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立体式多模式新能源体系

2010-04-21 08:14老港新能源项目组
上海节能 2010年9期
关键词:封场填埋场风力

老港新能源项目组

1 背景情况

老港填埋场是上海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位于上海市中心东南约60km的东海之滨,地处市郊南汇区境内,该场已实施了四期工程,总占地671ha。一、二、三期工程于1989年开始建设,全部填埋区占地约4000~4200m×800m,共335ha,目前已停止堆填垃圾,正进行终场覆盖和生态修复工程。四期工程于2005年开始建设,占地4200m×800m,即336ha。目前正在实施填埋的区域位于场址北部,约1300m×800m,其余部分为填埋预留区。

2 老港封场后土地再利用探索历程

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一、二、三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封场阶段。封场后近5000亩土地如何再利用,我们已探索多年。

1)种植树木

最初想法是种植树木,既有景观效果又有苗木收益。但是,根据场内多年经验,一旦树木根系深入垃圾层,树木将枯死,难以存活。

2)周边绿化带内部植草

草的根系不会深入垃圾层,周边绿化带、内部植草是第二阶段的探索。但是,草皮如果没有很好的维护,将杂草丛生,毫无景观效果。

3)种植能源草

能源草对环境的耐受性较强,可以种植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中,同时能生产“绿色石油”。从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国际上日益重视能源植物及其燃料。但是,由于能源草具有生长繁殖迅速的特点,一旦失去控制在大地上蔓延开来,势必会抢夺土著物种的生存环境,从而造成新的生态灾难。所以种植能源草的方案也被否决。4)封场后建设高尔夫球场

虽然老港场一、二、三期封场后闲置土地可以开发高尔夫球场,但由于老港四期仍在运营,港池码头也将一直作业,难免会有臭气影响,故封场后做高尔夫球场的方案也难以实施。

5)土地再利用和能源再利用的有机结合

老港填埋场位于东海之滨,具有良好的风能利用条件,可以利用填埋场封场区域和基地沿海护堤上建设风力发电场。

同时,若利用垃圾填埋场土地资源建设太阳能并网电站,可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同时,也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为上海提供绿色电力。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上开发太阳能发电不仅突破了城市发展大规模太阳能并网发电土地资源不足的瓶颈,同时对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3 老港立体式多模式能源再生利用体系构建设想

老港新能源体系布局设想见图1。

1)风力发电

老港风力发电(图2),一期将安装1.5MW发电机组13台,总装机容量19.5MW,年平均上网电量约3.8万MWh。该项目CDM申请已经注册成功,2009-2014年,总碳减排量估计值约为21万吨。老港风电一期是首座建造在垃圾填埋场上的风力发电厂,对已基本完成封场的老港废弃物填埋场场地进行了再利用,同时实现了清洁能源利用。

二期规划24台2MW左右的风力发电机组。

2)填埋气发电

填埋气发电(图3)项目本期建设规模总装机容量为15MW,该项目完全满负荷生产后,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发电用煤约3.78万吨,每年减少了填埋场区约8100余万立方米可燃易爆填埋气体的排放;目前正在申请CDM,预计2009-2013年,CO2总减排量估计值为260万吨左右。

目前收集、净化、发电系统已初步建成,并已有2台1.25MW发电机组投入了孤网运行。本项目实现电、热、冷三联供。采用燃气内燃机发电,同时对发电机组的缸套冷却,对尾气排放的余热进行回收。余热冬天用于污水处理厂加热和管理区间的采暖,夏天用于管理区间的制冷,以及全天候提供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发电厂100人次的洗澡用热水。

3)大型光伏并网电站

老港1、2、3期垃圾填埋场已进入封场和生态修复阶段。若利用垃圾填埋场土地资源建设太阳能并网电站(图4),可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同时,也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为上海提供绿色电力。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上开发太阳能发电不仅突破了城市发展大规模太阳能并网发电土地资源不足的瓶颈,同时对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随着风力发电和填埋气发电的建设,老港静脉园区能源再生利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若继续推进垃圾场上的大型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将形成“地下——填埋气回收发电、地表——太阳能发电、空中——风力发电”的立体式、多模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格局。届时,老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实现新的突破,将成为全国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和封场后土地再利用示范基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保事业有重要意义。

4 )老港新能源科研、实证、展示基地的设想

老港新能源基地建设带来的电网接入的便利条件,老港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老港园区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实证、产品测试,可为国内外各种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提供实验场地和平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立体化新能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设想构建一个新能源技术实验、产品测试研究基地,为国内外各种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提供实验场地和平台,同时也是一个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新能源技术、装备和智能化管理的在线实验展示和培训基地。

猜你喜欢
封场填埋场风力
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某稀土伴生放射性废渣库闭库封场设计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管理问题探讨
你会测量风力吗
如何选择风力发电机组的CMS系统
谈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与管理
浅议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利用