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文职工素质的思考与建议

2010-04-14 08:01张留军
陕西水利 2010年4期
关键词:水文局职工队伍人才队伍

张留军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 西安 710068)

当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水利事业正处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水文工作作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使水文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就成为目前紧迫的任务。笔者现结合陕西省水文职工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思考,谈几点建议与对策。

1 职工队伍状况

1.1 职工结构情况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文职工编制723人,截止2009年底,在岗职工6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9人,占53.1%;行政人员38人,占5.5%;工人288人,占41.4%。高级职称以上65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7.6%;中级职称15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42.3%;初级职称1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5.8%。大学本科以上149人,占职工总数的21.4%;大专程度281人,占职工总数的40.4%,中专程度132人,占职工总数的19.0%。

1.2 人员分布情况

省局和各市水文局两级机关职工338人,测站职工357人。在85处水文(位)测站站长中,工人站长占到42人,占站长总数的49.4%。

2 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为了更好坚持“大水文”发展理念,促进陕西省水文事业快速发展,水文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业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开放式办水文”的工作思路,加强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职工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1)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活动。基层局充分利用非汛期有利时机举办培训班、辅导讲座、知识竞赛、测洪演习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促进一线水文职工素质不断提高。

(2)充分发挥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求副高职称以上技术干部,结合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拟定研究课题和专题,在省局中心组给中层干部进行辅导讲座,同时面向基层职工、面向测站进行专题讲座、专题辅导。仅去年有3名副高技术干部举办辅导讲座6场次,参加听讲的干部职工有230人次,有效带动全体干部职工技术水平提升。

(3)积极输送优秀青年职工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经与扬州大学联系,决定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分三批选送90名青年职工在江苏扬州大学进行水文水资源专业进修培训。第一批30名学员已于去年10月赴扬州大学学习。此次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必将全面改善和提高全省水文系统业务技术人员的层次和水平,为陕西水文发展夯实基础。

(4)积极开展水文学术交流。和《陕西水利》杂志编辑部联系,开辟了“水文专栏”,每期刊登两篇以上水文学术论文交流,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学习、研讨水文工作的积极性,为科技干部提供交流、探讨平台。积极开展水文专业论文竞赛活动,在全局召开了首届水文专业论文竞赛会,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技术水平的平台。

通过以上举措的实施,水文干部职工学知识、学业务的氛围逐渐形成,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三名同志分别被聘为水利部第四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和部水文局第二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评定专家。

3 水文局职工队伍现状与问题

从水文局职工队伍素质状况分析,目前,从整体上讲,职工队伍文化层次普遍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与能力明显增强,整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奖励机制还不健全,少数职工对学习业务和提高素质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由于缺乏有效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一些职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之,部分职工通过自学或者函授等形式取得学历,也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但由于工人身份,不能和工资挂钩,影响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技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少,在本领域具有权威的话语权和科技成果少,与经济社会发展大水文的要求不适应。由于缺乏技术拔尖和领军人,致使水文地位与服务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水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能充分显示。三是水文职工知识和人才队伍结构与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职工队伍知识结构、人才分布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多分布在省局和各市水文局机关。由于水文行业清贫、艰苦、待遇低等多方面原因,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和优秀学生不愿意来水文行业,过去来的少数优秀人才也已跳槽,职工知识及人才队伍结构与快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矛盾愈加突出。

4 建议与对策

4.1 充分认识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个单位都面临改革、开放的挑战,需要具有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的人才,需要具有丰富业务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够进行管理的创新型人才。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进行高效率的运转,事业能够顺利发展,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对水文工作的要求。因此,提高职工素质是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切实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一项实现水文现代化和促进水文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为提高水文支撑能力,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2 加强职工培训与开发

职工培训是单位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是锻炼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过程。要根据水文职工队伍现状和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对不同层次的职工施以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育培训。建立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为培训提供较为充分的经费,这既保证了职工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水文发展目标相适应,又便于培训中心从整体进行协调和控制,从制度上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单位领导和人事部门应注重对培训项目的评估和总结,对职工培训的成效进行考核,把培训的效果作为职工考核的内容,与职工的提升、晋级、调动等紧密结合起来。

4.3 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水文业务技能竞赛活动等,既能够激发一线职工在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学知识、练技术、搞创新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活跃学习气氛,形成学习氛围,便于发现和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继续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组织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对职工业务知识辅导讲座,调动职工积极探索,善于攻关的积极性,力争多出成果、出重要成果,提高水文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水文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

4.4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员。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按照量才使用、用人所长的原则,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工作轮换,使人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成为多面手。要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和有效的人事考核制度。在单位内部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同时根据职工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激发职工的成就感和创新精神,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工作绩效。要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随着对水文投入的加大,要积极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尊重、关心和信任职工,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水文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4.5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水文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一定要更新人才观念,在水文系统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使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认可,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积极打造精英人才,培养有话语权、权威性的行业领军人才。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队伍素质和人才队伍建设愈加引起重视,而且也成为各行业有战略眼光领导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水文职工队伍素质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为实现水文快速全面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着坚强人才素质保障。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文局职工队伍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一〇六团连队承包经营地非职工纳入职工队伍培训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价值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推进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