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澄城县农村人饮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0-04-14 08:01赵军英
陕西水利 2010年4期
关键词:澄城县水源饮水

赵军英

(澄城县经济发展局 陕西 澄城 715200)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就澄城县农村人饮工程安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人饮工程规划目的,提出今后发展人饮工程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为澄城县发展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1 澄城农村水饮安全现状

1.1 县域概况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东北部,北接黄龙,南毗大荔,东邻合阳,西隔洛河与白水、蒲城相望,辖8镇6乡,共266个行政村,38.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37万人,耕地面积81.14万亩。澄城县属黄河流域北洛河水系,境内有孔走河、马村河、长宁河、县西河和大浴河五条河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降雨量仅567mm。县域内工商业基础薄弱,农业和农村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属省定贫困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兼顾畜牧、养殖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经济作物有苹果、辣椒、酥梨、烤烟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澄城县内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的水利设施建设却一直发展较慢,尤其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县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农村饮水工作现状

目前县域内建有各类水利工程754处,其中中、小型水库10座,总库容7880万m3,年可供水量2524万m3;抽水站162处,年平均供水量3414万m3;机井522眼,年开采水量1197万m3。2005年~2008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0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数3.49万人。2009年,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1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96万人,“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水质、水量、方便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及污染水人口3.96万人,集中式供水人口3.96万人,集中式供水普及率为100%。

2 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饮用水质超标

澄城县饮用高氟水人数1.01万人,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在体内蓄积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主要集中在南部寺前、韦庄两镇,罗家洼、雷家洼等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该问题涉及7个乡镇14个行政村;由于渭河二级阶地以北受北部卤泊滩盐碱水长期渗流南下,加之西排碱干沟通过项目区盐碱水入渗的影响,饮用苦咸水,水味涩咸,该问题涉及南部韦庄、寺前镇;地表水污染区及局部饮用窖蓄天然降水区,未经处理饮用,细菌指标严重超标,导致群众皮肤病、腹泻、脱水等发病率偏高,该问题涉及13个乡镇58个行政村4.33万人。

2.2 水源保证率低、生活用水不方便

澄城县交道、罗家洼等区域,供水设施老化已濒临报废状态,出现管网老化,塔箱渗水,机井出水量不足,遇到干旱年份,无法保证正常供水,该问题涉及13个乡镇47个行政村4.65万人;在县城北部王庄、赵庄等部分村组用水方便程度低,生活用水主要靠到外村拉水解决,水费成本高达5元/m3,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该问题涉及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1.97万人。

3 农村人饮工程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

3.1 农村人饮工程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当地水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分批解决、年度安排的原则,做到当前与长远、水量与水质、困难与安全并重,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群众饮水质量和生活用水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3.2 农村人饮工程规划原则

规划要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解决规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考虑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缺水村组以及学校等公益单位的饮水问题,安排对群众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见效快的农村供水项目,优先解决饮水困难和水质不达标问题;合理安排年度工程项目,对饮水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和前期工作完成情况好、初步设计已经批复的续建工程,以及包含中、小学饮水安全问题的项目靠前安排,做到项目计划均衡安排。

3.3 农村人饮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列入规划的所有饮水不安全人口,要合理选择项目受益区和供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在单项工程规划上,因地制宜,确定供水范围;在水源选择上,要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通过综合比选,落实水源,确定适当的供水规模,明确水量、水质要求,确保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对已成工程管理上,优化组合,确定供水工程方案。在人口居住密集,具备发展集中供水工程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联乡联村集中供水;在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山丘地区,适当布局建设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尽量供水到户,实现群众用水自来水化;在距县城、集镇自来水厂较近的农村居民点,依托已有自来水厂扩建、改建,延伸供水管线,辐射解决周边农村饮水困难。水质方面,对水源水质超标、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现有饮水工程,要重新寻找新的水源;对采用地表水作水源的饮水工程,配套完善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设施,确保水质达标;对采用地下水和“380岩溶水”的饮水工程,要做好水资源开发论证和后期保护工作。

4 农村人饮工程实施步骤

4.1 防治并重,保护水源

水源地环境卫生和水质保护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①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坚决杜绝存在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和污染源;②搞好水源小流域区内水土保持工作,严禁在区域内砍伐树木和从事放牧,严禁采石开矿和排放有害物质,大力提倡植树种草;③蓄水池等设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盖密封,定期冲沙消毒;④实行地下水资源有序限量开发,严防不同地层水混流污染。

4.2 加强参与式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农村人饮工程立项初期,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方式,向受益群众详细介绍工程规模、国家补助、自筹资金、成本水价等情况,征求群众意见。在工程设计时,按照工程规划,积极做好前期勘察、设计、论证工作,择优选用水源,细化优化工程建设方案,确保费省效宏;在工程实施时,全面推行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基础工作,健全建管机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3 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

在实施饮水项目中,注重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实现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益。以业务单位和乡镇水管站为龙头,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引入技术承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新建饮水工程的科技含量;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技术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跟踪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4.4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管好用好资金

按照社会办水利的发展思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增加农村饮水项目资金投入。以争取国家投资为主,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为辅。动员所有用水者共同努力,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挖填管沟和自筹解决自来水入户部分的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程。设立市县两级国债资金专户,对农村饮水项目资金实施封闭运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4.5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保证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及国家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政策、思路和方法,调动群众参与支持饮水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积极性,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建后管理等各个阶段都有用水户代表参与,充分征求用水户意见,接受用水户的监督,使全社会形成树立节约用水、计划用水、保护水质的意识,让群众喝上卫生方便的自来水,维护群众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群众用水安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澄城县水源饮水
保护水源
抢球大战
简易饮水鸟
致敬聂海胜伯伯
南水源头清如许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浅析澄城县水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澄城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饮水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