的敬业精神对船舶的安全生产、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三、对船员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

船员道德素质教育不仅是船舶双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衡量一个航运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取胜,都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而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加强职工的道德素质教育为先决条件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其核心部分。如果说,市场竞争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外部驱动力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则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用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教育人,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紧密结合两个切入点:一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是人们为之而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和信仰,它是决定一个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是高尚的还是卑微的、美好的还是丑恶的一条根本的标准。要结合新时期的新实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紧密结合广大职工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船员道德素质教育是整个社会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船员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尤其远洋船员的职业特性与陆地职工的职业特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工作的流动性、艰苦性、风险性是陆地工作无法与其相比的,因此远洋船员在心理、生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陆地职工,他们不仅要在工资报酬方面获得与其付出相对应的回报,而且在思想教育方面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与关怀。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船员职业道德教育就要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因时施教,注重实际效果。当前,船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精神激励效果不大,二是薪酬回报有待提高。要有效地引导船员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心态上的不平衡,首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教育、鼓舞广大船员。其次,结合船舶的工作实际,坚持正确思想引路,实事求是,遵循市场规律,把合理解决船员的工资待遇问题与政治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始终贯穿于船员道德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广大船员充分认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同社会现实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倡导“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和奉献观。

(1)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新观念,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开展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教育船员学法、懂法、守法,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四有”标准,全面提升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要自觉抓好船舶领导班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干部引路,典型示范。领导班子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执行政策和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党的风气和党的形象。只有各级干部讲真话,办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风才会好,船风才会正。

(3)结合船舶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公约和守则,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武装船员头脑,指导行动,规范行为。要继承和发挥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优势,把道德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活动,以丰富船员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道德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融入船员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建立起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关系,促进船舶稳定,确保安全生产。

[1]汤国杰,薛丛华.中国高等航海职业技术教育与海员输出[J].航海教育研究,2006(04).

[2]范永峰.我国海员劳务输出现状分析[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7).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道德素质船员
敬业精神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意识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