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与城区景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0-04-14 08:01
陕西水利 2010年4期
关键词:行洪护岸堤防

杨 浩

(陕西省江汉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6)

1 现今防洪建设与景观建设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城市建设进程中,防洪建设与城区景观建设的统一发展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新课题。我国城市防洪和景观设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城市防洪工程既要保证城市景观的亲水特征、休闲环境和空间系统的营造,又要保证防洪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1 政出多门,脱节现象严重

国家就防洪而言有《防洪法》,而主管部门即各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和投资建设,则有一套建设管理程序,如:必须由省一级以上的水利专业设计院设计防洪堤等。而城市地区的规划、改造及建设则依照《城市规划法》,其主管部门是建设部门,由地方各级市政建设主管部门投资建设。由于法律上脱节,实际规划设计及建设协调不够,所以无法达到利用水体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1.2 防洪建设与城区的水系、景观建设没有同步发展

历史上的古城早就有了相应的城市防洪建设,如:有些防洪水系由壕池、河渠、湖泊、池塘等组成,对于农田灌溉、防洪排洪、城区绿化等都具有很大作用。这说明早在古代,防洪建设与城区景观建设的融合就已经得到了重视。如:明清北京紫禁城的筒子河和内金水河共长6km,河道密度达8.3km/km2,堪与水城苏州(宋代为5.8km/km2)相媲美。筒子河蓄水容量为118.56万m3,即使紫禁城内出现极端大暴雨(日雨量达225mm),且城外有洪水困城,城内径流全部流入筒子河,也只是使其城内水位升高0.97m。因此,紫禁城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近600年,城内无一次雨潦至灾的记录。可见,城市水系、水体的建设对于防洪有很大的作用。反观现在的防洪建设,其受重视的程度还远未达到要求。城市内部不具备调节洪水、内涝的能力,没能保证防洪建设与城区景观建设的同步发展,使得市内水环境单一、景观建设无特色。

2 如何做好防洪建设与景观建设的和谐共建

2.1 利用防护堤发展地面的景观建设

地面的排水系统建设虽然扩大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加大了暴雨排入河流的速度,可是,这样的改造工程也应注意和谐共建。对于城区原有的河道整治要保证其河道的直通和宽广,对其河道的行洪断面进行加固,保证洪水来临时的输水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调蓄能力,使其排洪的压力减少。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兼顾防护建设和景观安排。堤背的景观利用十分重要,防护堤的作用虽然是要避免城市遭到洪水的侵害,可是高高的堤背确实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的视野,对城市的整体布局造成了影响。针对这一矛盾,在堤身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将堤顶加宽成城市道路,使路堤结合,既方便城市交通,又利于汛期防汛。具体来讲,可以将堤背坡采用缓于1∶5的坡道与原地面相连,背面种植草皮,这样既美观又有防护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2.2 利用行洪断面发展观赏养殖

就城市建设来说,防洪建设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而景观建设又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两者都不可或缺。由于河道行洪断面要保证有一定的水面宽度和水流深度,才能满足美观的要求,但这样一来,河道的雨量和汛期的影响又使得其水量不能平均。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河道复式断面,即主河槽采用较小的宽度,保证枯水期时也有一定的水深,能够为鱼类、昆虫、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场所,同时又满足了防洪、行洪的需要。

2.3 提高河道护岸建设的审美性和抗冲性

在河道的岸坡上建设护岸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洪水对河岸的冲刷,保证岸坡及防洪堤脚的稳定。而护岸又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所以应在保证其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其审美性。在美观要求上,形式特别的护岸能够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美化。同时,特别的护岸设计又体现了城市的特点和品位,有着市标的作用。一般的护岸有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两种。其中,结构性护岸在景观上接近于自然,施工方法较简单,能够有效地对抗洪水冲刷。非结构性的护岸一般都是自然护岸较多。总之,从防护安全的角度来看,护岸的结构有很多,要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区域背景来选择合适的护岸形式,要综合地考虑防洪和景观审美的双重要求,力求护岸的水流抗冲性与景观审美性的统一。

2.4 做好河道滩地的景观设计工作

河道滩地如果能够采用复式断面,就可以扩大行洪断面、提高防洪效果,又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欣赏、休闲、游乐的场所。例如:汉中市的防洪治理建设就以汉江为生态主轴,结合堤防,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地形、地貌和工程设施,将南北两岸建设成为滨水休闲游憩区域。该规划依据汉江桥闸工程建成后的景观水位回水长度确定景观规划范围。汉州北岸由叶家营至桥闸,汉江南岸由石拱防洪闸至桥闸,南北两岸共计总长1158km,整个规划区以“绿与水”为基准,贯穿“五点(桥北广场、桥南广场,增加主观礼台、露天剧场、水上乐园)、四带(滨江特色带、游憩林荫带、堤防观景带以及堤外车行带)、三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充分体现了景观的点、线、面、体关系,从而使汉江景观主次分明,主题突出。

2.5 保持河道的曲直美感

河道的堤防取向要尽量与河道特点相融合,一般的堤防设计,最常见的工程是将河道拓宽,清淤整治,裁弯取直,以便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水流对凹岸的冲刷,从而达到抵御洪水的目的。然而,从与城市景观融合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无论设计的多么完美,总是会过多过少的影响河道的观赏价值。为了保留河道的观赏价值,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尽可能保证河道的曲直美感。例如:沿河应尽可能布置一些蓄水湖、池,在河道拐弯急刷的河段,将凸岸段堤防后移,不必强求等宽,或利用水流的分与合,形成河心小岛,做到河流水系曲折变化,有聚有散。堤防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在保证城市主要地段的防洪安全前提下,允许局部淹没,做到有防有放。汉中市的河道在保留其原有的曲直美感基础上,在南北两岸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堤顶灯、滩地灯和激光灯,进一步加强了对河道曲直美感的强调,从而形成了夜景明与暗的空间艺术。

3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水利建设应该有着更高的追求目标,应在确保防洪安全情况下,加强景观生态环境建设。在建设中,要从河道建设、防护堤建设、行洪断面建设入手,一方面做好滩地绿化、堤岸照明等措施,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要以城区现有的防洪工程为基础,综合加固,提高河堤防洪标准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行洪护岸堤防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中小型河道新型护岸结构治理规划探讨
GPS控制网在大型河流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牤牛河护岸治理工程拦河泄洪闸稳定计算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