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镇地表水水源地保护

2010-04-14 08:01田金平
陕西水利 2010年4期
关键词:水源地库区水源

田金平

(凤翔县横水河灌溉管理处 陕西 凤翔 721400)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凤翔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陕甘川宁毗邻区重要的物质集散地。以白荻沟水库为水源的县城供水工程是解决凤翔县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它对提高县城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1 工程概况及水源地环境现状

凤翔县城供水工程供水水源为白荻沟水库,年引水量463万m3,日供水能力1.5万m3。工程由取水工程、引输水工程、净水厂和城区输配水管网四部分组成。该项工程即将建成投用,引水水源为地表水,因此水源地保护已成为当前亟待重视的重要工作。

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县城供水水源地为距离县城23km的白荻沟水库,为地表水水源。该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总库容1456万m3,其中有效库容573万m3,属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原其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防洪、水产养殖。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和框架进一步拉大,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原来单纯依靠开采地下水已不能满足城区供水需求,城镇供需水矛盾加剧,故白荻沟水库地表水被列为县城供水水源。该库水源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理化指标经分析除浑浊度和细菌学指标超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而浑浊度和总大肠菌群可通过处理完全达标,使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白荻沟水库库区及其所在流域地处渭北土石山区,坡陡谷深,人群活动稀少,流域内植被较差,无工矿企业排污,流域上游及靠近库区周围有部分山坡地耕种现象,目前正在实施退耕还草还林,环境有较大改善。库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水厂附近大气污染源较多,城区工业污染相对较少。

2 加强水源地保护的必要性

城区居民要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与源头水质的好坏密不可分,保护好水源地水的质量是保护区域水资源环境的重要途径。水源地保护是防止水源污染,保证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主要措施。为了防止外界污染物的影响,保证水源清洁卫生,做好水源地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3 实施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该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情况和供水水源白荻沟水库及其所在流域的实际需要,要保证供水水质优良,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水源地保护措施。

3.1 做好水源保护规划

3.2 划定水源保护范围

水源保护范围是水源地维护的重点区域,也是水源地日常保护的主要目标。水源保护范围是将水源主要涵养区、汇集区及水处理区划定为水源地保护区,重点加以防护,并设置醒目标志,防止外界污染物的影响和人为活动对水源的破坏。对水源保护范围按照规划和措施加以保护治理,是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途径。本工程将白荻沟水库以上流域和库区及净水厂周围、引输水管道沿线等水源主要涵养区和水净化处理区确定为保护范围,按照水源保护规划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理。

3.3 预防水质污染

预防水质污染是地表水水质保护的关键,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水源保护措施。只有保障原水水质安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和健康。

预防水质污染可以采取环境保护和工程管理措施:①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将水质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范围之内。②严格控制污染物在保护范围内排放,排放污水应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确保水源地水质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③对白荻沟水库以上径流保护区,设定醒目的标志,严禁乱挖滥采,积极进行水土保持,防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有害物质和人为活动进入保护区。④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及输水管道左右5m内、水厂外围10m内,设立生活居住区和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污水坑,排放污水、粪便,堆放易溶有害废渣及化工原料、农药等,防止水质污染。

3.4 加强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以水质监测为主,同时对水量、水位变化进行观测。应设立观测点,全监测每季进行一次,常规监测每月自检一次,遇突发污染、暴雨洪水等特殊情况时,应适当增加监测项目和监测次数。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工程运行后,就应进行相关项目监测,个别监测项目尚未具备检测能力时,应由防疫部门进行监测,必须保证用户使用安全卫生水。

3.5 禁止在库区进行水产养殖

白荻沟水库成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后,水库原有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以城镇供水为主,作为重要的居民生活水源,必须加强原水水质保护。人工水产养殖因大量投放化肥及饲料,鱼类密度大,严重污染水质,必须坚决禁止。加强水库工程管理,不得在水源地库区发展观光旅游、水面游乐、洗涤、游泳等污染水质项目,以保证水源水质干净卫生。

3.6 加强库区护岸林建设,改善区域气候环境

加强库区绿化美化和护岸林建设,减小水质浊度,从而达到净化水质作用。白荻沟水库地处深山,为拦截山坡径流泥沙、保持边坡稳定和库区美化,岸坡需营造护岸林带,并在岸坡和坝体背坡种草,对库区进行绿化美化;对库区周围山坡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遏制库区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减少风沙,改善区域气候环境。例如,开发库区山坡种植薄皮核桃、柿子等经济林,或营造景观林带,不但能使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3.7 退耕还草,封山育林,治理库区水土流失

治理库区水土流失,开展封山育林是水源地保护的间接途径,也是从根本上改善水源水质的治本之策和长远之计,只有水源涵养区的环境得到改善,水源地水质才能得到改善。首先,应从源头入手,标本兼治。治理水源涵养区和主要汇集区的水环境是保护水源地的当务之急。建设区水源地地势呈北高南低,为一系列东北—西东走向雁行式排列的断块山。山体不对称,引输水管道及净水厂位于山前洪积扇区,地表物质主要由石质基岩和土状堆积物组成,其上的黄土覆盖层厚度70cm~80cm不等,为新生代全新世Q4型的风尘黄土堆积。流域内山大沟深,林草面积较大,植物种类多,本区水土流失208km2,占该区总面积的88.9%,坝址处年均输沙量为13万t,年侵蚀模数371t/km2,主要以沟蚀和面蚀为主。

针对流域内的主要水土流失,应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对25°以下缓坡地采取坡改梯,轮歇地可改为作物与绿肥轮作。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力鼓励山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干杂林果、经济林,依托山区林草资源优势,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减少耕作引起的水土流失。

3.8 加快山区扶贫开发力度,积极实施移民搬迁、农村整村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实施库区移民搬迁,是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改善流域和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的根本出路。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对水源的影响,使保护工作能更好地开展和实施。各级政府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机遇,加快山区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实施山区农民整体搬迁,加快整村推进步伐,将山区流域内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不适合生存和发展的村组整村搬迁到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集中安置,这既利于山区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植被的恢复、水源涵养、生态平衡、水源保护,也有利于山区农民整体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

通过以上直接和间接的地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采取环境保护和工程管理、生态治理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的保护方法,不但能保护水源地水质不受污染,还能够逐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并从根本上改善水源地水质状况。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剧增,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区域水资源日趋匮乏,城市供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地表水的开发与利用、保护已成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地表水水源地的保护,坚持利用与保护并重,营造和谐水环境是人类自身健康和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也是水利科技工作者所肩负重要历史使命。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源地库区水源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保护水源
南水源头清如许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寻找水源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