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探讨

2010-04-14 08:01晏永耀
陕西水利 2010年4期
关键词:河道标准化单位

晏永耀

(勉县江河管理站 陕西 汉中 724200)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河道建设的防洪能力,而且还体现着一个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充分认识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落实河道建设管理考核标准,加强各类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河道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是各级河道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主要程序

第一,在河道建设的项目未实施时,主管单位应办理完质量监督的手续,使政府职能部门能有效地进行质量监督。

第二,尽快完成河道建设的实施方案并报送主管单位进行严格审批。河道建设专项设计由水管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完成河道建设专项设计报告。

第三,在河道建设项目实施前,水管单位要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与河道建设单位签订河道建设合同。

第四,在河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水管单位履行建设单位职责,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及验收结算等工作;河道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要求的工程量和工作量、进度和质量完成河道建设任务,及时申请验收和结算;监理单位负责对河道建设项目实施质量、进度、投资及安全控制,加强合同和信息管理,协调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的关系。

第五,项目验收是检验工程河道建设作业是否达到标准的衡量手段,是全面考核工程河道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包括月度验收、专项工程验收和年度验收。

2 河道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河道建设管理不够重视

首先是防洪意识淡薄,一些主要河道多年都没有出现过险情,使人们误认为不会有大的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麻痹大意,直接的后果就是长年河道淤积,不疏导加固,在河道内弃碴设障、任意取土挖坑、开垦种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次,一些部门和单位,在进行涉河建设中,不论证、不报批,任意侵占河道,随意修建违章建筑物,屡禁不止,造成了河道行洪能力下降。第三,任意向河道内排污,破坏了河道生态,由于河道长期无径流,一些河道基本上就是排污渠道,远远超过了河道的排污承载能力,不仅使河道两岸生态破坏,而且导致一些水库与灌溉工程受到侵害,使粮食和鱼类受到污染,给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

2.2 河道工程本身存在隐患

大部分堤防都是采取财政补贴、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河滩就地取材由砂性土堆筑而成,堤身渗漏大、边坡陡、稳定性差,堤防不均匀下沉、塌陷现象时有发生。河段在施工中挖取堤防两侧滩涂筑堤,形成造堤沟槽,极易导致滩岸失守和洪水直接冲刷堤防。堤防年久失修,堤顶、堤坡面冲沟和堤脚坍塌、根石走失等水毁现象比较普遍。

2.3 河道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河道治理绝大部分都是采取引导性的财政补贴,由于资金有限,使整治工程不能按照项目程序实施,大部分要靠受益范围内的农民投工投劳来完成。建设资金不足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固定的维护管理资金更少,致使堤防、护堤、护岸、坝垛、护坡、排退水涵闸等河道工程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部分险工无力加固,导致部分河段不能安全运行。为保证河道工程正常维修养护而专门开设的河道工程维护费实际征收水平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与整治所需。

3 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3.1 做好河道建设规划

做好河道建设的整治规划,统筹安排河道防洪工程建设,要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河道的特点,处理好蓄、滞、泄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水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河道防洪工程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要确定规划河道各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堤防、护岸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防洪能力。

3.2 完善草皮生态管理

草种要选择耐旱易活的葛芭草,种植葛芭草时,首先需寻找生长茂盛且生长点较多的草源。草皮栽植时,每平方米不少于16墩,间距不大于20cm。栽植后,使用洒水车立即进行浇灌,浇饱浇足,以确保草皮生长所需水分。草皮管理包括草皮修剪、草皮浇灌、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

3.3 加强林木生态管理

第一,树种尽量选用柳树,因为柳树适应性强,喜水湿,耐寒,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有较强的木质结构,树皮细胞中强性水合物较多遇水可选择性地吸收利用,促进生根。柳树枝条、叶片具有不同弹性和开张角度,对风浪能起到很强的分散和消力作用。

第二,在早春、干旱期或结冻前浇水。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和肥料比例应视情况而定,施肥时间以叶芽开始分化以前为宜结合水、肥管理,可适当进行中耕、锄草和种植绿肥。

第三,经常防治树木病虫害,合理疏枝,形成分布均匀的树冠,随时清除遭受病虫害致死的树株,林木缺损率小于5%。且树木涂石灰水应以秋季为宜。

第四,对于已开始老化的树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伐更新,林木更新应按适地适林的原则选择树种,宜采用混交林种植模式。对于树木缺损较多的林带,应适时补植或改植其他适宜树种。

3.4 景观建设管理

河道标准化景观建设遵循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对称协调的原则,立足防洪工程的安全对景观的和谐、个性化、透视效果、耐看度和人们的接受程度进行全面考虑。如在标准化堤防建设中,可栽植蜀桧、垂柳、蜀桧球、冬青球等高规格的观赏树木,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河道景观建设,是开创河道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障。

同时,河道标准化生态景观建设要综合考虑文化、生态、工程建设以及它们之间的契合关系,利用景观建设满足水利风景区发展需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标准化河道建设的生态、环境、景观功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治河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利用标准化河道建设的自然风景资源,科学、合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是风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3.5 河道建设施工管理

河道施工现场管理是河道建设的关键,是参建各方管理的重点。尤其是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适当派驻现场监理人员,采取旁站监理和巡回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监理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审查施工方案,使其既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技术可行、方案合理,又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能耗。河道建设单位要成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人员,加强质量检测,严格实行“三检制”,按合同要求的工程量、工作量、进度和质量完成河道建设任务,及时申请各阶段验收和结算。

3.6 加强日常管理

各河道管理站(所)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河道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实施计划,有条不紊地加强和开展河道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使河道工程保持完好和坚固。城市河道还存在常年保洁的问题。要坚持“月检查、季评比、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检查评比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便于操作的河道工程日常管理办法和河道工程管理奖惩制度。要狠抓各项制度、办法及责任制的落实,促进河道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3.7 推进河道建设管理法制化建设

要下决心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现从传统水利管理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管理的转变。同时,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分别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道巡查制度,分类、分河段明确巡查人员和时间,进行执法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8 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

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就是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的知识面要广。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逐步使单位的人才结构从工程技术型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转变。

4 实例

我区的河道共有1648条,河道总长1146.7km,水域面积31km2。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没有整治河道,导致农村水环境不断恶化,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近郊城镇河道水质受到污染,黑臭严重;镇村级中小河道淤积较为严重,平均淤深在0.5m~1.5m;河道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相当部分的村民生活污水、垃圾入河,部分养殖场、作坊、工厂等的污水未达标直接排入河道;中小河道整治和养护的专项经费不足;镇村级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机制还不健全。

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区建设,从2006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区844km里尚未疏浚的镇村级河道实施全面整治,按照“面清、岸洁、有绿、流畅”的目标,从河道建设规划、草皮与林木生态、景观建设、河道建设施工以及日常管理几个方面入手,改善了中小河道面貌,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5 结语

总之,河道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影响着自然的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先进的标准化建设与治理,会使未来的河道建设向求其通、求其宽、求其美的方向发展。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河道标准化单位
标准化简述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协办单位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