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消费维权有多难

2010-04-14 06:35叶志刚
兽医导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厂家维权牛奶

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了诸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一系列轰动一时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当消费者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在维权过程中往往举步维艰,屡屡受阻,最终因维权成本过高,而不了了之。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并有切身体会。

今年8月,笔者家人在超市购买了一箱一知名乳企的核桃牛奶,家里及朋友的三个小孩食用此奶后,相继出现呕吐、腹泻、高热等同一症状,其中年龄越小、食用越多的小孩发病越重,并前后送儿童医院治疗,经大夫诊断为食用了不洁食物而引起的发病,联系到三个小孩均是同一时间吃了同一种牛奶,并前后发病,遂怀疑是由于牛奶质量问题而导致发病。第二天笔者通过厂家服务热线向该公司反映了牛奶的质量问题,随后厂家派人来了解情况,但始终不肯承认该牛奶有质量问题。在笔者坚持下,厂家才答应把该样品牛奶拿回去做检测,因该批牛奶是在河北的生产厂生产,需要送到河北生产厂做检测,自己给自己的产品做检测能检测出问题吗?笔者对厂家的自检不抱希望,而是希望找一个具有法律认定资质、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做一检测,于是笔者把样品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到的答复是该中心只对单位提供检测,不对个人。笔者至今纳闷该中心有何依据不为个人提供检测服务,个人愿意掏钱,作为对外的权威检测机构有何理由不为个人提供服务。于是该中心推给卫生监督部门,说他们可以提供检测。把情况反映给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部门说你产品在哪儿买的,就由所在地工商部门负责,亲自到工商所反映情况后,具体负责的人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管,不过可以和超市联系,最后到了超市,超市把厂家的驻店销售人员叫来,你们自己解决,转了一圈,又回到厂家。无奈之下,笔者只好拨打12315工商质量投诉热线,最后还是转当地工商所,工商所说得提供购物小票,可小票已找不见,只有一堆剩下的样品,至今也没有一个处理意见。

这期间,笔者向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反映过,该办公室说他们只管牛奶生产这块,经过加工后的不归农业部管。同时也找了好几家检测机构,不是做不了某些项目的检测,或是一听说牛奶质量问题需要检测,就有点避讳、怕卷入麻烦,因最近奶业事情不少,毕竟这是一家比较知名的企业,需要保护。经历如此遭遇,笔者深有感慨,普通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有多难,因食品消费而引起的纠纷,消费者往往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企业可以肆无忌惮,所以发生三聚氰胺、四聚氰胺这样的事件也不足为怪。

据12315维权动态难点分析,目前消费者在食品消费领域遇到的几大难点问题:

一是鉴定程序复杂和举证难度大,使得消费维权举步维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发生了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例如含禁用药物多鱼宝、桂花鱼事件、含瘦肉精猪肉、含孔雀石绿水产品、陈化粮黄酒事件以及苏丹红鸭蛋等事件,受害的消费者却无法拿出证据,面临无法索赔的尴尬。

二是责任认定难。很多的申诉是消费者发现自己所买的食品内存在异物或有沉淀物等,可是绝大部分消费者是在打开包装之后才发现有问题。但是撕开包装之后,厂家对于食品内部异物的来源就有质疑,到底是本身就有的,还是消费者在打开包装之后放进去的。虽然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打开怎么知道里面有东西?可是对于维权工作人员来说,如何认定确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三是消费者忽略证据。有很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不注意索要或保存票据,也造成了维权难的尴尬局面。

猜你喜欢
厂家维权牛奶
送牛奶
维权去哪里?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神奇的牛奶树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上下床厂家”玩转“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